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凤燎原》人物塑造的套路:
第一步:把大家熟识的人物,让他们做着我们认知之中跟他们八竿子打不着的事。
第二步:在事情做完以后,用他人的视角来进行人物反转,来将这个人物跟我们认知里的历史人物的性格与评价重新符合。
第三步:接下来该主角们跟历史上一样的活了,龙套们跟历史上一样的死了。
2、吕布。
对外有李儒、许临帮其分忧。对外他可后顾无忧大展拳脚,只需思考对内如何上位夺权。
但在杀死董卓夺权后,吕布就只能靠自己了,哪怕是后来陈宫加入后,面对各方群雄的挑战,早在洛阳便元气大伤的吕布一直施展不开。
只能说个人魅力和一双识人的慧眼真的很重要吧,吕布机关算尽得来的荣誉与忠诚到头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3、郭嘉为八奇翘楚,然而身体严重限制了他的发挥。水镜说过,哪怕有华佗医治郭嘉本身也活不长。郭嘉之所以选择了最黑暗毒辣的手段未尝不是在于和时间赛跑。
4、《火凤燎原》这本书的名字对应分别是:
火、燎原火。
凤、吕奉先。
燎、张辽。
原、袁方。
5、所谓屠城“屠一降十”是小说漫画之言。
屠城和迫使对方没有必然关系,项羽是屠城大户,刘邦也就屠过两个小诚,项羽屠城那就是习惯,最后得天下的是刘邦。
曹操的屠城说的那么高大上,又是“屠一降十”又是为父报仇,其实根本目的在于劫掠物资,任何古代战争屠城都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抢劫,为了顺利抢劫把碍事的苦主直接干掉,就这么简单。
当时曹操兖州刚经历黄巾战乱,民生凋敝,社会衰败,只好去隔壁陶谦那儿“打秋风”,并不是为了占领徐州,而是为了劫掠徐州、充实自己。
6、85回绝义徐州:
曹操本来就想要攻打徐州陶谦,但碍于这样做不名正言顺,迟迟不正式表态。当然他并不是束手无策,带着众将士“体察民情”,我猜老人其实是曹操的托,用来说服众将:是兖州本地乡贤希望我攻打徐州救人啊。不只如此,曹操还想用外传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之评语,跨越名声对自己的桎梏。
这也是他对郭嘉的一次试探,所以,他在郭嘉之前提及“我曾听过一个评语”,郭嘉反应极快立马接上曹操的话,助曹操顺理成章说出“我可乱,也可治”。这一回合让郭嘉领会曹操的真意,长篇大论煽动曹操,只要有改革之心根本不用顾忌名声,又暗示陶谦这种“仁者”该死。
只是诡辩仍是诡辩,郭嘉这些话只能激出曹操本来就有的奸雄之相,不能提升士气,名声问题仍没有解决,甚至还会恶化,所以夏侯惇才大怒指责郭嘉是“短视之人”。他只是在为曹操着想而已,跟儒家、正气的人设没关系。
曹操这时已经认可郭嘉了,大家可以注意夏侯惇爆气后郭嘉的诡辩:“那么以将军所见,天下何以至此?” 曹操是‘主动地’起身接话:“ 只因旧路被堵。”
之前的对话都是互相试探,这句话之后,曹、郭二人就正式“狼狈为奸”。
“四奇郭嘉,你就随我一起下炼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