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远方的哭声”, 我在这部新片里听到了

电影快讯 1982℃

最近有期《奇葩说》被热议。

辩题是:

“博物馆着火,你要救一幅名画,还是救一只小猫”

这个议题看似遥远而抽象,但实际上囊括的范围却是大有内容。

节目中,黄执中把辩题上升到了“远方哭声”的高度。

他说,人的认知是有范围界限的,拯救名画,则是给自己的同理心扩大了边界,使自己听得到更遥远的哭声。

奇葩说“远方的哭声”, 我在这部新片里听到了 - 陆剧吧

这段讲得很好,给辩题上升了一个高度。

而接下来李诞的发言,则又把问题拽回到现实的层面。

其中最打动鱼叔的,在于他举出的实例:

李诞有一个记者朋友问他,自己在采访报道的职业生涯中常常有一个困惑。

那就是一则报道发出,可能会揭露社会的阴暗,拯救更多的人,却会因此而牺牲掉采访的当事人。

奇葩说“远方的哭声”, 我在这部新片里听到了 - 陆剧吧

如何选择?

这正是遥远哭声与眼前哭声的较量

李诞最后的结论是:

你以为的遥远哭声,其实只是你想像中的哭声。

而眼下,你却要为了那不一定存在的哭声而牺牲掉近在咫尺的生命。

奇葩说“远方的哭声”, 我在这部新片里听到了 - 陆剧吧

这段论述同样动人。

以至于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鱼叔都在不断思考这个关于“哭声”的问题。

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当一个问题始终想不出一个切实可行能够说服自己的答案时,鱼叔的办法往往就是看电影。

于是,刚巧碰到了这部新片,帮我找到了答案——

《官方机密》

Official Secrets

这是一部在圣丹尼斯电影节上获得全场起立鼓掌的电影。

海报上的阵容足够强大。

女主是被英国杂志评为最迷人女星的凯拉·奈特莉

《赎罪》《加里比海盗》《傲慢与偏见》等等作品加身。

男配拉尔夫·费因斯

《哈利波特》《辛德勒名单》《英国病人》各个角色都已成经典。

另一位男配,马特·史密斯

在高分神剧《王冠》里的菲利普亲王。

鱼叔来不及一一介绍。

只能说这部电影中随便拎出一个打酱油的,都是《权游》里的熟脸。

回到“哭声”。

这部影片讲的,其实就是一个“远方哭声”与“近处哭声”的问题。

女主名叫凯瑟琳,在英国的情报机构工作。

不要一提到情报机构中就脑补谍战大片。

凯瑟琳的工作其实很普通,负责的内容就是日常监听、记录并翻译。

大多时候都很无聊。

直到有天,她收到了一封邮件。

邮件由美国国家安全局发来。

内容是要求英方提供整个联合国安理会成员的情报信息,好让“美国决策者拥有对实现美国目标有利结果的优势”。

也就是说。

美国想要发起战争,并要求英国情报机构帮助他们操纵联合国对战争的投票结果。

这关乎一场战争是否发起。

远方的哭声即将要传来了。

凯瑟琳爱好和平,暗中将这份邮件打印下来,寄给了报社记者。

将美国的潜在阴谋公开,去拯救远方大规模的哭声。

这个举动是格外凶猛的。

显然,在“博物馆失火,救画还是救猫”这个问题上,凯瑟琳选择了前者。

那么,救画的结果如何呢?

报社将这则消息刊登了出来。

很快,舆论哗然,引起轰动。

接着,质疑声四起,人们开始怀疑这则消息是否真实可靠。

与此同时,消息泄露,英国情报机构展开调查,要揪出这个叛徒。

凯瑟琳被捕。

她涉嫌间谍罪被停职禁足,每天被监听,被跟踪。

同时面临着违反《最高机密法》的指控。

并且,凯瑟琳的丈夫是一个穆斯林,在眼下情境中,也被看作是一种“政治倾向”。

受此事牵连,面临着被遣返的危险。

远方的哭声是否传来尚不可知,近处的哭声却已听得真真儿的。

想必大家都很想知道。

这种算得上是“自我牺牲”的勇敢举动,是否真的阻止了那远方哭声呢?

“救画”到底有没有用呢?

无需剧透,答案在现实中就能找到。

这部电影是真实事件改编。

故事发生在2003年-2004年,美国要发起的那场战争,就是伊拉克战争。

这场战事的过程与结局,想必你我都足够清楚:

“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起战争”;

“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行动”;

“战争历时7年多,美方始终没有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而电影中凯瑟琳所泄露的官方机密,也刚好是凿实伊拉克战争为违法战争的证据。

再看看这场战争带来了什么。

明晃晃的数字——

远方的哭声阵阵传来,一声比一声更让人心碎。

战后的伊拉克陷入长期混乱,至今仍未平息。

在不稳定的局势和经济环境下,石油价格高居不下。

留下满目疮痍。

事情太大了,鱼叔也就只说到这里。

一个结论。

远方的哭声,只要有人想听,就不会有一天真正断绝。

它并非想象中的自以为是,而是真实存在的痛不欲生。

我们再看看那个一腔孤勇去拯救远方哭声的人。

现实人物与电影中同名,就叫凯瑟琳·冈。

父母都是英国人,从小在台湾长大,学过日文,精通中文;

在英国情报机构中做的就只是普通话翻译工作。

和影片中的信息一致。

鱼叔搜索到的很多2004年关于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都提到了她的名字。

现实就是这么无奈。

她并没能救得了远方哭声,自己却变成了近处哭声本人。

唯一算得上安慰的,是她获得了舆论支持。

大批民众联名要求撤销政府对凯瑟琳的指控,诸多好莱坞明星和社会名流也都主动为她发声。

其实逻辑并不复杂。

政府要证明凯瑟琳有罪,那就要证明这场战争无罪;

反之。

凯瑟琳若是无罪,那便证明了这场战争有罪。

但简单的逻辑在政治上并不通行。

在一年的煎熬后,审判开庭,政府因为“无法提供凯瑟琳有罪”的证据而撤销了指控。

凯瑟琳被无罪释放。

而战争呢?

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

兜兜转转一圈下来,什么也没换来。

“远方的哭声”没能阻止,“近处的哭声”也无暇顾及。

一个充满正义的小人物与国家机器抵抗,最终败下阵来,要开的炮还是打响了,自己还因此陷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和困扰。

尽管凯瑟琳被无罪释放,但之后的生活异常困难,经济困难、众叛亲离。

英国呆不下去,最终随同样被驱逐的丈夫搬到了土耳其生活。

这不就是“不自量力”血淋淋的注解么?

在这个故事之下,我们终于有理由说:

所谓远方的哭声不论存在与否,我们都无能为力。

因此博物馆起火,我们力所能及的,仅仅是抱起身边的小猫。

不。

鱼叔并非这个意思。

“救画”这个举动依然是存在意义的。

它的价值,不仅仅是你手里的那一幅画,而是这个举动所彰显的号召力与影响力。

那迸发出的源源不断的能量才是无穷价值的东西。

一个人,确实只能拯救一幅画,甚至还没救成功;

但一群人却可能救下一整个博物馆。

而且总有一个人,能活着逃出去。

2003年,凯瑟琳拿了个山姆·亚当斯奖

这个奖主要是颁给“基于正直与伦理为情报界做出贡献的人”

在相关百度词条中,还有句话:

很多获奖者皆是告密者。

斯诺登也在其列。

这种近乎自杀式打法是在呐喊:

“还有更多真相是我们不知道的,还有更多死亡是被操控的,我看到了真相,可我输了”。

然而这个输,并不会是永久的。

听到的人总会继续去找,有更多的人选择不被欺骗。

而我们常说的“这个世界还会好吗”,答案也在这里。

鱼叔很确定,会。

因为我们愿意去倾听远方的哭声,愿意去做“无谓的渺小的”牺牲。

也许依然会有人说这是不值钱的。

这么说的人,一定是还没听到比遥远,还要更远的哭声。

但值得庆幸的是。

至少仍有人听得到。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