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珍一
编辑 | 孙大圣
1985年是冯小刚命运的转折年,也是比他年长一岁的冯巩的命运转折年。
这一年,经过郑晓龙的介绍,冯小刚认识了王朔,他在燕京饭店请王朔大吃了一顿,王朔认下了他这个兄弟。
这一年,在中国广播艺术团说相声的冯巩被央视春晚导演黄一鹤发掘,邀请他在1986年的春晚上说上一段相声。于是在春晚舞台上冯巩和搭档刘伟说起了他原创的相声《虎年说虎》,冯巩一夜成名。
冯巩和刘伟
成名之后的冯巩并没有飘,他很珍惜工作的机会。1987年的春晚他和刘伟说了对口相声《巧对影联》,1988年的春晚他和刘伟、牛振华等表演群口相声《求全责备》。眼看相声事业越来越好,搭档刘伟却在1988年要出国,这使冯巩很郁闷,没了刘伟,这相声他一个人没法说。就在他苦闷不已时,命运安排了另一个男人来到他的身边,这个男人名叫牛群。
冯巩遇到牛群,两人产生了奇特的“化学反应”,他们搭档得十分默契,相声说得十分精彩。1989年他们在春晚上说了对口相声《生日祝辞》,1990年他们又在春晚上说了对口相声《无所适从》,1991年他们在春晚表演了对口相声《亚运之最》。冯巩和牛群成了当时中国最受欢迎的相声组合之一。
那时多才多艺的冯巩却不仅仅只说相声,他还跑去演电影,出演了电影《离婚合同》《站直啰别趴下》,并且还凭借《站直啰别趴下》获得第1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那时候冯巩这么拼命的说相声、拍电影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多挣钱,那时他太穷了,他和妻子艾慧住在中国广播艺术团排练厅的一个角落里,他们的家只是用几块木板隔成的一个空间。好在冯巩非常拼命的工作,他和妻子的生活条件慢慢得到改善,1992年中国广播艺术团还为他们分了一套房子,他们不用再过简陋的蜗居生活。
当冯巩住上了新房子,成了名人,冯小刚却还在摸爬滚打。那时他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一名美工,好在王朔没有忘记他。1990年王朔和郑晓龙筹拍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的时候,王朔推荐冯小刚进组,并且还给他安排了剧务的工作。在《编辑部的故事》开拍的时候剧本却不翼而飞,这可急坏了导演赵宝刚,而当时作为这部剧编剧的王朔、马未都、苏雷等人都不太愿意重写一遍。
面对如此危急情况,冯小刚却主动请缨,说他看过剧本,他能复原剧本。赵宝刚对冯小刚也半信半疑,这小子到底行不行啊?但事已至此,死马就当活马医吧。结果不久之后,冯小刚将剧本交了上来,和原来的剧本差不多,这使大家对冯小刚刮目相看,冯小刚也成了《编辑部的故事》的编剧。有意思的是没过多久,丢失的剧本又找到了。1992年《编辑部的故事》上映,火遍全国,冯小刚也开始小有名气。
《编辑部的故事》的成功,使冯小刚非常喜悦,可是高兴不了多久,他依旧陷入忧愁之中,而忧愁的根源是他的女儿冯思羽。冯思羽是他和张娣的女儿,他和张娣在1984年结婚,冯思羽1990年9月28日出生,可是冯思羽并不是一个健康的孩子,她患有先天腭裂症,因为腭裂漏气,孩子今后说话,发音会受影响。但修补腭裂的手术并不难,问题在于冯思羽太小,不懂得配合,容易导致手术后伤口难以愈合。对于孩子小时候是否要做这样的手术,家长必须十分慎重,冯小刚犹豫不决。
冯小刚和冯思羽
在冯小刚犹豫不决期间,他遇到了冯巩。1992年冯巩所在的中国广播艺术团和央视合作了一档名为《艺苑风景线》的节目,冯巩是这档节目的总策划,冯小刚被这个节目组的朋友叫过来帮忙,一来二去,两人认识了。又因为是本家,冯小刚每次称呼冯巩为“巩哥”,叫得特别亲切,冯巩知道冯小刚是编剧,也很欣赏他的才华。那时冯小刚只要时间允许就会和冯巩以及《艺苑风景线》的一帮哥们喝酒吃饭。
也许冯小刚也不会想到,有一次聚餐彻底将他和冯巩心的距离拉近了。那次聚会,冯小刚和冯巩都喝高了,两人从酒楼出来后,沿着魏公村大街一直向南走,两人一边走着一边聊天,聊着聊着就都说了心里话,冯小刚知道冯巩是民国大军阀冯国璋的重孙子,但他并不知道家世显赫的冯巩一路走来却很艰辛。冯巩8岁之前在天津的冯家公馆生活,而这个冯家公馆就是冯国璋的私宅。
可是60年代,冯巩的父亲冯海岗被打成了“右派”,冯巩一家人被赶出了冯家公馆,住在一个大杂院的小平房里,一家八口人全靠着母亲的工资过活。对于冯巩而言,那是一段非常艰苦的时光,为了活下去,他经常去菜市场捡白菜帮子,去废土堆里捡煤球。
好在他多才多艺,18岁的时候被相声大家马季发掘,成为马季的徒弟,开始靠相声谋生,后来又得到同为相声大家的侯耀文的欣赏,进入铁路文工团工作,随后又被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做相声演员。虽然有了稳定的工作单位,但那时冯巩并没有多少收入,依旧过着穷苦的日子,和妻子艾慧只能蜗居在中国广播艺术团排练厅的一个落里。
也是在这次聊天中冯巩得知冯小刚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了婚,他跟着母亲和姐姐一起生活,日子过得很辛苦。为了改变命运,冯小刚高中毕业后就去当了兵,退伍后进入北京城建开发公司工作,担任工会文体干事,主要工作是打杂。
因为偶然遇到了当时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担任生产主任的郑晓龙,得到郑晓龙认可的冯小刚被邀请到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工作,做他擅长的美工工作。也是因为郑晓龙,冯小刚认识了王朔,才有了后来成为《编辑部的故事》的编剧的机会。
冯小刚还告诉冯巩自己的女儿得了先天腭裂症,他很难过。冯巩安慰他不要有太大的精神压力。那天他们还聊了他们未实现的理想,工作中遇到的挫折,说到伤心处,两个大老爷们抱头痛哭。
也许男人们友情的真正建立就这么简单,只需要彼此真诚的袒露一次心声即可。对冯小刚很认可的冯巩邀请他为他和牛群写段子,又恰逢陈佩斯、朱时茂在小品界崛起,冯巩计划一边说相声,一边演小品,而冯小刚可以胜任创作剧本的工作,于是冯巩的相声《面的与皇冠》《点子公司》《最差先生》,小品《今晚我们相识》《 串门》《心愿》《融》等冯小刚都参与了创作。
也是在1992年,冯小刚决定给冯思羽做手术,他没有告诉其他朋友,只告诉了冯巩。冯思羽手术那天,冯巩推掉一切工作到医院陪着冯小刚。手术开始前,医生对他们说:“术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能让孩子哭,那样的话孩子的伤口容易撕裂,万一再一感染,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而这也是冯小刚最担心的事情,可是孩子又太小,怎么能让她不哭不乱动呢?
看着冯小刚担心的样子,冯巩对他说他有办法,于是他跑到百货商场买了两大袋子玩具回来。
冯巩对冯小刚说给孩子玩玩具,可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但是又因为孩子喜新厌旧,一件玩具玩不了多久就会烦,因此要多买些玩具,孩子玩腻了一个就换另一个,让孩子一直保持新鲜感,事实也证明冯巩的方法有效,孩子真的不哭不闹。那天,在医院冯巩接了很多电话,冯小刚知道冯巩为了他的家务事,推掉了太多事情。他很感激冯巩,然而没多久他却伤害了冯巩。
《大撒把》剧照
冯思羽手术后不久,冯小刚和郑晓龙创作的电影剧本《大撒把》完成。冯小刚原本希望北影厂能投资拍摄,可是北影厂没看上《大撒把》。冯小刚只能另想办法,他想到了冯巩,他知道冯巩人缘好,认识的企业家也多。如果他对《大撒把》感兴趣,可以让他主演《大撒把》,并且让他将投资问题也解决了。
冯小刚将《大撒把》的问题和冯巩说明后,冯巩认真看了一遍剧本,他觉得剧本很好,他也愿意出演,而且他会联系好投资人。没过多久冯巩就将投资人落实好了,只需冯小刚一声令下,就可以开机拍摄。可是谁能料到,当冯巩把一切工作都做好之后,北影厂却又找上门来说愿意投资,而且要求男一号得葛优来演。
面对这种突发情况,冯小刚不知如何是好,如果答应了北影厂,他将会伤害冯巩。可是在权衡了利弊之后,冯小刚决定还是伤害冯巩,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影视界的新人,还不能得罪北影厂,而且他也觉得葛优出演男一号比冯巩更合适。虽然拿定了主意,但冯小刚不知道以后该如何面对冯巩。
在他拿定主意几天后,他和冯巩见面了,两人聊了几句,冯巩就明白了冯小刚的心思,他笑着对冯小刚说:“我明白你什么意思,不就这么点事吗,你是我兄弟,只要这件事对你好,我怎么都成,犯不上为这件事伤神”。冯小刚没想到冯巩会这样理解他、支持他,他连忙问道:“那你怎么和投资的人交待?”冯巩对他说:“都是我兄弟,都是一句话”。
冯巩没有判断错的是《大撒把》的确是一部好电影,上映之后口碑票房双丰收。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因为这部电影,冯小刚喜欢上了这部电影女主角“林周云”的饰演者徐帆。以至于冯小刚在1999年与张娣离婚,迎娶了徐帆。
在迎娶徐帆这一年,冯小刚已经成为了知名导演,因为他已经拍出了《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等电影,而且他的经济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然而在冯小刚没有发达之前,很多时候遇到经济困难,冯巩都拿自己的钱支援他。成名之后的冯小刚总是会想起《大撒把》的事情,虽然冯巩原谅了他,但是他自己始终难以释怀,2003年他在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中写道:“我知道我伤害了他,现在想起来也伤害了自己,我在这里向他说一声:巩哥,真的很抱歉。”
对于冯小刚把自己写进了自传里,2003年,冯巩则把冯小刚写进了小品《马路情歌》。《马路情歌》由冯巩和周涛表演,在这部小品中周涛调侃冯巩:“认你认不错!长得跟冯巩似的!”冯巩对周涛说:“你怎么骂人呢你啊!老冯家漂亮人多了!比如说冯小刚!那俩大牙跟小铲子似的!我怎么能像冯巩呢?冯巩的眼睛多小啊!看咱这双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在欢声笑语中,冯巩再次化解了冯小刚内心的自责和愧疚。
冯巩也没看错冯小刚,经过不断的努力,冯小刚成为了中国最声名显赫的导演之一,他为他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当冯小刚处于人生的高光时刻时,被众人簇拥时,他远远地站在远处,不打扰。当冯小刚遭遇危机,声誉受损,曾经围绕在他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去时,他依旧是那个希望他好的“巩哥”,不会对他避而远之。
也许在醉酒的那天夜晚,冯巩便已看明白冯小刚内心深处的自卑和骄傲,而这两种情绪缠绕一生的冯小刚,注定人生不会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