「最佳演员」诞生记 | 专访

电影快讯 1981℃

作者 | 张一童

《演员请就位》的决赛最终还是以直播的形式呈现。

对于一档最终要产生一个“结果”的节目而言,直播无疑是最好的形式。当牛骏峰走到舞台中央,捧起属于他的“年度最佳演员”奖杯,似乎是再一次提醒所有人,这档节目的竞技底色。

过去几个月中,他成功进入剧组,在导演、影评人、观众的多轮考核中走到最后,成为陈凯歌的“终极选择”,并最终在观众的选择下成为“年度最佳演员”。

但这不是节目唯一的“结果”,就在牛骏峰领奖前,4位导演选出了本组的冠军,并宣布了与4位演员签署的演员专属合约,直到最后,他们依然掌控着最重要的话语权,并成为真正的“承接者”和“受益人”。

「最佳演员」诞生记 | 专访 - 陆剧吧

“电影是导演的艺术,还是演员的艺术?”整季节目最开始的导演互问环节中,这被作为第一个问题由赵薇抛给了李少红。我们对《演员请就位》抱有同样的疑问。从赛制和结果来看,它无疑是一档演员选拔节目,但导演又的确在大部分时候主导了真人秀的剧情走向,甚至成为了更主要的角色。

在常规理解的演员类综艺中,这种“模糊”几乎不可能发生。电视综艺时代,《这就是演员》开创了演技比拼的综艺模式,对演员一瞬演技爆发的展示成为节目的核心。当主体变为试图以综艺为切口控制更多生产资料和内容制作的视频平台,这种目的性进一步具象,综艺开始服务于几部甚至是一部剧的选角。

作为节目的制片人,邱越和团队希望做点不一样的。不仅仅是全部原创的节目模式,还有以导演为核心的新视角。而这一切都基于一个核心理念,“我们不是要给一个答案,而是还原这个行业真正的参与者是怎么做的。”

“回到行业自身的逻辑,解决它真正的痛点。”邱越对《三声》说。一套以现实洞察为基础的方法论先后指导了《明日之子》、《即刻电音》、《演员请就位》等一系列垂直行业节目的打造,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巩固。

01 | 要展现的是全貌

要做一档以表演为主题的综艺一直在邱越和团队的计划表上。

“有特别大的内容爆发力的品类其实不多。”邱越说。在腾讯视频的评价标准里,拥有这样可能的品类往往要具有多个特征。它需要在普通人的生活里高频出现,但同时又有长期的专业积淀,并且没有被完全暴露在公众视野里,保有一定的神秘感。

“表演一直是我们觉得可以深挖的题材。”邱越说制作团队不是完全没有顾虑,表演是专业度极高的一件事情,“观众会不会感兴趣?他们又能不能听得懂?”

用户调研的结果给了邱越和团队很大的意外,也打消了他们的顾虑。观众对演员的要求是极高的,对于演技也有着非常专业的评判体系。

“你讲得再专业,观众也不会觉得听不下去或是听不懂,他只会怕你讲得干货不够多,这其实为我们奠定了整个节目的价值输出气质。”

这种价值输出以与观众的平等对话为前提,重点被放在现实情况的还原和呈现上,而不是给一个固定的结论。这也是由表演的特殊性决定的,“表演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你会发现很多时候,行业里真正的顶级大咖对同一件事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第一期节目中,包文婧在即兴表演中“拿不拿表”的细节引发了四位导演间阵营鲜明的争论。“但这就是艺术创作,不是用对错来衡量的。我们研究弹幕也发现,每个观众对一段表演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这是节目最有价值的地方。”

邱越希望能够尽量还原行业的全貌。在最初的策划中,他们也考虑过以IP为导向串联起节目逻辑,但最后发现并不可行。

“成熟IP主要角色的形象已经非常固定,观众对演员的形象也是有预设的。即使我们用多个IP,最后能够展现的可能也只有几个类型的演员。”邱越说。

第一期节目中,50位演员先后登场,他们的“戏龄”跨越超过20年,参演的影视类型各不相同,有着不同的背景经历和现实境况,也带着各自的迷惑和困扰。“我们希望更多类型的人能够互相激发,但有能力和有追求是最大的共识标准,他们一定是希望把演员作为终身职业追求的。”

对四位导演的选择也希望最大程度上展现多样性,陈凯歌是“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李少红拥有深厚的学院背景,并展现出独到的选角视角,赵薇和郭敬明则有着来自不同行业的鲜明跨界色彩。

02 | 导演就是权力核心

作为表演行业的两个核心参与群体,《演员请就位》试图在节目中还原演员与导演间真实的互动关系。但在一档综艺节目中,他们必须找到最适合的观察视角。

邱越和团队回到了对行业自身逻辑和权力结构的思考中。他们发现了导演不可忽视的主导地位,“导演就是行业的权力核心,导演决定了实际资源的分配。”这种主导性还体现在,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导演被认为最有资格评判演员演技的好坏。

「最佳演员」诞生记 | 专访 - 陆剧吧

这让节目组看到了”导演选角“这个全新的视角。他们对于全局有着完整的掌控能力,在观点的输出和表达上也足够深刻。

“导演视角”贯穿了整个节目。一个最先达成的共识是节目中对演员表演的展现一定要遵循影视化拍摄的原则。“舞台表演是独立的领域,它和影视表演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为了节目有现场感而用舞台表演的评价标准去评价一个影视演员是不公平的。”

除了位于绍兴的主摄影棚,剧组还先后在北京、横店和象山多个影视基地拍摄。但综艺的确有它自身的内容表现需求,“现场依然需要导演和观众坐在一起,我们也讨论过好几个方向。”邱越说。最终,一个“台中台”的模式确定下来,在摄影棚隔绝出两个空间。

“事实上,导演和演员一直都处在两个空间里,演员在布景中表演,导演看到的是监视器里的画面。”邱越说。

剧组搭建了多个独立车台,每一个都对应着特定的剧目布景。包括机位、灯光等要素在内,节目组试图在布景中还原影视拍摄的真实情形,再通过布景顶部的屏幕展现出来,以向观众模拟导演在监视器中看到的内容。

由于没有办法运用后期剪辑,在现场演出中,表演必须用一镜到底的方式呈现。这给舞台布景带来了更多难度。《致青春》的段落需要五个机位同时拍摄,为了看起来足够流畅,节目组不断调整道具细节,修改机器轨道。

对于演员也同样不容易,李少红在采访中透露,很多时候演员也会疑惑,问她“导演,又有摄影机,又有舞台,我到底应该顾着哪一个”。赛程进入导演结盟后,剧目的呈现又从成片播放回到了现场演绎。邱越表示这其中有“难度升级”的逻辑,毕竟“比赛进入了新的阶段”。

两个空间在一个舞台上的呈现提供了更多可能。陈若轩和明道的《破冰行动》演出结束后,陈凯歌走到台上现场指导后要求陈若轩再演一次。《开心家族》演到中途,四位演员冲到舞台前,和现实世界里的观众完成了一次互动。

节目其实围绕演员拍摄了很多日常小测试的内容,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舍弃。“当你已经有那样一个精致的影视化内容之后。排练厅里的内容就显得太不精彩了。”

另一层考量是,演员不同于传统的偶像节目,演员的个性塑造是在塑造角色中完成的。“我们不如放大他在角色塑造中的逻辑,通过讲述每一段戏的拍摄背景、矛盾冲突去体现角色真正的难度。”

当影视化内容的拍摄成为了整档节目的最主要内容,属于导演的控制力无处不在,角色的分配,剧情的编排,甚至是片场中一束花、一张桌椅的摆放。

03 | “最佳演员”的诞生

很难找到另一档节目,“导师”的决定权能和《演员请就位》一样大。

总决赛的现场,最终将由现场观众的投票和提前点映的播放加权评选出年度“最佳演员”。但在此之前,只有当四位导演完成自己的“终极选择”,决定权才会被移交到观众手中,他们将在四位“剧组最佳”中选出“年度最佳”。

对于一档竞技类节目而言,选手、导师、用户的话语平衡是永恒的话题。邱越和团队希望《演员请就位》中在不同阶段对话语权的分配也能是行业现实的真实投射。

初选阶段更像是对“试镜”过程的还原,导演有着完全的主导权和决定权。但这种主导并非没有边界的,节目组设置了“助演嘉宾”,希望从演员视角提供更多参考和平衡。而节目组为数不多的强势也发生在这个阶段,他们最终没有同意陈凯歌希望两个人都入围的想法,坚持让他做出选择。

「最佳演员」诞生记 | 专访 - 陆剧吧

当全员进组成功,赛程进入第二阶段, 观众和影评人被引入到评分系统中。影评人的评分决定了剧组拥有的分数,这些分数将由导演分配给不同的演员,和观众投票数一起组成一个演员最后的分数。

“这就是行业现实,电影一定是先吸引了一批核心用户,他们的打分主导了最初的口碑,吸引更多人来到电影院,大众看完之后片子里的演员才能出来。”邱越表示,这一定程度上也模拟了市场是怎样接受一部片子的。

牛骏峰最终捧起了年度“最佳演员”的奖杯,但比起这个称呼,可能手中那份和陈凯歌导演签署的演员专属合约才是更有分量的。

回到节目筹备初期的那次调研。除了用户,节目组还对大量的导演、演员做了访问,试图找到这个行业真正的痛点是什么,以明确这档节目真正的目的。

“演员觉得缺一个机会去证明自己,可能是没有戏演,也可能是被某一角色长期定义,他们很难找到一个机会在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去尝试各种角色的可能性。对于导演来说,他们也希望挖掘更多新人演员,但以往的工作流程又往往是以故事为先的。”邱越说。

这种行业痛点决定了《演员请就位》在行业中需要扮演的真正角色。不是IP选角的工具,也不简单是平台控制生产资料的一种方式,而是搭建一个演员和导演间的真实平台。邱越表示,新一季《演员请就位》也在与更多导演接触。

平台的价值并不在于一份现实合约,就像很多参与其中的演员所说的那样,他获得一辈子可能也不会有的合作机会,又或是赵薇在节目中说的,“我希望我的这部作品能成为你们的代表作。”

陈凯歌在采访中说,他无法说一档节目到底带来了什么改变,他只能说,这对青年演员确实是有帮助的。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