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萧瑟的东北,一条鱼突然从冰窟中跃起,又因为缺氧在坚硬的冰面上不断拼死挣扎,几个来回之后,终于认命般坠落水底,重新成为一条“冰下的鱼”……这是文艺剧情片《冰下的鱼》第一幕的场景。
该电影由张力担任编剧、导演、制片人,定档于5月23日,并于17日晚在成都路演。影片播放结束后,一名观众泣不成声:“我看到男主在铁轨边跑的时候,我突然感觉这个世界上就剩他一个人了……”
张力(右)与成都观众互动
“实际上这部作品成本非常低,只有300万元左右。”张力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就是这样一部低成本电影,不仅荣获第三十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曾入围“平遥国际影展”“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达卡国际电影节”等电影节展,也收获了现场观众们的眼泪。
一部小成本电影,如何能做到这样?
真诚,是导演的必杀技
晚上7点,张力守在影院入口,等候观众们的到来。他要为每一位观众送上现场签名的海报,签好后再细心地将两张海报背面重叠,避免误擦了油墨:“小心拿,字还没干。”
“真诚”,是张力收获的最多的评价。电影《冰下的鱼》的灵感也来自极其细腻的情感——父亲去世带来的悲痛。
2016年初,张力父亲去世,那一夜,他让所有亲属都回家休息,一个人坐在父亲的灵柩旁。张力说,几十年,他们这对典型的东北父子,一直保持着“距离”,从未直接表达过爱意。直到父亲的生命停摆,张力才后知后觉般久久注视棺椁中的父亲。张力说,那一夜,他跟父亲一直在说话,他趴在玻璃棺盖上一遍遍说着“我爱你”,最后他说:“爸,我要拍一部电影献给你。”
张力说,后来有一日,他正在浴缸里泡澡,突然想到了自己已经80多岁的母亲:父亲走了以后,她如果想泡个澡,谁帮助她温水、搓背?如果她想去以前常去的大众浴池泡澡唠嗑,又该怎么面临浴池的拒绝?难道人到晚年,泡个“年轻时那样”的澡居然成为了一种奢侈的愿望?
《冰下的鱼》的故事就此开始。电影讲述了东北老工业城市里一位老妇人与她人至中年的儿子的故事。丈夫去世几年后,82岁的赵丽华患上了抑郁症。她希望去年轻时与丈夫常去的职工浴池泡澡,却多次被拒之门外、遭到羞辱,尽管她曾在这个工厂工作了一辈子。儿子朱红兵为了找到两个陪护母亲洗澡的女人费尽周折。故事的最后,赵丽华也没实现在职工浴池泡澡的心愿,最终由儿子租了一个钟点房,在啜泣声中为母亲洗完了人生最后一个澡。
为什么“泡澡”如此重要?在张力看来,这与“困境”“尊严”“告别”有关。“赵丽华虽已年老,但在坚决捍卫对自由的权利,比如她拒绝让座,戴上墨镜表示‘不屑于与任何人争斗’等。她通过对‘泡澡’的偏执,来寻找内心尊严和体面,在生命的羸弱时刻,向生活中的种种不堪,还以奋力一击。”
暧昧不清的符号,吸引观众讨论
在放映后,引起观众热烈讨论的,是电影里大量出现的所指暧昧不清的符号。比如当朱红兵在遭遇事件关键点时,背后一辆拉着笼子的屠宰车略带诡异地缓缓驶过,里面分三次关着牛、猪和羊,在影片末尾处,牛头、猪头和羊头成为了仪式上的祭品。
“猪、牛、羊有什么含义,在每一次路演时都会被问到。”张力说,他其实并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观众,不同的观众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这其实是把主人公的内心做的外化,比如牛出现在朱红兵喝完酒之后,有心潮澎湃的感觉;猪与家庭矛盾激化形成照应;而羊则是出现在朱红兵为母亲洗完澡之后,仿佛回到了孩童时代看到了母亲的身体;祭品,则是指最后大家都做出了牺牲。”
除此之外,电影中除了几位最主要的人物之外,其余角色面目都是模糊不清的。比如朱红兵的儿子,虽然在剧情中出现多次,但几乎都是以侧脸、背影、被百叶窗遮掩的身影等形象出现。
张力说,自己是有意不拍他们的正脸,他想通过非指向性的形象代表某一代人身上的烙印。“因为这部影片表达的其实就是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困境。母亲的困境是如何有尊严地告别;85后、90后孙子的困境是如何解决经济问题;儿子的困境是如何面对父母和妻儿,作为中年人正在被社会淡化,如何面对这种心理压力和失落感?”
但问题是,不同年代的人却很难对对方的困境感同身受,就像是电影里的朱红兵,实在难以理解为何自己费尽心机为母亲实现了洗澡的愿望,母亲还是走向了死亡。“对于他而言,他自以为很孝顺,却不理解母亲真正的需求。”
这也是这部电影隐藏的一个“小彩蛋”——中文名《冰下的鱼》的电影,英文名却是让人倍感遗憾的the unfilial son(不孝之子)。
“我们被无数人教导着怎样长大,却从来没有人教会我们怎样变老。”张力说,希望《冰下的鱼》能在周而复始的生活中楔进刺痛的力量,让观众安静坐下来,审视被忽视的接近无缘的老人内心世界。
红星新闻记者 毛渝川 蒋庆 编辑 曾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