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孩子》“流浪兄弟”感动观众,细节中写满“爱与偷”、“苦难和忧愁”

最近正在热映的电影《野孩子》,取材自“流浪兄弟”真实事件,讲述了“小偷哥哥”马亮(王俊凯 饰)与“孤儿弟弟”轩轩(关子勰 饰)在风雨中相依为命的故事,不仅引发了观众对于“社会困境儿童”的关注与反思,也让很多人对现实中“流浪兄弟”的经历,和电影中艺术化展现的角色故事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流浪兄弟”的真实故事要追溯到2017年,当时陕西渭南警方破获了一起连续盗窃案。两名涉案人员,一个是21岁的马亮(化名)负责偷盗,另一个是年仅8岁的男孩轩轩(化名)负责销赃。

整个事件中,最让人奇怪的就是,两个没有血缘关系又相差13岁的孩子,为何会一起流浪生活?

其实这和他们共同的成长经历有关,两人一样都是“事实孤儿”(父母虽然健在,但事实上不能提供经济支持和照料的未成年人)的身份,成了他们的感情联结和共鸣。

《野孩子》里对轩轩家庭的刻画着墨比较多,和现实中的原型差不多——轩轩的父母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生下他,后来又各自有了新的家庭和孩子,两人分手时就把孩子扔给了年迈的爷爷。

轩轩的妹妹也是差不多的遭遇,而爷爷只能靠着在城中村收废品养活两个孩子和残疾的老伴,因此轩轩到了8岁还没有上学,只能到处游荡,还整日挨饿受冻。

而马亮的过去在电影中只有一些回忆片段,表现得比较隐晦。实际上,马亮父母还健在,但是他的妈妈在很小的时候就抛弃他离开了家庭。妈妈离开后,马亮的爸爸也外出打工,他和姐姐一度寄宿在亲戚家。

一开始妈妈和姐弟俩还有一些断断续续的联系,马亮还曾经跟着妈妈生活过一段时间,但后来妈妈组建了新的家庭,马亮又回到了爸爸这边,他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也不愿意再去上学了。

马亮的爸爸其实并不像轩轩的爸爸那样对孩子不管不问,但常年在外打工,父子之间渐渐难以交流,回到家里父子俩也没话说。

等长大到十四五岁,马亮开始离家出走,跑出去一段时间再回去,后来基本就不回家了。

在轩轩的爷爷看来,因为马亮能给轩轩买好吃,给他玩手机,所以孙子才会愿意和这个哥哥待在一起。

但事实上,两颗孤独的心相遇,轩轩遇到了马亮,有着相似家庭背景的两个孩子或许还为彼此提供了一份温暖和陪伴。

《野孩子》电影里,两人找到了一间被废弃的房子,便到处在废品回收站捡了一些家具,开始在屋里生活。

现实中,他们的生活条件甚至更差一些,可以说是“以天为盖地为庐”。他们只能在城中村外的树林里,在枯枝乱叶中铺上一块破旧的门板,盖上一床薄薄的破被子,这就是两个人的家。

这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哥哥非常照顾轩轩,晚上给他讲故事,给他唱歌。冬天的时候,他们就相互依偎在雪堆旁边,躺在荒地上数星星。

马亮遇到轩轩之前,经常一个地方呆很短一段时间就离开,但到了渭南之后却反常地留在了这里呆了很久。

就像电影里展现的一样,马亮其实也尝试离开过,比如藏在墙后面假装走了,结果弟弟就一边喊着哥哥一边找他;还有一次马亮在前面跑,弟弟在后面哭着追,他实在是不忍心只好停下来,弟弟一把抱住了他。

被问到为什么不离开时,马亮说,因为妈妈离开他的时候,他和轩轩年龄差不多,妈妈当时没有回头直接走了。

也许他看着轩轩就像看到了儿时的自己,想弥补自己那时候的伤痛遗憾。

电影的结局,轩轩顺利入学,电影着重刻画了马亮为轩轩找学校尽的努力;现实中,轩轩则是在办案警察周佼的努力下,找到了破格录取他的学校,还免了他的书本费、杂费和餐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