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璀璨,共赴盛会!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今天开幕

  6月的上海,大街小巷的空气里,洋溢着电影的芬芳;初夏的申城,紫色的大小海报下,驻足着影迷的脚步。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启航地,也是一座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电影之城。6月14日至23日,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在影与城交相辉映的动人图景中,开启影人和影迷的盛大狂欢。

首映首秀,共襄盛举

  开放、多元的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选和国际影片展映,历来受到各方关注。主竞赛单元的14部入围影片中,12部世界首映、2部国际首映。管虎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魏书钧的《阳光俱乐部》、顾长卫的《刺猬》和张大磊的《星星在等我们》,将与其他10部影片一起,展开角逐。王昕睿的《我和我母亲的疼痛》、张旭煜的《鱼刺》、曾志的《这周五的游乐场》、张罗平的《栖身塔》、鲁丹的《冬旅人》、臧连荣和许若谷的《岁岁平安》共6部华语作品入围亚洲新人单元,并且该单元的11部作品均为世界首映。包括竞赛片在内,本届电影节共将展映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的461部影片,其中世界首映70部,国际首映48部,亚洲首映81部,中国首映73部。据统计,本届上影节世界首映和国际首映比去年提升了25.5%,首映率的连年提升,是金爵奖这块金字招牌底色的呈现,也是上海“首”字效应潮涌的明证。

人民城市,光影有我

  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上海既是推动中外电影交流互鉴的文化码头,也是促进中国电影创作的文化源头,更始终站立于世界电影发展的潮头。上海连续多年领跑全国城市电影票房,2023年又以27.97亿元登顶城市票房排行榜。每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更是影迷的一个盛大节日。今年,这一属于人民的节日继续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出发点,全方位努力提升影迷观影体验。六家市中心电影院联手推出“暖意场”,以50元的优惠票价回馈影迷,总计50场;47家展映影院全部换上了具有低故障、低延迟硬件优势的新字幕机,原先的荧光绿也变为视觉更优化的浅色灰;取票机确保每台都是全新投入使用,且增加了取票机投放数量,正常情况下,取票排队不超过15分钟;推出“电影之城”“ga siff”等系列文创产品,及多家影院各具特色的纪念票根……上海正张开双臂,向爱电影、爱生活的观众发出诚挚邀请。

  明晚,一群闪耀银幕的中外影人,和金爵奖评委会全体成员,将走上被誉为“亚洲第一红毯”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红毯,星光齐映浦江。本届电影节开幕影片为郑大圣、崔轶导演的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这一红色经典屡次被改编成艺术作品,1958年由孙道临主演的同名电影成为中国影史佳作,2018年上海歌舞团创排的同名舞剧常演不衰,此次焕新故事表达的舞剧电影,在以红色为最鲜明底色的上海,从银幕到舞台又到银幕,舞出了一道艺术的亮丽弧线。6月15日进行世界首映后,该片还将出现在“城市·光影: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展映单元中与广大观众见面。该单元精选国产新片和不同时期的上海题材作品,包括新配沪语版《乌鸦与麻雀》、1949年公映的《三毛流浪记》、记录上海改革开放初期工人生活的《都市里的村庄》、贾樟柯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创作的主题纪录片《海上传奇》等,通过上海国际电影节这张文化标杆品牌,使上海城市血脉中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在世界文化的交融激荡中绽放独特光彩。

亚新廿载,大节担当

  上海国际电影节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秉持“立足亚洲、关注华语、扶持新人”的办节定位,形成了不断打通有机衔接的“6+1”阶梯型新人培育体系——迷你电影单元、金爵短片、创投训练营、电影项目创投、金爵亚洲新人单元、金爵奖及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既是“6+1”体系中重要一环、又属金爵奖竞赛架构组成部分的亚洲新人单元,今年迎来了20岁生日。

  从2004创设之初仅有不到100部来自东亚传统电影大国的影片报名参赛,到本届电影节报名作品达到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314部,20年来,亚洲新人单元以发现和培育新人新作、扶持亚洲新兴电影力量为己任,挖掘和推出了一大批如今活跃在各国乃至世界行业一线的电影新人,将深耕亚洲影坛、扩大亚洲电影国际版图的曙光照进了现实。曾在2006年第三届亚洲新人单元获评委会特别奖、最受大学生喜爱奖的曹保平,本届电影节回归担任亚新单元评委会主席,他说:“创造力,独特性,陌生感——这些弥足珍贵的特质,是我们希望在新人身上看到的。”今年,曾经怀揣这样珍贵特质的亚洲年轻导演们,和贾樟柯、岩井俊二等曾经见证他们成长的评委们,将一起回到上影节,围绕“传承·展望”,在“亚新二十年”展映单元与影迷互动,在金爵论坛“亚洲电影沙龙”共吐肺腑之言。值得一提的是,在6月20日的亚新颁奖典礼上,将有一个特别环节,向去世的大卫·波德维尔、万玛才旦和何平导演等,表达致敬之意和缅怀之情。有热闹、有欢腾,有温情、有感动,精神的传承,是上海国际电影节新人培育体系的价值所在,也是一个有担当的电影节的使命所在。

立足当下,引领未来

  从中国电影的摇篮,到如今的电影之城,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让上海国际电影节以始终独特的引领性,照见中国电影市场价值的日益提升。行业智慧高度聚集的金爵电影论坛,每每以预见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转型为议题,给予电影人们启迪与思考。今年的金爵电影论坛共计9场,将继续放眼产业发展新格局,关注技术最前沿,如聚焦差异化发行机制、中国电影“走出去”、人工智能+电影、香港影坛新生代、ip全球多元化开发等,关注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

  另外,6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电影市场,将聚拢电影产业发展新技术、新潮流。在普陀区普熙金融广场·push艺术中心举行的未来影院单元,则在先锋影视艺术与前沿创新科技的融汇点上,依托赛车模拟器、vr眼镜、ar眼镜等沉浸式设备和交互体验方式,为市民带来更多元的沉浸式交互体验。沉浸式的“未来观影模式”得到观众热捧,开启预约仅1小时,10天31个场次的6200张门票便被瞬时“秒光”。(新民晚报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