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读了一下小说《战斗在敌人心脏里》。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保密局的枪声》在1979年上映,当年有六亿人次观影,获得了一亿八千万的票房,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这部电影也成为新中国谍战片的里程碑之作。
小说《战斗在敌人心脏里》封面
《战斗在敌人心脏里》这部谍战小说出版于1960年,1978年再版,作者吕铮。据作者说,1958年他开始打算根据自己敌区斗争经历写回忆录,后来在上海作协、《解放日报》的指导帮助下,写了这部中篇小说。可见,这本小说是有真实生活基础的,甚至人物和事件都是有原型的。读来觉得真实可信。
电影《保密局的枪声》海报
再看当下霸屏的谍战剧,其中不乏一些优秀作品,但相当一部分已经步入“抗日神剧”的路数了。“抗日神剧”之所以被诟病,是因为它把残酷的战争游戏化、戏谑化,出现过度夸张、时空穿越、超乎常理的雷人场景。现在有相当一部分谍战剧在步抗日神剧的后尘,把谍战故事拍得神乎其神。之所以没有把谍战剧吐槽为神剧,是因为谍战本身有它的神秘性,似乎越神秘越能吸引人,这样就越拍越成了谍战神剧了。看完小说《战斗在敌人心脏里》,这种感觉更深了。说几点当下谍战剧的通病,是不是越来越像谍战神剧了。
一、站长满天飞。只要是反映军统的谍战剧,就要有站长。站长是多大的官衔不知道,小说中反派张仲年是上海保密局(军统)第二行动组组长。也就是说五十岁左右,黄埔五期出身,奋斗了二十多年,军衔是少将,官职只是个组长。可见站长不是那么容易当的。谍战剧中这些一个个年纪轻轻的站长不知道是怎么当上的。
二、谍战人员天赋异禀。小说里要传递情报,基本上是打电话约好见面时间地点,交换情报。这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时期是正常的手段。那时候电话也很少,小说就有刘啸尘急着送情报,找不到电话的情节。再看现在的谍战片,看过几个地下工作者传递情报,感觉普通人根本做不来。一个修鞋匠,在钉鞋掌时有节奏地敲击出密码,接头人站在旁边听,接受了任务。我不知道是什么天赋能有这本事。还有接头互相用手指敲击桌面教学交谈。我知道中文电报码是四个数字代表一个汉字,你敲击多少下才能敲出四个数字,而且要马上把他转化为相应的汉字,基础应该是把字典背下来吧。
三、生活条件穿越年代。小说主人公刘啸尘是保密局上尉,平时住宿舍,上下班要挤公共汽车。任务需要,史秀英开的汽车是从她做上层工作对象手里借来的。现在的谍战片中的主要场景动不动就是豪宅、酒店、咖啡厅,尤其是汽车几乎是人手一辆,信手拈来。不说解放前,看一本五十年代小说,县公安局到案发现场都是骑自行车。记得小时候,七十年代在县城都看不到小轿车,县委县政府只有吉普车,还不是给专人配的,谁下乡才能用。四十年代汽车绝对是奢侈品。所以有人说《借枪》里描写的地下党人拮据的生活,还是比较真实可信的。但是现在很多导演以当下的物资条件来演绎从前的故事,只能说他穿越年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