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上回说到,在香港电影50年代的腥风血雨过后,香港一代龙虎武师们已经成型,人才储备基本完成。他们缺乏机遇,更缺乏的是两点,一个是钱,另一个,是文化。
机遇这个问题先不谈,因为这两个群体,电影公司和武师武行们,实际上是个双向奔赴的过程。武师们无非是为了吃饭,电影公司何尝不需要武师们充斥电影门面。这导致在李小龙之前,武师们的收入比正经签约演员(邵氏的哈)高几个数量级的程度。
但如果想要更好的发展,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武师工资高,说白了是个卖命钱,演员们工资低,却还有上升渠道,千军万马走独木桥,好歹桥是现成的嘛。
武师们就不一样了,他们的“桥”,要自己去铺设。不然,永远就是电影里,被手无缚鸡之力的主角打倒的份。真是这样,不信你去看我们本期的主角《大醉侠》,看看女主郑佩佩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
说白了,武师在当时就是高工资的高级“跑龙套”的,独木桥哪里是那么好搭的。他们需要“钱”,来投资获得拍电影的初始资金,更需要“文化”,没文化,怎么搭建一部电影的初始框架呢?
1949年,好听了说,叫风云激荡。按小破站知名up主小约翰可汗的说法,叫中国发生了一件小事。
这件小事导致了香港的人口激增,带来了劳动力的空前繁荣,进而刺激了各种产业爆发式发展,在这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激荡时刻,也带来了一点点不起眼的小缺憾。
那就是香港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
这个英国殖民地,原来上层虫豸说鬼畜话,下层牛马说粤语,井水不犯河水,处的挺好,但勃勃生机,万物竞发之后,一下子涌进了一大批北方说各种方言,普遍能以国语交流的人口。
这批人有多少?历史上说法不一,说占一半的有之,说占三分之二的也有之。
总之,人口基数不一样了,人口结构天差地别了。
原来说粤语的人口,普遍都是下层牛马,电影做为他们的娱乐,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好的资金支持,有限的资金下,七日鲜的制作,能出片圈钱已经烧高香了。正如新浪潮导演徐克在之后的硬桥硬马功夫巨制《金玉满堂》里说的:干炒牛河,上不了台面啊!
可不就是么,底层牛马只吃得起干炒牛河、鸡球大包!咕咾肉都是美味珍馐了。他们的娱乐档次就在这里,市场受众决定供货品质嘛。
结果,人口结构一变,干炒牛河和鸡球大包的口味,还不适合北方人了。
那怎么办?完犊子了呗。
粤语片在这种人口结构面前,不死都难。
之后粤语片再度复兴,那是楚原的《72家房客》成功翻拍开始的。
那是后话,有缘再说,毕竟李啸天不让写。他就让写功夫(这xxx越来越像邵老六了!现在我还能忍,要是再来个方逸华我得疯。)
当时全中国,不对,整个华语圈的电影资源都在香港,台湾那边白色恐怖搞得不比大陆的那个事情差,行政院新闻局下面的电影产业别说一潭死水了,那时候连一滴水都还没有呢。
但香港这个地方,就是个破渔村,(真的就是个破渔村,那可是1949年),真正繁荣那是之后的事情,李嘉诚当时都还在捣鼓塑胶花呢。市场小的吓人,因此香港电影的市场,主要不在香港。
而是在整个华语圈。准确的说,
那会大陆台湾都还在玩那个我们不能说的游戏。
所以这个市场在南洋。
市场决定命运。当时南洋复杂电影发行的邵氏兄弟公司,对于香港负责制片的邵氏父子公司的成片品质相当不满意,于是邵老六回港夺权,正式把香港的邵氏父子公司也归入囊中。
正式建立了邵氏兄弟公司(制片)。同时在清水湾盖片场,准备大干一场。
关于邵氏与电懋的电影大战,不是我们的话题,我们之前也聊过很多次,这里顺嘴提一提,1955年,严凤英主演的大陆电影黄梅戏电影《天仙配》红遍大江南北,于是李翰祥灵感迸发,准备整一个小活,邵逸夫也想在这波风潮里分一杯羹,于是引领未来影坛20年风潮的黄梅调电影就此诞生。
注意,大陆那部《天仙配》是黄梅戏电影,李翰祥搞得是黄梅调电影,这两个不是一回事。
大陆那部《天仙配》是由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将黄梅戏传统剧目《董永卖身》改的。那本来就是黄梅戏的旧剧。
大陆有这个文化底蕴,只要文化人肯深挖,就像矿产一样,源源不断。
而李翰祥所在的香港,是没有这个底蕴的,所以只能从其他戏种里疯狂的抄袭,反正这些传统剧目的曲子没有专利,写个词,配上黄梅的调子就能唱。
所以才叫黄梅调。而不是黄梅戏。毕竟曲子里粤剧,越剧,昆曲,百花齐放的。正经的黄梅戏可不能这么不讲武德。
这部戏名叫《貂蝉》,主演林黛。
这部戏是黄梅调电影的开端,同时也算是李翰祥日后另一个电影品类的开端,因为这部非常“保守”“老旧”“严肃”的黄梅调电影里,李翰祥居然给林黛安排了一个穿着现代比基尼泳装跳舞的戏份,把林黛的丰乳肥臀展现的那叫一个血脉贲张啊!
那可是1958年,距离风月片诞生还有很久呢。
总之,从此,邵氏开始摆脱了前期时装文艺片为主的制作,全面转向古装黄梅调电影,它的清水湾片场也开始针对这个进行各种大兴土木。各种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开始在摄影棚搭建。各种古装服饰也开始制作,一个全新的古装电影高潮,就此诞生。
你可能要问,不是谈动作片武侠片功夫片么?是不是扯远了?
年轻人,别着急,绕不开的。
《貂蝉》只是个试水之作,李翰祥真正的黄梅调电影精品是《江山美人》。由林黛、赵雷主演,这片子我们聊过,男主角赵雷其实是我最想写的一个演员,他也是1960版初代《倩女幽魂》的男主角。(穿越门:网红小潘潘演绎调皮版《女驸马》,到底尴尬了谁?)
《江山美人》最邪性的是他的配角,此人一张标准的国字脸,面目清秀,英俊潇洒,气宇轩昂,一口标准的京片子,口条顺溜的像上了润滑油似的,有一种相声腔,字幕上,他叫金铨。
就是当年在北京老往武侠大师还珠楼主家跑,听故事的那位。
日后的世界五大导演,新派武侠的创世代表---胡金铨。
当时他被李翰祥提携,或者说忽悠来了邵氏,很受李翰祥器重,给了他这么个大配角也是如此。不久的将来,李翰祥还让他做导演,弄出了他的处女作,我们也聊过的,就是《官人我要》的原型故事---《玉堂春》!
胡金铨本人并不承认这部电影处女作。他是北京人,喜欢京剧。这部黄梅调电影不是他的喜好,算是命题作文,心不甘情不愿的赶鸭子上架的(就像本篇本系列一样)。
但是这部处女作,彰显了他优秀的导演技巧,拍的中规中矩,但起点非常高,三四层楼那么高,与李翰祥的水平有差距,但肉眼可见的小。
起码邵六子是这么看的。
正好这时候李翰祥和邵六子闹了点小摩擦,李翰祥本人和邵逸夫黑了脸(后来一辈子再也没白过来),电懋的老板趁虚而入,蛊惑李翰祥出走,于是他俩闹掰了。
但电懋老板陆运涛是个非常热爱电影的文艺青年,眼睛里揉不进沙子,传闻他对李翰祥在《貂蝉》这部古装正剧黄梅调里塞进比基尼场景,还让林黛模仿台湾牛肉场跳脱衣舞的场景非常不待见。李翰祥挖是挖了,但没有交给己用,而是把他打发去了台湾,支持他开了一家新公司。
这话不是我说的啊。是香港知名影评人,何观先生说的,发表于《新生晚报》这是他的笔名,真名张彻!
现在,这时还不是他的时代。但过两年就是了。
对,就两三年,快得很。
李翰祥跑路了,但邵氏电影不至于伤筋动骨,这和后来邹文怀的嘉禾不一样,邵氏人才济济,底蕴深的很。导演储备很多,不像嘉禾那个时候,拿到李小龙这样的好牌,却只能派肥头大耳的罗维去接手,成就了罗维这个死胖子“捡漏王”的美名。
像李小龙这种几百年都出不来一个的旷世奇才,怎么也该派个五虎将来搭配才是,再不济,也该派只狗来,结果呢?拍了一只猪来!
唉!
但李翰祥的水平不是谁都有的。
他是标准的文化人,国学底子深不可测,导演技巧也老道的很,拍片讲究四个字:快、狠、准、好!
一般导演没有他这个本事,这四个字,完成两个就已经是当世之翘楚了。
所以李翰祥能在邵氏有限的预算下,有限的布景资源中,苛刻的制片环境中,严格到极致的予取予求中,还能把电影拍的快,拍的好,题材狠辣,预算卡的精准,质量非常上乘。
胡金铨就没有这个本事,日后他是世界五大导演之一,但他只能完成这四个字中的三个。
他“快”不起来。
这点在他在邵氏的第二部电影,也是他自己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地儿女》里就可见一般,这部电影的素质我就不谈了,留待本站台柱李啸天老师介绍,大伙儿敬请期待。
直说成就,本片获得了第四届金马奖最佳编剧和最佳发扬民族精神特别奖。
注意后面这个奖项,这是一部抗日题材的电影,在当时的台湾,专门发了这个政治意味很浓的奖项给这个爱国电影,意味着什么呢?
要知道台湾可是日本殖民地,被日本皇民化教育了50年,直到新千年以后,台湾导演魏德胜还能左手拍抗日大作《赛德克巴莱》,右手就拿出亲日化严重的《海角七号》和《kano》来,国民党败退台湾才没几年,当时台湾也不是没有抗日元素的电影,但多是间谍片这种007式的哗众取宠电影,抗日只是个背景,或者说噱头而已。
《大地儿女》在当时直接处理抗日议题,刻化在日军占领地方县城后,小老百姓受压迫的生活与感受,以及组织游击队英勇对抗,在六十年代的香港与台湾电影银幕上都是创新。这也很符合当时的白色恐怖氛围,有兴趣的人可以去查查,当时新生活运动搞得可不比大陆的那啥差,台湾人甚至连厦语(闽南话)都不敢讲,很多年之后,台湾导演朱延平在《狗蛋大兵》里就让郝劭文重现了那段悲催的历史。
所以,这是一部在当时不折不扣的爱国电影。
但是,这种政治化,有时候不一定是好事。
尤其是对老板邵逸夫来说。
根据《胡金铨的电影世界》这本书表述:本片原来预计是三小时,但因“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实施反种族法,迫使邵氏大量删减日军暴行场面和中日对抗镜头,尤其有国旗场面全被剪光,只剩两小时二十分”。现在能找到的天映公司所发行的dvd影片长度是107分钟,片中后半部主要也是以游击队与日军的枪战场面为主,日本与青天白日旗的镜头也都在,因此显然不是原来的三小时或是二小时二十分的版本。本片当时在香港上映的是哪一个版本仍须查证,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本片涉及种族对抗的主题,内容受到星马电检制度的大幅删减,卖座甚受影响。
对于邵逸夫来说,拿奖毫无意义,卖不卖钱才是根本。
这片子因为是抗日题材的电影,布景,服装,道具那可都是花大钱重置的。在邵老六的大本营南洋卖不上钱,在台湾拿奖顶个球用。
况且,这片子在香港的票房也一般啊!
于是胡金铨也不敢大手大脚的再花钱了,那就省着点,用邵氏现成的古装布景,现成的古装服饰,现成的古装道具,再拍部古装片吧。
好消息是,不用拍黄梅调电影了。
世道变了。
同10年前,大陆一部《天仙配》横扫市场,让香港电影跑步进入黄梅调古装电影一样,又一部北上拍摄的电影,香港左派电影公司凤凰影业在内蒙古实景拍摄的《金鹰》,在香港大火。
有多火?就类似今年的《毒舌律师》这么火!
《毒舌律师》是香港历史上第一部票房过亿的电影。
而《金鹰》,是香港历史上第一部票房过百万的电影。要知道那可是1964年。
《大地儿女》是1965年上映的,还不卖钱,邵老六看着大卖一百万的《金鹰》能不眼红么?
再说,古装武侠片,道具是现成的,布景是现成的,它省钱啊!
于是胡金铨出马了!
香港电影就这么跑步进入了新武侠时代。
电影是。。。。。。。
别急,下期说,我看字数也差不多了。
但是
还没完。
同时期,上面提到的那个影评人何观,也就是张彻。
也得到了一份差事。
还是因为1964年凤凰的《金鹰》大火,让邵老六眼红的要死,于是找了张彻去试验一下武侠片的道路。
凤凰的《金鹰》邵氏是复制不来的,那是左派电影公司,能北上拍片,内蒙实景的塞外风光香港没有,真实的蒙古大力士摔跤手香港也没有。但古老的粤语片时代的《如来神掌》已经玩不转了。
于是张彻奉命试验一下,能不能蹭一蹭《金鹰》掀起的武打热点。
真的只是试验一下,要知道几年前李翰祥的《江山美人》就已经是彩色宽荧幕电影了。
但张彻只领到了旧款的一堆黑白摄影设备,还不能进摄影棚拍,昂贵的摄影棚还要拍别的电影赚钱。于是张彻只能苦哈哈的带着一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上了山,因为是试验新式武打的技巧,所以什么就戏班子出身的武术指导通通不用,旧派武打不就是灵活身手的翻跟头辗转腾挪嘛,我们要玩就玩真的。武器也不用道具,全用真刀真枪,但真刀真枪危险咋办?那就把刀锋磨平,不开刃。
但这帮人是精壮小伙,不是龙虎武师,你以为玩真刀不用技巧的么?一把真钢刀十几斤重呢?别说抡一天了,你没练过,抡几十下十字韧带都能受伤。
你以为刀没开刃就砍不伤人么?棍子也没刃,你让他打一棍子试试?
这才是香港电影动作片的第一次现代化尝试,第一次希望抛弃传统戏班和南派武林人士的体系,第一次开始系统的现代动作片试验。
效果如何呢?
这里摘录一段文字:
所以啊,每天,都有人鼻青脸肿的,据说一天打伤七八个。
后来一看拷贝,个个都傻了眼了,全部镜头都是一字长蛇阵,雁别翅排开的乱打一锅粥,不是中景,就是大远景。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还是不行。
所以闹腾了一阵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以上言论不是我说的,是李翰祥在《三十年戏说从头》的原话,不信你们去查。
话说张彻早期不得志的时候化身何观,没少对李翰祥口诛笔伐。
李翰祥那会已经跑去了台湾,在对张彻和他所在的邵氏也没客气。
看这骂的。
这部黑白的实验片叫《虎侠歼仇》。甭提多冷门了,豆瓣上一个长评都没有。短评也就2条。
但据说票房还不错。
但李翰祥应该是说到点子上了。
那时候的电影,太古旧,技巧老气横秋。
只是他没想到,胡金铨为了省钱拍的那部电影。
想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从此,新武侠电影诞生。此时,张彻这部《虎侠歼仇》才上映两个月不到。
这部电影就是
《大醉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