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婚姻与孤独:这部豆瓣9.3高分剧,戳中了无数女人的心声

电影快讯 1804℃
关于婚姻与孤独:这部豆瓣9.3高分剧,戳中了无数女人的心声 - 陆剧吧

文/幸知在线特约作者 快乐的虫子

11月15日,经典电影《海上钢琴师》第一次在国内影院上映。

关于婚姻与孤独:这部豆瓣9.3高分剧,戳中了无数女人的心声 - 陆剧吧

一位网友在知乎愤愤不平:“我快为男主角1900哭瘫在影院,隔壁的妹子却睡着了???真的想不通。”

朋友小旭说,1900和弗吉尼亚的一炸,有一种玉石俱焚的悲情。

其实,《海上钢琴师》讲述了一个钢琴天才名动天下的故事,却也讲述了一个钢琴天才漂泊在大海上,孤独而悲情的一生。

关于婚姻与孤独:这部豆瓣9.3高分剧,戳中了无数女人的心声 - 陆剧吧

天才在左,孤独在右

《海上钢琴师》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电影中的画面有一种静谧而庄严的美感。比这更让人动容的,是电影中,男主角1900弹奏的音乐。他无师自通,漂泊在豪华的邮轮上,甚至可以一举击败当时前来挑衅的爵士乐创始人。是个钢琴天才无疑了。

曲高往往和寡。纵然大家无论贫富,都喜欢簇拥在1900身旁,聆听他天籁般的琴声,可是在看到美国的边缘那一刻,没有人不惊呼“America”。

镜头慢慢拉近,只剩下1900茫然的脸庞——船到岸了,大家终究是要上岸的,到陆地上,和他来一场周而复始的诀别。

曾经,他也有父母,却被遗弃在头等舱。在哇哇啼哭中,被做煤炉工的糙汉子丹尼救下。虽然没有户口,成了黑户小孩。可是,丹尼给他做了摇篮,他好歹有养父的照顾。

可是就在1900 正处于四处玩耍的孩童年纪,养父丹尼也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被一只失控的铁链钩子划破了后脑勺。至此,可爱的小1900再一次成为孤儿。

暮色沉沉,大海茫茫,在和养父送别的祷告声中,他又该何去何从?

比现实中的孤儿略微幸运的是,1900有着上天恩赐的音乐天赋。

此外,他也在人至中年的时候,遇见了好朋友小号手麦克斯·托尼。

到头来,没有下船的1900

1900出生在海上,直到他成为中年人。大海就是他的家。

这艘豪华的游轮,每次满载着2000人,行驶到大陆,大家都上岸,过世俗的日子,只剩下1900这个单身男人,留在船上。

有人说,他是个音乐天才,他本可以依仗自己的条件,上岸去,争名夺利,占尽风头,过上富裕的生活。

可是他没有,他是为了自己的音乐理想,为了和大海和钢琴为伴,在炸船的前夕,生命和船只能二选一的时候,他放弃了生命。

这样的解释,颇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听起来很是传奇。可是如果1900就是你,是我,是周围的普普通通的一个人呢?他和弗吉尼亚一起灿烂地消失,从现实的角度说,更是一场令人惋惜的自杀。

其实,他本来也想下船的。

1900的才华横溢,商人们是看在眼里的,他们慕名而来,让1900坐下,为他录下音碟,意图大卖。

那是个阴雨天,1900坐下,正在录音碟,百无聊赖。一抬头,看到一张清秀美丽的女孩子的脸。

这个十几岁的女孩子仪态万方,在船舱的圆孔下,美得像一幅画。

1900动心了。他偷偷地亲吻熟睡的她;冒着雨想把音碟送给她;船靠岸的时候,这个女孩子说:“爸爸开了家鱼店,有空的时候希望你来看我们。”

之后,1900第一次萌生了要下船的想法。他战战兢兢地和麦克斯交流上岸之后的想法:“你会来看我吧?麦克斯。”

麦克斯在旁边打油打气:“当然了。这样你就能给我介绍你孩子的母亲。邀请我周日来进晚餐,我会带甜点和一瓶酒来。你对我说‘你太客气了’,你带我参观你的家。你家盖得像艘船,你妻子则在烤火鸡。我们一起围坐在餐桌旁。我会赞美她的厨艺。她则说你总谈起我。”

然后,1900穿着麦克斯送给他的好看的大衣,一步步走下船舷。

可是,走到半截,他又返回来了。

炸船前夕,麦克斯又来劝1900下船的时候,1900再也抑制不住他的恐惧,袒露心声:“让我停下脚步的,不是我看到,而是我看不到的。岸上那里什么都有,除了尽头。天啊,你看那些街道了吗?只是街道,就有成百上千条,你能告诉我哪里才是世界的尽头吗?”

最终,1900选择和船只一同消失在大海上。这样的结局,真的让人心疼。

1900身上的恐惧,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有过

1900身上的恐惧,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有过。那种孤独、自闭的状态,不敢面对未来生活的状态,谁又没有过呢?小到等待一场面试通知,大到等待心仪之人的回复结果,或者垂危病人的诊治结果。

生活如此复杂,我们所能掌握和了解的又太少,很多人会像1900一样难以忍受生活的“不确定性”。

或者,你为了避免新的面试被拒绝,你选择很长一段时间不跳槽,哪怕现在的工作不合适。

或者,你为了避免被自己追求的人拒绝,你宁可错过,也不主动。

没有足够的安全感的人,往往比其他人更难以忍受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对于未知的恐惧。

朋友小Y,从嫁给她先生的第二天开始,她就开始很不幸地遭受了丈夫的家暴。

忍受凌辱,甚至遭受出轨,如此长达十年。

周围的朋友之前多次开解她,可是她都不愿意离婚。

近一年,她偶然间开始学习心理学的课程,犹如大梦初醒,一点一点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真实情况:

小Y从小的家庭其实并不贫穷,她爸妈有四套房子。可是因为妈妈重男轻女,偏宠弟弟,她从小在忽视中长大。

我至今仍然清清楚楚地记得,夏天的时候,她小时候在家里和弟弟拌嘴,妈妈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她大骂一通,然后她来我家玩,不愿回家的场景。

小Y的爸妈也常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爸爸有一次把妈妈的脖子掐得红通通的,爸爸有一次也试图喝安眠药自杀。

就是在这样的家庭场景中长大。小Y的内心极度没有安全感。没有安全感的她,心理上没有底气离婚:“现在的丈夫虽然不好,可是我总归有人要的。如果离婚了,谁知道会发生什么?我还能不能遇到更好的人?”

没有安全感,自然而然地就对生活有着极强的控制欲,就像1900对88个固定音符的执着的控制一样。

有时候,或许我们可以选择构建新的舒适区

其实,有那么一瞬间,我很能理解1900的恐惧。就像一个豆瓣热帖:“我总觉得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因为他的懦弱,懦弱得真实。”

在1900的认知范围里,那艘固定承载2000乘客、表演88个音符钢琴的弗吉尼亚号就是他的舒适区,岸上的世界太复杂,复杂到他不知道该选择哪个女人,走哪条街道。

而我们呢?

豆瓣网友杜杨Seatory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一艘船,一个近乎偏执的小归宿。只是因为它让我们感到实实在在的安全,不至无枝可依。”

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是有自己的舒适区的。这种舒适区让我们有那种毕生一直在渴求的安全感,觉得不至于再颠沛流离。

待在舒适区并非有什么不好,可是如果有一天,我们身处在舒适区的小船,也像1900的弗吉尼亚号一样,即将被炸毁,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没有下船的1900成为了世人传唱的钢琴之神,可是希望我们都可以下船,因为,活着,只有与世俗和平相处地活着,才有机会实现我们渴望已久、求而不得的理想。

小Y在最后,也就是今年的3月份,离婚了。

她来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时候,一脸坚定:“这么多年,我算是想通了。和他结婚后,我从来没花过他的钱。没有了他,我的生活会更好的。”

小Y终于离开了她的“弗吉尼亚号”。

你的舒适区扩大一点,自在就会多一点

从心理学上讲,舒适区意味着一个人感到自在的范围。弗吉尼亚号和大海,是1900的舒适区。而我们芸芸众生,现在的生活范围,就是我们现在的舒适区。

那么,你的舒适区扩大一点,你的视野扩大一点,自在就会多一分。

年龄渐长,越来越觉得,每个女人的人生成就是和她的认知范围有很大关系。你现在所做出的的成就,哪怕你现在找到的爱人,都是在你的交际范围、视野范围和认知范围之内的。

眼界有多大,成就才有多大。

想要扩大自己的舒适区,减弱恐惧情绪的影响,不妨试试以下几点:

树立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新目标。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对于未知的恐惧也是每一个人很自然的反应。不妨温柔地对待自己,在走出舒适区的时候,给自己制定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小目标,循序渐进。

期待一口吃个胖子,效果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发现周围榜样的力量。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我们往往会注意到它负面影响,可是同伴之间,也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只要我们周围,有一个人开始改变,比如告别一段糟糕的感情,之后开始幸福生活;比如告别快让自己待废的工作,而后又找到新工作等等。

那么,只要你用心留意这些正在悄然发生的变化,相信我,只要你想让自己发生改变,你也一定可以的。

转变认知,多发现未来中蕴含的积极美好的一面。

认知重建(cognitive restructuring),对于容易消极悲观、恐惧未来的人,是一种很有效的办法。对未来过度恐惧,可能是因为你过度关注了未来的风险。可能到头来,你担心的事情,大部分都不会发生。

想想那些美好的事情啊——如果1900在船毁之前,做好了心理建设,有了和那个女孩一起生活的强烈愿望,也许他也就不会选择自生自灭?谁说得准呢。

仍然记得《海上钢琴师》中,1900第一次萌发想要下船的想法,源于农夫的对话:

“生活是无限的,明白吗?无限的。改变生活,重新开始。”

愿我们都可以成为平行时空下了船的1900,拥抱无限的生活,在某一刻重新开始。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