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非遗影视创作及文化输出经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珍贵的文化财富,是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与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展示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纵观全球,非遗影视作品并不鲜见,这些作品是展现、推广各国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其以精美的制作和生动的人物故事吸引观众,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还可以增强观众的文化认同感。

各国非遗影视作品现状

依托完善的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美国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其电影、电视剧的创作视野,致力于创作全世界流行的电影故事。如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以绚烂的“墨西哥式”视听元素,讲述了一个亲情和梦想难以两全的家庭故事,传达了“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的情感主题,触动了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观众,在世界范围获得了广泛认可和可观的票房收入。
流媒体平台netflix制作的纪录片《主厨餐桌:烧烤》(chef's table:bbq),主要内容是美国及其他地区的特色饮食文化,通过精良的制作和鲜活的人物故事,吸引了大量观众。节目旨在展示每个厨师背后的家庭环境和社会传统,通过挖掘非遗文化背后的故事,增强观众的情感链接和文化认同。

《美食不美》

另一档颇受欢迎的纪录片《美食不美》(ugly delicious)由美籍韩裔厨师大卫·张(david chang)主持。节目聚焦不同文化中的美食传统,探索披萨、炸鸡、炒饭、烧烤等日常美食背后的文化变迁。同时,节目探讨了食物与人的关系,试图展现食物怎样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连接到一起。
美国公共广播服务(pbs)制作的《美国历史》(american experience)系列纪录片,涵盖了美国历史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其中部分单集专门探讨了印第安土著文化、传统手工艺和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国的非遗影视作品,不仅关注饮食文化,还涉及音乐、舞蹈、手工艺等多个方面,从和观众息息相关的话题入手,增强观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兴趣,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日本在非遗影视方面的表现也很活跃。例如,《和食千年》《日本饮食史》《舞伎家的料理人》等影视剧作品,详细介绍了日本传统饮食的历史与现状,通过精美的画面和娓娓道来的叙述,让观众体验日本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不少日本影视作品并非将非遗文化作为主体讲述,而将其作为故事背景或元素出现。如日本电影中经常看到的能剧,创作者常借助这种极具代表性的古典戏剧形式来塑造人物形象,外化人物心理。又如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千与千寻》,融合了诸多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如神话和民间故事、传统建筑和温泉文化。日本文化的幽奇色彩渗透在情节中,推动主人公千寻的探险旅程。

《日本之形

在新媒体时代诞生的《日本之形》是namikibashi制作的一部幽默系列片,面向对日本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外国观众,通过演员夸张、“无厘头”式的表演,以风趣、诙谐的方式推广日本传统文化,日本的饮食、礼仪、节庆仪式等多种非遗元素穿插其中,令人印象深刻。《日本之形》迎合了年轻人的观看习惯,通过互联网,成功实现了广泛的国际化传播,获得全球市场认可。
韩国影视作品中的非遗元素也屡见不鲜。例如曾引进中国的热播电视剧《大长今》,通过讲述一位宫廷女厨师的故事,呈现韩国的传统饮食和民俗文化。此外,该剧传递了世界共通的价值观:身处逆境不屈服、不沮丧,始终坚持梦想。也因此获得了各国观众的认同。
韩国广受欢迎的选秀综艺,也经常引入世界各国的非遗元素,如将中国传统京剧纳入男团、女团练习生的学习和表演,让韩国年轻观众大开眼界。这种将非遗文化与青年观众喜闻乐见的“年轻态节目”嫁接的方式,无疑是文化传承的“明智”路径。
在欧洲,也有不少国家积极制作非遗相关影视作品。例如,英国bbc制作了多个关于传统文化和手工艺的纪录片。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也通过国际平台向全球观众传播。此外,英国电视剧《唐顿庄园》大篇幅描绘了英国传统仪式、节庆活动和手工艺等非遗文化,不仅展示了英国的历史沉淀、文化韵味,还一度促进了英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唐顿庄园》

欧洲的非遗影视作品,较为注重历史和文化传承,通过精美制作和深度叙事,展示欧洲丰富的文化遗产。

创作新动向

就全球范围而言,如今的非遗影视作品正在尝试与数字叙事和互动技术融合。例如,虚拟现实(vr)技术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让观众可以全方位地体验传统文化。如希腊的inculture项目,就利用ar技术创建了一个协作平台,支持用户收集和展示非遗文化数据。通过这些技术,观众可以更加身临其境地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传播的效果。
日本的一些非遗文化节目尝试将传统技艺和现代游戏相结合,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让观众在娱乐中学习非遗知识。例如,京都推出一款手机应用程序,观众可以虚拟体验制作和服的过程,或者参与日式茶道。游戏化的互动形式让非遗文化的传播更加生动有趣,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
将非遗影视作品与当地的文化旅游推广策略相结合,也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形式。例如,《唐顿庄园》《大长今》不仅仅是经典电视剧,还成为英国、韩国旅游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旅结合的方式,不仅提高了非遗文化知名度,还带动了旅游产业发展,实现了文化传播和经济效益双赢。

多元路线发展

未来的非遗影视作品将更加注重与新技术的融合,如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强观众的观赏体验,还可以提供更多互动和参与机会。最近几年,各国博物馆都陆续推出沉浸式多媒体影视互动体验,观众可以虚拟参观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
英国bbc制作了多个关于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的纪录片,如《文明》《中国宝藏》《文明轨迹》等,并凭借其触及全球的推广渠道向全球观众传播。netflix、亚马逊prime等主流流媒体平台,也积极制作和推广非遗文化影视作品,通过其全球化传播平台,宣传非遗文化。
国际化跨平台传播,也是未来非遗文化推向全球的首选途径。例如,好莱坞制作节目通过全球主要电影院线发行,英国、日本等国非遗文化节目通过国际平台传播,吸引了大量海外观众,增强了其非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国际化传播不仅提高了非遗文化知名度,还促进了不同文化交流,拓宽了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
非遗影视作品的题材在未来也将更加多元化,不仅涵盖饮食文化、音乐、舞蹈等传统题材,还将涉及非遗文化传承和创新,如非遗技艺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等,增强非遗文化现代感和时尚感,激发年轻观众兴趣。
总之,非遗影视作品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与新技术的融合、题材多元化和全球化传播。这些创新,将使非遗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增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分析各国非遗影视作品的创作和推广现状及经验,可以看出,非遗文化的传播需要多方协作,只有通过深度挖掘文化故事、采用高质量制作技术、加强文化教育和促进跨文化交流,非遗影视作品才能够在全球范围取得成功。
通过全球化传播,非遗文化将超越国界,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促进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构建和谐、共生的全球文化生态。

各国非遗文化推广传播策略

随着非遗文化的认知普及,各国近年都在通过政府支持、广播电视网络和流媒体平台等多种途径,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播和保护。

美国政府通过国家艺术基金会(nea)等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用于制作和推广本国非遗文化纪录片和节目。欧盟通过“创意欧洲”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各国制作和推广本土文化遗产相关影视作品。日本政府通过文化厅(agency for cultural affairs)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制作和推广非遗文化影视作品。

政府的支持为非遗文化传播提供了重要资金和政策保障,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