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前,作为治理末梢的社区、村组,为防控疫情,采取了严格管控措施。但部分基层管控措施层层加码,有些甚至已经偏离法治轨道,成为拼招比狠,引发群众不满,干扰了抗“疫”大局。
2月10日,武汉市园林局支援德望社区的一位下沉工作人员在值守的小区门口为来访者测量体温。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部分“硬核”防疫措施过度
乱索证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2月10日明确,防控措施只能由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依法实施,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未经批准擅自采取设卡拦截、断路堵路、阻断交通等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
但一些地方仍然流行“土政策”。家住合肥某小区的住户们说,从外地回来的小区住户想进家门要有5个证明:一是政府开具的准许企业复工证明,二是企业复工“需要你”证明,三是当地医院开具的健康证明,四是租户必须让房东出具责任书,五是签署一旦发病自己承担后果的承诺书。
一名企业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他所在的城市,员工从城区东部到西部,需要开3种证明才能去办通行证,各级部门还相互推诿,甚至直接不给办。
一味设限。长租公寓公司优客逸家负责人反映,一些小区直接拒绝办理进出证,返回的租住人员无法进入。
湖北一位村民说,当地是山区,每户之间相隔数百米,遇到晴天,自家人在门口晒太阳都会被村干部拿着大喇叭训斥,让回屋里呆着。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周宇辉表示,可以在小区出入口设置体温检测点,严格人员出入的登记,但不应限制外出工作人员回到小区。
手段粗暴。信息泄露、辱骂封门、埋杀宠物......疫情发生以来,此类事件并不鲜见。湖北,尤其是武汉归乡人员信息被泄漏的情况屡有发生,一些地方还将“此户系武汉返乡人员,请勿接触”等字样公然贴在住户门口,部分防疫人员甚至用金属管封住住户家门。
在江苏、浙江、陕西等地,一些社区防疫人员未经居民许可,擅自埋杀宠物。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当前没有宠物会传染的证据,不能随意进入居民家中处置宠物。
过度消毒,也成为过头、比狠招数之一。北京一农村回迁房小区,从春节期间开始就把以前的农用拖拉机利用起来。工作人员站在拖拉机上,手持消毒水管,铺天盖地喷洒。北京、上海等多地疾控中心表示,过度消毒会导致人体刺激和疾病、污染环境。
不能因为压力大就“做过头”
当下防疫是最重要的任务,基层管理者面对的是来自上级部门和部分住户的双重压力,一些举措就在执行环节“变了味”。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员吕德文认为,在倒查追责的压力下,一些人宁愿做过头,也不留下“没有到位”、被问责的可能。基层部分保安、志愿者法律意识不强,也有可能会做出一些出格举动。
刘俊海直言,没有执法机关颁发的文件,基层防疫人员即使打着“为大家好”的旗号,也没有权力随意闯入居民家中。
“追求万无一失是对的,但是不能影响居民健康和冲击正常生活。过于严苛的防疫举措,反而可能导致瞒报、居民不配合等现象,过高的执行成本,将不利于防疫工作的开展和经济社会的运行。”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刘远举说。
2月10日,一辆转运车在武汉市江汉区德望社区接到一位确诊患者送往“方舱医院”。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依法抗“疫”
各级管理部门越是到防疫的关键时刻,越是要讲法治,不应该陷入相互比狠的怪圈,要采取负责任的政策和举措。
2月7日,中华路街道西城壕社区党委书记翁文静(右二)与志愿者柳莹(左一)、张琦(左二)上街进行防疫宣讲。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在21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说,下一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部门将督促地方探索建立过度防控行为警示通报制度。此外,还将指导各地加强城乡社区工作者培训,帮助其准确把握防控工作要求,避免矫枉过正。
抗“疫”要于法有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旭建议,各地有必要发布执法权力清单和执法规范手册、指南,确保基层防疫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半月谈记者: 陆华东 王辰阳 汪奥娜 吴文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