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R级电影

《小丑》由预告片发布开始就一直备受外界关注,虽然电影没有办法在中国上映,但比较庆幸的是时隔两个月笔者终于等到了资源。

电影是由华纳公司发行,于2019年8月31日威尼斯电影节上正式面世,但实际的美国上映时间是2019年10月4日。在电影发行的短短两个月就荣获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金狮奖、第7届美国化妆及发型设计工会奖电影类最佳现代发型设计提名以及最佳年代戏化妆提名。目前豆瓣电影的评分为9.0,属于超高人气的电影。

网络上对这部电影评价也非常高,甚至乎我的社交圈都在不停地刷这部电影,但在笔者观看后得出的结论是:《小丑》是一部好电影,但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对于豆瓣9.0的评分我认为可以稍稍降低一点,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

先来说说剧情吧!本片讲述的是一位生活陷入困境的脱口秀喜剧演员由于饱受社会压迫渐渐走向精神奔溃,在哥谭市疯狂犯罪并成为罪恶象征的故事。导演很用心地向观众展示是主人公“阿瑟”是如何一步一步蜕变成“小丑”,电影对每一个角色刻画得非常细致,以主人公“阿瑟”为例,电影一开始的画面是“阿瑟”正在给自己化妆,他对着镜子强行用手把自己的脸挤出一个大笑的表情,但是松开手后镜子中剩下只有一副悲伤的面容,导演还故意给阿瑟一个脸部特写让观众看到此时的小丑正在流泪。这一幕是导演为阿瑟悲惨的一生埋下的伏笔。

电影中不断出现阿瑟笔记本中的一句话:“I just hope my death makes more cents than my life”(翻译:我希望我的死比我的人生更有价值)这样一句话,其实就已经说明阿瑟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被人尊重、被人当作透明人,他希望自己的死可以引起这个社会对他的关注。

之后阿瑟在街上打广告遭到小混混的殴打、在社区接受心理辅导时不被医生理睬、在公交车上逗小孩子开心遭到孩子母亲的责骂、与同事的日常交谈不被尊重、医院跌枪遭到老板的无情解雇、患有精神病的养母每天都重复着要他寄信,以上情节都很好地回应了笔记本上的话语。而这日常的点点滴滴正是把这个可怜之人逼上绝路的诱因。

在电影的32分24秒,阿瑟终于打响了他人生的第一枪,这是他的第一次杀人,虽然当时他有点害怕,但完全没有正常人犯罪后的罪恶感,这也是他蜕变成“小丑“的第一步。正如他在受邀参加“莫瑞秀”时所说,他杀掉的只不过是三个人渣,

但汤玛斯韦恩却说被杀掉的三个员工都是善良的好员工,他们就犹如自己的家人,而杀人小丑只是仇富,他是一个痞种,但事实并非如此。电影在这里就揭示了一个非常可怕的社会现象,人们看待事物总是太表面,而且过于狭隘,凭什么穿着光鲜亮丽、受过高德教育的有钱人就是善良的,生来贫穷的底层阶级就没有好人?只会犯罪?片中汤玛斯韦恩说他们的贫穷是由于懒惰造成的,但事实上是这个社会对他们太过于苛刻了,他们每一个人光要活下去就已经花光所有力气,想要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简直是天荒夜谈,有时候努力并不一定会成功,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成功人士总会高高挂起地说风凉话,却不知道生活在底层的人有多么努力。

另外电影中还频频出现阿瑟露出骨瘦嶙峋的上半身的画面,其中阿瑟赤裸上半身在公司用力拉扯着那双不适合的鞋那个画面实在太震撼,笔者看到这一幕时在想这个人怎么可以那么瘦,他是不是患了什么癌症,实在是太惨了,或许这是导演想给电影营造出悲惨的氛围。

接下来说一下三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他们对后面的剧情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一是“汤玛斯韦恩”。

他是哥谭市的首富,韦恩集团的董事长,也是蝙蝠侠的父亲。电影中他每一次接受电视采访都会说出很多假仁假义的话:什么帮助穷人就业、降低犯罪率、解决哥谭市市民的温饱问题!这只不过是希望人们能选他为哥谭市的市长。

在他与阿瑟见面的时候他并没有如电视采访所说帮助这位窘困的哥谭市民,他只是冷酷无情地说出来阿瑟母亲是精神病患者以及阿瑟并不是自己儿子的真相。这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的真实写照,贫富差距悬殊,资本家、政治家只会关心自己的利益,其他人的生死与自己毫无瓜葛,他们都是踩着别人尸体往上爬的吸血鬼。

也是由于此次的见面令阿瑟决心查明自己的身世之谜,阿瑟已经对这个自己曾经崇拜的男人彻底死心。另外汤玛斯韦恩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对小丑杀人事件发表了对社会底层人民带有偏见的言论是引起哥谭市群众暴乱的一个重要导火索,这也是为什么哥谭市民会认为杀人小丑才是哥谭市真正的正义象征。

第二是“莫瑞”。

“莫瑞”是哥谭市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他深受哥谭市民欢迎,主人公阿瑟也是他的粉丝。在阿瑟母亲中风住院期间阿瑟在医院看到了“莫瑞秀”播放他在酒吧里的表演片段,他因此欣喜若狂,可是万万没想到播放该视频并不是因为阿瑟的表演有多了不起,而是莫瑞觉得阿瑟的演讲以及理想实在太可笑,想以此来吸引观众眼球。

由于节目反响不错,之后莫瑞邀请阿瑟参加莫瑞秀,在导演看到化妆成小丑的阿瑟,立马就改变主意要取消阿瑟上台的机会,但莫瑞为了博取更高的收视率执意让阿瑟上台,因为小丑杀人案的缘故,观众看到化妆成小丑的阿瑟必然会受到刺激,“莫瑞秀”也因此成为哥谭市的焦点。其实莫瑞的小心思早就被阿瑟看在眼里,也因为这样阿瑟的愿望才得以实现。

节目录制期间,莫瑞一再挑衅阿瑟,直到阿瑟暴怒失控,枪杀莫瑞。一直都自以为是的莫瑞始终认为自己才是节目的主宰,他万万没想到正是因为他傲慢才会令哥谭市沦为罪恶之城自己也因此命丧黄泉,阿瑟也如愿得到了社会的关注,成为哥谭市的罪恶象征。

最后就是阿瑟母亲。

于其说是母亲其实更应该说是养母,阿瑟是她年轻时候收养的孩子。当时她就已经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这是在阿瑟与汤玛斯韦恩见面后才得知,也因为这一次得见面让阿瑟下定决心查明真相。

阿瑟蜕变成小丑是由他亲手杀死养母的那一刻开始,查明真相的他发现原来导致自己患上怪异疾病的人,正是面前的母亲,因为她对当时受尽虐待的自己视而不见才令自己落得如此悲惨的人生。而养母除了每天卧病在床看电视外就只会叫他寄信给汤玛斯韦恩,他厌倦了这个每天使唤他的老人,他讨厌养母叫他“happy”,因为阿瑟的内心一点都不开心。正如影片中那些阿瑟狂笑不止的片段,阿瑟扭曲的笑容由此之中都是那么悲哀,可怜的小丑可以为他人带来欢笑,而自己却永远都得不到快乐。

“既然我不快乐,那我就要让全世界都不快乐!”

“错的不是我,是这个扭曲腐朽的世界。”

对了,需要澄清一点。很多观众把漫画《蝙蝠侠:致命玩笑》以及电影蝙蝠侠三部曲《黑暗骑士》中的小丑与本片进行比较,认为这根本就不算是小丑的起源,这部片只不过是披着“小丑”的IP来圈钱,其实笔者认为我们不应该这样比较。

最初“小丑”的诞生其实是DC漫画希望为蝙蝠侠制造一个能够与之匹敌的对手,他是一个邪恶的高智商罪犯。而有关小丑的起源其实在DC系人物背景中一直没有一个清楚的交代。比较受到大众接受的说法是,小丑原本是一个化工厂的工程师,但是他的理想是成为一个喜剧演员。不过无论是自己的工作还是成为喜剧演员的梦想,小丑都没有获得成功。以致于他需要筹一笔钱来照顾自己怀孕的妻子。对于妻子的爱使得小丑不顾一切的想要拿到这笔钱,甚至答应两个罪犯偷偷进入化工厂。就在他们讨论犯罪计划的时候,小丑从警方那得到了自己妻子死于热奶器漏电的消息。

原本都准备退出计划的小丑被两个罪犯逼着带上了面具(红头罩)继续犯罪计划,而这个时候蝙蝠侠出现,制止了两个罪犯,同时使得小丑不小心掉进了一桶化学制剂中,于是一个无辜的小人物变成了整个DC世界中最危险的人物。在漫长的反派生涯里,小丑加入过反派团队不义联盟。

电影《小丑》确实在不少地方与原著有所区别,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观看。杰昆·菲尼克斯与希斯·莱杰饰演的小丑其实各有千愁,两者的演技都非常到位,前者给观众的是一个更贴合现实的小丑,而后者则更贴合原著,两者的表演都非常出色,笔者并不能说哪一个更好。

知乎上有一个很有趣的提问“如何看待电影《小丑》的结局”。在我个人看来结局还是比较完美的,特别是结尾阿瑟用鲜血为自己画笑脸的那一幕,那是他第一次发自内心的笑,他也终于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内心不再像之前那么空洞,他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结局也很好地衔接了蝙蝠侠系列电影,尽管它并不能说是蝙蝠侠前传,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观众对“小丑”这个角色的了解,尽管与原作有出入,但笔者认为《小丑》这部电影依然是2019年电影市场上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我愿意给它8.5分,笔者认为电影还有进步的空间。

如果你也是DC粉,那么我非常建议你观看这部电影,如果你不是其实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小丑》确实是一部好电影,至少我是这样认为。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给我点赞转发吗?你们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