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电影网讯 香港国际电影节将于2023年展映西班牙超现实主义大师布努埃尔十八部经典作,以及美国MV新世代四位作者导演的十部杰作。
“逆道而行──布努埃尔的超现实电影”活动精选大师布努埃尔在西班牙、墨西哥及法国时期的代表作,让影迷全面综观其创领先河的超现实主义风格。从与画家达利合作的首部短片《一条安达鲁狗》(1929)及长片《黄金时代》(1930)开始,布努埃尔即以超乎想象的影像为超现实主义电影开天辟地。布努埃尔在被迫流亡墨西哥期间拍成享誉国际的《被遗忘的人们》(1950)、《他》(1953)、《纳萨林》(1959)及《泯灭天使》(1962)等杰作,打开了跨国合作的大门。
布努埃尔坚信潜意识的创作潜能、黑色幽默的品味,作品往往流露对僵化体制的鄙夷。《维莉蒂安娜》(1961)对宗教及人性极尽讽刺,一举摘下戛纳金棕榈奖;《白日美人》(1967)借凯瑟琳·德纳芙的扭曲情欲以批判传统道德的虚伪,夺下威尼斯金狮奖。由《银河》(1969)、奥斯卡得奖作《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1972)及《自由的幻影》(1974)组成的三部曲被誉为布努埃尔巅峰作,以超现实的荒诞对中产阶级的讽喻臻至大成。最后遗作《朦胧的欲望》(1977),糅合爱情寓言与政治隐喻,给大家留下无尽想象空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冒起的MV作者影像与声音的混合处理,并以流行文化建构世界观。他们以另类想象力创新叙事,传达一新耳目的个性化主题,在“破格有理:MV作者新世代”的专题可见一斑。视觉特效出身的大卫·芬奇,其精雕细琢的镜头及剪接在《搏击俱乐部》(1999)及《十二宫》(2007)成了他的标签式风格;编剧查理·考夫曼与导演斯派克·琼斯拍档的《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1999)及《改编剧本》(2002),则以动感镜头和幽默扩展MV狂想。编而优则导,考夫曼首部执导的《纽约提喻法》(2008)反思创作者的存在焦虑,是名副其实的烧脑之作。
米歇尔·贡德里以复杂技巧实验出魔幻视觉效果,在《人性》(2001)、奥斯卡得奖作《暖暖内含光》(2004)及《科学睡眠》(2006)里表露无遗。从独立电影界冒起的保罗·托马斯·安德森,在《不羁夜》(1997)及《私恋失调》(2002)进行叙事探索,并以长镜头美学缔造强烈个人风格,拿下三大影展的最佳导演殊荣。四位新世代作者为好莱坞带来新冲击,于影坛留下深刻印记。
“光影珍藏”环节选映让·雷诺阿的《女仆日记》(1946),与布努埃尔的《女仆日记》(1964)同样改编自奥克塔夫·米尔博于1900年的小说,但两者风格截然不同,成为有趣对照。“黄金时代”环节选映的两部经典作延续超现实想象:希区柯克在《爱德华大夫》(1945)注入弗洛伊德学说,梦境意象更来自达利手笔;阿尔伯特·列文的《潘多拉与飞翔的荷兰人》(1951)同样布满迷幻玄妙的艺术,并由现代主义艺术家曼·雷贡献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