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的上海正经历着一场漫长的秋雨,兰心大戏院内,却是掌声与喝彩声不断。
上海文艺戏剧“74级”代表:沪剧名家茅善玉,越剧名家赵志刚、许杰,淮剧名家施燕萍,评弹名家秦建国、倪迎春,著名影视演员吴玉芳,著名主持人陈燕华、张民权等汇聚解放日报第81届文化讲坛,在兰心大戏院为观众奉上了一场充满回忆的温情与青春的激情的文化盛宴。
“74级”是上海的文化现象,更是上海的一个文化符号。50年来,这座城市培育了这批艺术家,他们也用自己的艺术实践回报着这座城市。
命运连着时代,“学馆”培铸名家
1974年,上海沪剧、越剧、淮剧、歌(舞)剧、儿艺、评弹、木偶等7个文艺院团陆续招生,共开办了8个学馆。各家剧团的前辈大家、业务骨干深入上海各区及远郊乡村,层层选拔,从成千上万名中小学生中遴选出300余人,录取为学馆学员。
赵志刚演唱越剧《沙漠王子》
当年12岁的赵志刚、许杰就是越剧大家袁雪芬与傅全香、徐玉兰等人一起赴农村、街道,访学校,进课堂,从众多孩子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而当施燕萍被淮剧团学馆录取时,别说是淮剧,连苏北话也听不懂。母亲坚决反对她学淮剧,为了不让她把户口迁到学校,甚至还把户口本藏起来。
母亲担心女儿学戏过程中会吃苦。不出所料,施燕萍进学馆第一年,就在练功时把腰椎扭伤了。不久后,又因为不懂得科学用嗓,把嗓子唱哑了。坚韧的施燕萍没有放弃,她向音乐学院的老师学习声乐,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优势。
施燕萍携学生顾芯瑜表演淮剧《白蛇传》选段
毕业时,施燕萍啃下了淮剧最难的唱段,并拿到了最高分。到苏北演出时,当地观众因为她一口正宗苏北腔,激动地称她是“家里人”。“因为这句肯定,我做了五十年‘家里人’。”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老师要求许杰和赵志刚每天早上到楼顶看鸽子,头不能动,眼神跟着鸽子“飞”。施燕萍练眼神的方法则是在黑暗中点一根香,注视小小红点。
左起:林海、许杰、林海、施燕萍
许杰至今记得第一次登台演《珍珠塔》的情景,台下的掌声让他从此尝到了艺术的甜头。“感谢老师们手把手地教授,把自己所学倾囊相授,让我们从不知道什么是越剧的孩子,成长为受观众欢迎的演员。”
“感恩我们遇到了一个好的时代,我们要把这份幸运传承下去。”赵志刚现场演唱了一曲他的代表作——《沙漠王子·算命》。从当年的懵懂少年,成长为家喻户晓的名家,“74级”的命运和时代紧紧连在了一起。
“头上永远要有紧箍咒”
第一次看老师唱评弹,倪迎春被震撼了——端坐不动,就能饰演多个角色,一开口,就是千军万马。为了练好基本功,她常常躲在厕所里练习,“因为那里回响好”。
1974年考进上海儿童艺术剧院学员班的吴玉芳,在5年时间里除了学习表演,还练习毯子功、芭蕾……全面的积累为她日后在影视剧里的表演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左起林海、倪迎春、吴玉芳、陈燕华、张民权
听说自己被上海戏剧学院木偶班录取时,陈燕华说自己真的做梦都没想到。“这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木偶班改变了我的命运。”三年的学习,不仅磨炼各项技巧,也拓宽了眼界与见识。“走上这条路,就要把一生的心血扑上去,艺术是没有止境的。”她始终记得老师说过的话:“头上永远要有紧箍咒,要敬畏舞台。”
因为这道“紧箍咒”,她在此后多年的表演生涯中一直有一个不被朋友理解的习惯。“距离重要演出大概还有一个月,我就会谢绝社交——万一感冒了怎么办?万一扭伤了怎么办?万一休息不好,嗓子哑了怎么办?为了保证演出万无一失,心里会想到各种各样的万一……”
冒雨前来的现场观众
张民权考入上海歌剧院学馆歌剧班时18岁,“学馆是我的艺术梦开始的地方,五十年不曾忘记。”他回忆道,“那时候,歌剧班要先学京剧,跟京剧院的老师练毯子功、翻跟斗。我们这个班的同学年龄都比较大,很多同学都练骨折了,但大家还是很认真。”这份对艺术的执着一直延续到他们此后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
歌曲《鸿雁》张民权
“鸿雁向苍天,苍天有多遥远……”一曲《鸿雁》唱罢,张民权动情地说:“每次唱这首歌,我都会想起74级的同学们,不管南来北往飞向何处,五十年前艺术梦启程的经历永远留在我们的生命里,我们要感谢老师,感恩观众。”
坚守下来的人,就是可贵的种子
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大潮的兴起、改革大潮的袭来,戏剧界进入了一个艰难的时期,面临着观众流失、创作乏力、入不敷出等多重困难。逐渐成熟的“74级”走向了前台,成为逆境中的中流砥柱。世纪之交,他们中的多位佼佼者走上了行政管理岗位,成为各大文艺院团的掌门人,率领剧种在逆境中艰难突围。
茅善玉曾担任上海沪剧院三团团长,团员都是“74级”的同学。“80年代,我们的演出常常一票难求,热情的戏迷甚至还会通宵排队。到了90年代中后期,演出逐渐减少,收入也随之减少,有些团员的生活陷入困难,人心开始不安。”茅善玉想办法组织大家到苏州、吴江等地巡演,但只能暂时缓解危机。团员们纷纷改行、下海、出国……
林海、茅善玉 秦建国
不仅是沪剧院,其他文艺院团也遭遇了相似的困境。秦建国18岁考入评弹团学馆,后来担任上海评弹团团长,亲历了评弹团经历的起起伏伏。“好在每个行当总有几个‘死心眼’,这些坚守下来的人,就是可贵的种子。‘74级’评弹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坚持了下来,一直唱到退休。他们还培养了许多学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秦建国、倪迎春表演弹词选段《接归》
师恩难忘。茅善玉至今记得当年与丁是娥老师同台演出前夕,丁老师嘱咐她到家里来单独“磨戏”的情景。来到丁老师家,茅善玉刚迈上楼梯,就听到老师在谱唱腔。“丁老师拿着剧本,全神贯注,音乐就这样流淌出来,我听得几乎走不动路了。我想,我将来也要成为这样的好演员,我也要谱曲,让沪剧的味道流淌出来。”
多年后,“上海女儿”茅善玉与“敦煌女儿”樊锦诗结缘。这部沪剧从剧本、人物到唱腔,她全程参与了创作,乐此不疲。茅善玉现场唱起了《敦煌女儿》的片段,台下爆发出热烈的喝彩声。
茅善玉演唱沪剧《敦煌女儿》选段
五十年初心不改,他们仍在路上
从1974年到2024年,上海文艺戏剧“74级”已成为一个时代的样本、一个独特的文艺现象。本次文化讲坛的总策划、总导演吴孝明说:“这50年,不仅震荡着时代列车的隆隆回响,折射出这座城市始终向上的面貌,也彰显了艺术坚韧蓬勃的生命力,贯穿了‘人民文艺为人民’的创作真谛——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艺术家集体亮相与观众见面。
“74级”学员、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名誉院长蔡金萍因为有演出不能来到现场,但仍在演出空隙观看着直播。她感慨:“50年前进学馆的情景历历在目。一晃半个世纪,‘74级’这群人为各自的剧种贡献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感恩我们遇上了一个好时代,感恩遇上一群好老师。现在这群人也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在昨天的大聚会上,茅善玉的一位戏迷朋友带来了惊喜——演员胡歌通过短视频送上了祝福:“‘74’级前辈不仅是艺术的传承者,更是时代精神的参与者、构建者。今天这不仅是一场庆祝,更是一次学习,一次心灵的洗礼。”
当年“74级”的7个院团8个学馆中唯独没有京剧和昆剧。因为,在1974年之前,上海已经举办了京训班,培养了少量的京昆人才。昨晚的文艺戏剧界的大联欢,当然也少不了上海京昆界的代表——中青年昆剧名家张军、中青年京剧名家傅希如。
张军《春江花月夜》选段
1981年出生的傅希如现场演唱了由他自己作词的京歌《梅兰芳华》,向前辈们表达深深的敬意。同样,在1974年出生的张军看来,“74级”前辈如同指路的明灯,引领后来者前行。“这个时代与这座城市让他们燃烧自己,点亮艺术。”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校长的他,向现场观众透露了一个好消息:“时隔十年后,今年上海市戏曲学校的淮剧专业开始招生,明年沪剧专业与越剧专业也有望开始招生。”
傅希如演唱京歌梅兰芳华》
尾声即高潮。9位上海文艺戏剧“74级”代表一起上台,用诗朗诵的方式表达共同的心声: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为了人民。
五十年初心不改,我们仍在路上。
祝愿未来,
一路繁花,
姹紫嫣红开遍!
9位艺术家合作诗朗诵《姹紫嫣红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