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米罗(Joan Miró,1893年4月20日—1983年12月25日),西班牙画家、雕塑家、陶艺家、版画家,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从小时候,米罗就对于大自然的风景非常热爱,对于自己成长的地方更是如此。画画对于安静及敏感的他来说,似乎是一种习以为常的工做。他的父亲对于天文很有兴趣,而此兴趣多少也影响到米罗。同时,他也有着对艺术的敏锐。 也很喜欢画(女人、小鸟、太阳、星星)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在《建筑五宗师》书中与吕彦直、刘敦桢、童寯、杨廷宝合称“建筑五宗师”。
琼瑶(1938年4月20日—),笔名出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原名陈喆,台湾著名的言情小说作家、影视制作人。毕业于台北市立中山女中;丈夫是皇冠文化负责人平鑫涛。其九岁便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十六岁时以心如为笔名发表小说《云影》。二十五岁时,在《皇冠杂志》发表了正式出道作《窗外》。
夏洛特·勃朗特(Charlotte Bront,1816年4月21日—1855年3月31日),19世纪著名英国作家、诗人,世界文学名著《简·爱》的作者,勃朗特三姐妹之一。
胡茵梦(Terry Hu,1953年4月21日—),本名为胡茵子,满族,瓜尔佳氏,祖籍辽宁省沈阳,生于台湾台中市存信巷,台湾前电影明星及现任西洋文化书籍翻译,曾有“台湾第一美人”的称号,也曾因和台湾著名文坛才子狂人李敖的闪婚闪离而名噪一时。
亨利·菲尔丁(Henry Fielding,1707年4月22日—1754年10月8日),英国小说家,剧作家。其代表作品《汤姆·琼斯》对后世影响较大。
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1916年4月22日—1999年3月12日),著名的美国小提琴家。犹太人,7岁在其师帕辛格指挥的旧金山交响乐队伴奏下演出拉罗《西班牙交响曲》,被誉为“神童”。曾在纽约交响乐队伴奏下演出贝多芬小提琴家的行列。与欧洲、美国的主要交响乐队伴奏下演出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此后在卡内基大厅举行独奏会,从而进入世界著名小提琴家的行列。战后访问过苏联、以色列、日本、印度,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过一定作用。七十年代出版了他的自传《未完的历程》。他的演奏具有辉煌的技巧、独特的气质和动人的魅力。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刻地影响了此后的哲学,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的诸多流派。康德一生著述丰厚,其中核心的三帙合称“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系统且关连地分别阐述他的知识学、伦理学和美学思想。《纯粹理性批判》尤其得到重视,标志着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是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被视为现代哲学的开端。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儒略历1616年4月23日或公历1616年5月3日)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西方文艺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8部戏剧、155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歌。他的戏剧有各种主要语言的译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戏剧家的作品。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纳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年4月22日—1977年7月2日)是俄裔美国作家,同时也是20世纪杰出的文学家、批评家、翻译家、诗人、教授以及鳞翅目昆虫学家。1899年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他在流亡时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俄语小说,包括俄语文学《天赋》,但真正使他成为享有世界级声誉伟大作家的是他用英语完成的《洛丽塔》。他同样也在昆虫学、国际象棋等领域有所贡献。
哈尔多尔·基尔扬·拉克斯内斯(Halldór Kiljan Laxness,本名哈尔多尔·格维兹永松(Halldór Guejónsson),1902年4月23日—1998年2月8日),冰岛小说家,195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主要作品有《独立的人民》(也有译作《独立的人们》)、《渔家女》(也有译作《沙尔卡·瓦尔卡》)、《原子站》、《快乐的流浪人》、《小小的故事》、《唱歌的鱼》、《春返乐园》,以及所谓的“三部曲”(由《冰岛的警钟》、《欢乐的少女》、《哥本哈根之光》构成)等作品。剧作方面,有《灯罩游戏》;而回忆录方面,著有《诗人的时光》。此外,还翻译海明威、泰戈尔的作品。
秀兰·简·邓波儿(Shirley Jane Temple,1928年4月23日—2014年2月10日),生于美国加州,享誉全球的美国传奇童星及外交官,全世界第一位获得奥斯卡奖的童星,肯尼迪中心荣誉奖得主。秀兰·邓波儿1928年4月23日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莫尼卡,父亲是银行出纳员,母亲则是一名家庭主妇。她还有有两个哥哥George Francis, Jr.和John Stanley。邓波儿混有英国、德国和荷兰血统。
李敖(1935年4月25日—),男,字敖之,思想家,自由主义大师,国学大师,中国近代史学者,时事批评家,台湾作家,历史学家,诗人;台湾无党派人士,曾任台湾“立法委员”,2008年任满,宣布退出台湾政坛。因其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所以自诩为“中国白话文第一人”。“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有《北京法源寺》、《阳痿美国》、《李敖有话说》、《红色11》等100多本著作,前后共有九十六本被禁,创下历史记录,被西方传媒追捧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李敖大全集》是他大部分著作的合集,共80册,凡3000万字。2005年9月访问大陆,在北大、清华、复旦三所顶尖高校发表了名为“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尼姑思凡”的系列演讲。
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下午4点钟)是苏格兰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他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虽然现代对于休谟的著作研究聚焦于其哲学思想上,他最先是以历史学家的身份成名。他所著的《英格兰史》一书在当时成为英格兰历史学界的基础著作长达60至70年。
历史学家们一般将休谟的哲学归类为彻底的怀疑主义,但一些人主张自然主义也是休谟的中心思想之一。研究休谟的学者经常将其分为那些强调怀疑成分的(例如逻辑实证主义)、以及那些强调自然主义成分的人。
约翰·詹姆斯·奥杜邦(John James Audubon,1785年4月26日—1851年1月27日),美国画家、博物学家,先后出版了《美洲鸟类》和《美洲的四足动物》两本画谱。其中的《美洲鸟类》曾被誉为19世纪最伟大和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他绘制的鸟类图鉴被称作“美国国宝”。
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出生于奥地利,后入英国籍。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其研究领域主要在数学哲学、精神哲学和语言哲学等方面。1951年4月29日,身患前列腺癌的维特根斯坦在好友比万(Edward Bevan)医生家中与世长辞。他逝世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告诉他们,我已经有过非常精彩的人生”。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被罗素称为“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富有激情、深刻、炽热并且有统治力。
阮玲玉(1910年4月26日—1935年3月8日),原名阮凤根,学名阮玉英,原籍广东中山,生于上海。中国默片时代(1920—1930年代)最著名女演员之一。阮玲玉24岁的悲剧性早殒使她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标志,一生共主演29部电影。阮玲玉在拍摄《国风》后,于1935年3月8日服安眠药自杀,年仅25岁。阮玲玉主演的电影仅有《恋爱与义务》、《桃花泣血记》、《小玩意》、《再会吧,上海》、《神女》、《新女性》、《一翦梅》、《归来》、《国风》9部至今仍存拷贝。其中原已散佚的《恋爱与义务》在1990年代于乌拉圭寻回。
贝聿铭(Ieoh Ming Pei,1917年4月26日—),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1917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1935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系学习师从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和布鲁尔。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
王晶(Wong Jing,1955年5月3日—),原名王日祥,生于香港,祖籍浙江省绍兴市,著名电影及电视剧导演、编剧、制作人。王晶在香港电影素有“烂片王”之称,以善于创作另类卖座电影见称。2005及2006年他获得了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编剧奖,他也曾经于1999年入围过第35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但一般影评人对于王晶的电影,都以“低俗”来作评价。他们都认为王晶的电影常以商业角度考虑,尤其是他专门制作电影予文化水平不高的草根阶层欣赏,其电影诸如《精装追女仔》等,内容多数市井粗鄙,对白中常有“屎尿屁”的字眼。王晶本人常对此不予否认,认为自己电影低俗只是因为观众口味而已,从票房数字已可见一斑。
康熙皇帝(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爱新觉罗氏,名玄烨,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为清朝入关以来的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庙号“圣祖”,史称清圣祖或康熙帝。
玄烨于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1654年5月4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顺治帝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1722年12月20日)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六十九岁。在位六十一年零十个月(1661年2月5日—1722年12月20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1722年至1985年间曾为全球有官方记录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家元首,此记录于1986年为日本天皇昭和天皇超越。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英国知名音乐剧与电影女演员,晚年曾经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特使。身为好莱坞最著名的女星之一,她以高雅的气质与有品味的穿着著称。她生前主演的多部电影例如《罗马假日》、《第凡内早餐》和《窈窕淑女》等至今仍为无数人眼中的经典。 1999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3名。
索伦·奥贝·克尔凯郭尔(Sren Aabye Kierkegaard,又译齐克果、祈克果、克尔凯郭尔、吉尔凯高尔等;1813年5月5日—1855年11月11日)是丹麦哲学家、神学家及作家,一般被视为存在主义之父。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Karl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犹太裔德国人,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革命理论家、记者、历史学者、革命社会主义者。他的观点在社会科学和社会政治运动的发展中扮演的重要的角色。他一生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共产党宣言》(1848年)、《资本论》(1867年–1894年)等;他的一些著作是与其朋友,同为德国革命社会主义者弗雷德里希·恩格斯共同完成。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知名医师、精神分析学家,犹太人。生于奥地利弗莱堡(今属捷克),后因躲避纳粹,迁居英国伦敦。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被称为“维也纳第一精神分析学派”(以别于后来发展出的第二及第三学派)。著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等。提出“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利比多”(Libido)、“心理防卫机制”等概念,认为人类男性天生具有弑父娶母的欲望和恋母情结(即俄狄浦斯情结,参见:俄狄浦斯),女性天生具有弑母嫁父的欲望和恋父情结(又叫厄勒克特拉情结,参见:厄勒克特拉),以及儿童性行为等理论。如今其理论的大部分细节已经被心理学界抛弃,但理论的框架和研究方式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心理学发展,而且对哲学、美学、社会学、文学、流行文化等都有深刻的影响,被世人誉为“精神分析之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
哈里·埃德蒙·马丁松(Harry Edmund Martinson,1904年5月6日—1978年2月11日),瑞典作家、诗人,1949年获选成为瑞典学院成员的第15席,1974年与艾温德·约翰松共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诗集《现代抒情诗集─词华集》《流浪者》《信风》;小说《麻花开时》《外出游历》《道路》。北岛/编译,《北欧现代诗选》,重庆大学出版社。
乔治·克鲁尼(George Timothy Clooney,1961年5月6日—),生于美国肯塔基州列克星敦,美国演员、导演、编剧、制片人联合国亲善大使、社会活动家、时代百大人物之一,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及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持有人。
儒贝尔(Joseph Joubert,1754年5月7日—1824年5月4日),法国文人,终其一生,未有著述,身故后好友夏多布里昂( vicomte de Chateaubriand)替他整理笔记,结集成《随思录》,颇获称赏。往后,该书由儒氏的后人多次增订,使他获得了身后的文名。
罗伯特·勃朗宁(Robert Browning,1812年5月7日—1889年12月12日),英国诗人,剧作家,主要作品有《戏剧抒情诗》(Dramatic Lyrics),《环与书》(The Ring and the Book),诗剧《巴拉塞尔士》(Paracelsus)。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年5月7日—1897年4月3日)是浪漫主义中期德国作曲家。生于汉堡,逝于维也纳。他的大部分创作时期是在维也纳度过的,是维也纳的音乐领袖人物。他被一些评论家将其与巴赫、贝多芬排列在一起称为三B。他对标题音乐与华格纳的乐剧形式不认同,而是走纯粹音乐路线。勃拉姆斯的很多作品已成为现代音乐会的主要曲目之一。勃拉姆斯是不妥协的完美主义者,曾毁掉他的部分作品.也有一些未发表的作品。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其作品也有一定的民族乐派特征。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在音乐创作上,柴可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尤其他对旋律性的重视;他甚至模仿莫札特的风格创作了一部管弦乐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对于瓦格纳音乐中的一些特性他却很反感,认为瓦格纳过于重视管弦乐队而忽略了声乐,柴可夫斯基主张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歌剧,主导动机只用以描写心理感情等内在方面。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孟加拉族人,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反现代民族主义者,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在外国,泰戈尔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诗人,而很少被看作一位哲学家,但在印度这两者往往是相同的。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他本人被许多印度教徒看作是一个圣人。
张大千(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最早本名张正则,后改名张援、张喧,小名李,号李爰,别署大千居士、下里港人、斋名大风起兮,中国当代知名艺术家,四川内江人, 祖籍四川省映秀。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畬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与黄君璧、溥心畬以“渡海三家”齐名。廿多岁便蓄着一把大胡子,成为张大千日后的特有标志。曾与齐白石、徐悲鸿、黄君璧、黄宾虹、溥儒、郎静山等及西班牙抽象派画家毕加索交游切磋。张大千1949年离开中国大陆以后旅居世界各地。1976年后定居台北市。1983年,台北故居捐给国立故宫博物院成立“张大千先生纪念馆”。
萨尔瓦多·多明哥·菲利普·哈辛托·达利-多梅内克,普波尔侯爵(Salvador Domingo Felipe Jacinto Dali i Domenech,1904年5月11日—1989年1月23日),一般简称萨尔瓦多·达利,是著名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画家,因为其超现实主义作品而闻名,他与毕加索和马蒂斯一同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3个画家。
达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象力的艺术家,达利因为人们触目惊心、与梦相关的超现实主义画面所熟知。他的作品将怪异梦境般的形象与卓越的绘图技术和受文艺复兴大师影响的绘画技巧令人惊奇地混合在一起。此外达利的绘画艺术同时与电影、雕塑和摄影艺术接轨,促成了与影像艺术家的丰富合作。达利有着塑造极具个性又能得到认可的作品风格的独特绘画才能。这种风格振奋人心并让其他创新都相形见绌。他最知名的作品之一是1931年创作完成的《记忆的永恒》,也被叫做《软表》。他有一种对做出出格的事物而引起他人注意的狂热爱好,并影响至他的公众艺术形象,使他的艺术爱好者与评论家异常苦恼。
卡米洛·何塞·曼努埃尔·胡安·拉蒙·法兰西斯科·德·杰罗尼莫·塞拉-特鲁洛克,伊利亚·佛拉比亚侯爵( Marqués de Iria Flavia,1916年5月11日—2002年1月17日),简称卡米洛·何塞·塞拉(Camilo José Cela),西班牙作家、诗人。198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除诺贝尔文学奖外,他获得的其他荣誉包括1956年西班牙文学批评奖、1984年国家小说奖、1987年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1994年行星文学奖、1995年塞万提斯奖等。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蜂巢》、《杜瓦特家族》、《为亡灵弹奏玛祖卡》;散文《亚卡利亚之旅》等。
凯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1907年5月12日—2003年6月29日),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美国国宝级电影女演员,全世界唯一一位四夺奥斯卡影后者。赫本是美国电影与戏剧界的标志性人物、好莱坞的传奇。并且横跨数种表演类型,一生共获得过4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为影坛最高纪录,以及共计12次奥斯卡奖提名(全部为最佳女主角)。1999年,美国电影学会将赫本评为美国影视史上最伟大的女演员。
阿尔封斯·都德(Alphonse Daudet)(1840年5月13日—1897年12月17日),法国写实派小说家,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别是他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等作品都已成为世界文学的珍品。
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5.13—1963.8.31),法国画家,立体主义代表。1882年5月13日生于塞纳河畔的阿让特伊,他的父亲是位房地产经纪人。1963年8月31日卒于巴黎。他的影响实际上并不比毕加索小。他与毕加索同为立体主义运动的创始者,并且,“立体主义”这一名称还是由他的作品而来。
王小波 (1952年5月13日—1997年4月11日),北京人,作家。年轻时在云南农场做过知青,插过队,做过工人、老师。1978年至198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1984年前往美国留学。1988年获匹兹堡大学硕士学位。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1992年后开始成为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于北京。
亨利·方达,全名亨利·杰因斯·方达(Henry Jaynes Fonda,1905年5月16日—1982年8月12日),美国著名影视、舞台剧演员。简·方达之父。亨利·方达被他的亲友们称为“Hank”。
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第三代罗素伯爵(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年5月18日—1970年2月2日),英国哲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致力于哲学的大众化、普及化。很多人将罗素视为这个时代的先知,而与此同时罗素的许多政治思想却又是十分有争议性的。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西欧思想,言论自由最勇敢的斗士,卓越的活力,勇气,智慧与感受性,代表了诺贝尔奖的原意和精神”。1921年罗素曾于中国讲学,对中国学术界有相当影响。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年5月18日—1969年7月5日,也译作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或葛罗培斯),德国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设计学校先驱包浩斯的创办人。
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乌夜啼》“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
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年5月19日—1814年1月27日),德国哲学家。尽管他是自康德的著作发展开来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但他在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性往往被轻视了。费希特往往被认为是连接康德和黑格尔两人哲学间的过渡人物。近些年来,由于学者们注意到他对自我意识的深刻理解而重新认识到他的地位。和在他之前的笛卡尔和康德一样,对于主观性和意识的问题激发了他的许多哲学思考。费希特也涉及政治哲学,他被一些人认为是德国国家主义之父。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人间喜剧》(Comédie Humaine)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