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剧情解读,无关真实历史、演员本人!
《甄嬛传》里的华妃是如何一步步在作死的道上自作自受的?
华妃,其实是一个对位份不看重、不太在乎,只在乎皇上情分的人!一个可以为了皇上不在乎甚至得罪所有人的人,一个为了皇上不在乎一切世俗的,心中只有皇上的人!
在剧中,确实是一个让人意难平的存在;在所有信念幻灭、触柱身亡的那一刻前期的飞扬跋扈、不讨喜都烟消云散了!可能很多观众前期对它有多痛恨此刻就有多惋惜!
因为对历史知识了解的不深入、全面;剧中有一个情节一度感觉很迷惑;那就是:华妃晋封贵妃前夕,看到内务府送来的吉服不是贵妃规制,是皇贵妃规制;那份喜悦和期许还有不知所措,简直不像华妃;咋那么高兴呢?
随即,向皇后请安时更是当着整个后宫妃嫔的面挑衅了宜修:问皇后,不知皇上给她什么位份?还说皇贵妃上面还有皇后;过分到拿顺治皇帝的废后博尔济吉特氏影射宜修,戳宜修不被待见的痛楚!
可是,皇后怎么会轮到她一个飞扬跋扈的醋坛子?怎么会在汉军旗选?又怎么会选功高盖主的年羹尧的妹妹?
现在的皇后是太后——雍正亲妈的表侄女;她再尊敬太后却不敬其后宫之主的侄女、时不时上上眼药,太后能宽松到容得下她?
太后为了家族保住后位可是殚精竭虑布局,居然可以忍受宜修戕害皇嗣;她挑衅皇后就是挑衅太后!前朝后宫牵一发动全身;不仅如此还是在挑衅皇上,在朝堂上为家族树敌!
还有一处不明白,当雍正看到华妃看到皇贵妃规制的吉服眼里放光、那无处安放的喜悦;眼神充满凌厉、被杀气和寒气裹挟、不寒而栗;这到底是为什么?
华妃虽然表现的很开心但是并未出格啊?就算不在乎位份,表现很正常、还算克制!就算真的不开心也得表现的开心啊,她敢不开心吗?毕竟他此刻还在坤宁宫。
就算他此刻不在坤宁宫,送吉服的太监都会转达华妃的情绪!一个晋封无论是因为情分还是为了朝堂虽然厌恶却不得不,无论是防备还是单纯的关心问一下送吉服的太监了解一下动态都很正常;就好比:背后说的好话更有力度;背后的诋毁更真实;
除了觉得华妃的高兴来得不同寻常,不像华妃就是觉得华妃笨、蠢!飘的忘乎所以了:晋封哪有跨级,不得一级一级来?
送错吉服规制这一不谨慎的错误哪里是内务府的人能犯的?最初送来时,她可是将疑惑都讲了,很谨慎的!准确无误才收下!现在来了送错还没有原因这么一出是哪般?还不明白?怎么才能明白?
据资料介绍,原来清朝有规定:因为“皇贵妃”形同副后,只有在皇后无法正常执行皇后职权、“冲喜”、“追封”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这一位份在清朝历史上几乎是形同虚设!
《甄嬛传》讲的是雍正时期的事情;之前只有过顺治皇帝封宠妃董鄂妃为皇贵妃;董鄂妃是什么人?和顺治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被宣扬的荡气回肠;顺治皇帝废除皇后,甚至有想立董鄂妃为皇后的打算!
真可谓是:弱水三千,唯取一瓢饮!这成了其执政期间污点之一,被后世称为失德之举诟并,顺治因董鄂妃的离开出家的传说广为流传!
华妃的颜值用御前姑姑芳若的话说:放在整个后宫、满蒙八旗中都是翘楚!确实是皇上除了纯元之外唯一付出真心的妃嫔!
华妃,这是自比董鄂妃了!说来说去华妃在乎的还是情分!将“好好晋一晋位份”当作了为她开特例——越级!成为后宫女人都羡慕的董鄂妃第二;被周围一众伺候的奴婢一奉承,恋爱脑的华妃自然想不动容、感动、忘乎所以都难!如果是真的,她确实有骄傲的资本!是内心的小骄傲!
对华妃来说不过是一种小女儿内心的小情怀的溢于言表!可是对皇上就不一样了!老祖宗的规矩。年羹尧手握兵权在皇上鞭长莫及之地;作风嚣张、目中无人已经引起朝堂众臣不满;
就算她清楚华妃本性不坏,爱吃醋,耍小性子,跋扈。也很难不和她哥哥年羹尧联系起来;很难不怀疑兄妹二人内外连结!很难不怀疑其野心!就算他不待见皇后,华妃的行为确实有诅咒之嫌、为皇家抹黑;让他难堪、愤怒!将其映射比作因废后被后世诟病的顺治皇帝肯定不舒坦!
华妃的作死行为二,华妃收到快马加鞭非当季的珍贵蜀锦,原本很高兴;可是被曹琴墨眼尖看出了图案是夕颜花,象征不太吉利;那是雷霆之怒,在曹贵人的挑拨之下瞬间转怒为喜,转送给了甄嬛说是为了和皇上赐的蜀锦鞋相配。
甄嬛同样因为图案不吉利不喜欢生暗气;那说明,送礼的人不会犯如此低级错误;其次,连民间都知道华妃受宠、性格强势;年家势力强悍;甄嬛的侍女流珠在跟甄嬛进宫前都知道后宫华妃最得青睐!哪个眼拙的拍马屁拍在了马蹄子上?
其实,华妃真正的防备、恼怒的人应当是来自送她蜀锦的人;剧中没有体现华妃接下来的表现和行动;不过如果能让华妃按下愤怒、吃闷亏的只能说明对方不是“等闲之辈”!皇上?皇后?太后?还是被雍正信赖的王爷贵胄?朝堂重臣?总之,势力、实力肯定不是年羹尧所能挟制的!
如果说,皇上处置了华妃的远房亲戚、助力黄规全是敲山震虎。那么,送错吉服规制是试探;送夕颜花图案的蜀锦自有其象征;一件件一桩桩都是直接、狠戾的警示和告诫;华妃却依然活在对雍正情分的幻想中没有收敛,坚信曾经的那句只喜欢她一个!依然嘴硬哥哥年羹尧军功赫赫,却忘了功高震主目中无人、无君王也是真!
写下来,觉得华妃在这两情节里的表现着实不是一位将门嫡女应有的行为、智商,都蠢到家了;确实历史上华妃的原型秉性柔嘉,持躬淑慎”;“敦肃”的谥号实至名归!根本不是剧中端妃的评价:讽刺!就连寄出家书、收到家书都清雍正先过目!
剧情虽然架空了历史。但是,依然可以通过情节从中深入了解更多历史知识!比如说:为何当雍正看到华妃看到皇贵妃规制的吉服眼里放光、那无处安放的喜悦;眼神充满凌厉、被杀气和寒气裹挟、不寒而栗。
观看剧情者,阅读者有什么感想,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