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故事 | 梁山:导演看电影

导演看电影喜欢坐哪个位子?导演陪家人看电影是什么样?

常有人问,你们导演看电影,喜欢坐电影院哪个位子?记得十年前美国电影协会主席来访,我也问他同样问题。他憋着不答,反问我。我笑着回答,肯定坐第一排右边。他好奇为什么。我说,电影导演需要回头看观众的反应,一段戏观众是哭还是笑,是专注还是玩手机,只有那里一目了然。有一次影协年度放映一部电影,一排排观众,齐齐地含着眼泪,被银幕上反下来的光映出来,泪光形成一条亮线,煞是奇观。所以,检验戏有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前排侧面是好位置。后来慢慢习惯了,看别人的电影,我也常选那个座位。

想听电影的反馈,得跟祖师爷学。中国第一代导演卜万苍的经验,听意见要等电影散场,灯一亮,观众起身,这时候导演要混在观众堆里,最慢的步子往外挪,还要伸长耳朵,听观众讲什么,“笑死人了”“某某演得嗲”“我眼泪水淌淌滴”,这些绝对是真话,记下来回去分析。至于那些座谈会,因为各种人情世故,就只能听过算过了。

又有人爱问,导演陪家人看电影是什么样。我想起来,看各种功夫大侠黄飞鸿,我都会念念有词:替身、本人、本人、替身、替身替身替身替身……本人!因为拍电影总是用到大量武打替身,观众看不清脸的大全景都由替身代劳,只有专业人士可以轻松分辨。到后来,家人被我害得看爱情片也不感动了,进入跟我讨论演员眼角那滴泪是不是玻璃酸钠眼药水的境界。

看电影其实有很多技巧,比如总有观众迟到,还摸着黑往里面闯,我常替他们不值。最好的办法应该在场边站一会儿,等下一场日景。电影有日夜景之分,夜景是摄制组的噩梦,要熬通宵才能拍完的那种,当然也是迟到观众的噩梦——走路看不清。但是,电影不可能永远是夜景,导演总想着给观众换换气氛的。迟到者只要耐心等到下一场日景,就可以大大方方走向自己座位,再不必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场子已经亮起来了。

在导演看来,电影不啻是一场催眠。电影院是个空的大匣子,挂一块白布,灯暗下来,观众对着布上的影子又是哭又是笑,难受、开心、惊恐、温暖一两个小时。等灯光亮起,还是那块白布,其他什么也没有,真所谓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似乎唯一不同的是心灵,好像受过了一次涤荡。你们说,这不是催眠又是什么呢?

我参加过世界上最大的几个a类电影节,还参过赛,几乎每个电影节都有致敬经典的环节。记得有一部经典纪录片,片名是《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外国人拍的中国。我没有看过,就拿着贵宾证去找它的排片。坐进电影院,踏踏实实享受电影节的看片时光,比参赛轻松多了。这是一部先后斩获奥斯卡和戛纳电影节特别奖的纪录片,1979年中美关系回暖,一支电影摄制组跟随蜚声世界的小提琴大师斯特恩访华,用镜头揭开了中国的面纱,是典型的“西方看东方”。西方观众一定好奇,一个东方大国,居然也有人学西洋音乐,小提琴双簧管一件不少。设身处地想一下,如果你去另一个大洲,发现人家那边在学京剧,你会不会多拍几段。斯特恩访问了北京,又转道上海,很自然地要到音乐的殿堂上海音乐学院。我在上音的家属院里长大,对这一切熟悉而惊喜,也似乎明白看这部影片其实是潜意识的选择。一个个熟悉的作曲家、演奏家、音乐神童,一栋栋熟悉的建筑出现在眼前。电影即将结束时,忽然间,我在电影里发现了自己的母亲。你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脑子里“嗡”的一声,虽然母亲的镜头一闪而过,但那是我的母亲,我可以迅速在几百人中把她分辨出来。那是她当年的样子,四十多岁,有着那个时代典型的眼镜和发型,和尼克松访华新闻片里的中方女外交人员几乎一模一样的打扮。到了片尾,母亲又出现了一次,这是一场接待斯特恩的学术会议,母亲作为上海音乐学院的采访工作人员坐在斯特恩的正后方,对面是上海音乐界的一众泰斗教授。我真想推推旁边的观众,告诉他我看到的一切,可人家哪里听得懂呢。连我自己都想笑,这是痴人说梦吧。

回到中国,我问年近九十的老母亲,奥斯卡纪录片拍到您了知道吗?母亲说,天晓得,那时候电视台经常有记者来拍的,谁拍了什么,记不得了。(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