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入乡,好戏开演

演出现场,国家级非遗舞草龙结合经典折子戏《三看灯》。

戏看得不少,这么大排面还是头一回。

前不久,两辆大巴士、三辆集装箱卡车开进松江区叶榭镇。村头,围观的百姓交头接耳:市里院团来了!看文艺演出,叶榭百姓算得上见过世面。去年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上,村里搭了露天舞台,有摇臂、光束灯……一场大直播,甚是热闹。

这回,来了村民们心心念念的沪剧院。用上海沪剧院党总支书记吴巍的说法——倾团而出,将市中心剧院的演出“复刻”平移到乡村剧院。

叶榭百姓对沪剧情有独钟。他们打小就从收音机里听沪剧,听不过瘾,要看戏。松江区公共文化内容配送平台上,沪剧被点得最多:《大雷雨》《芦荡火种》《阿必大回娘家》……但,还是不解渴。村里有不少戏迷,模仿电视上沪剧团的演出,学得有模有样。时间一长,心生期待:能否现场看一回上海沪剧院的折子戏?

另一头,上海沪剧院也在找观众,扩大剧团声量。

比如,如何通过演出扩大沪剧市场、聚拢沪剧资源、把住基本盘观众、满足不同需求?沪郊百姓是沪剧主要受众之一。叶榭镇的非遗、场地及文艺资源丰沛,百姓需求热切,也正符合沪剧院的探索方向。

随着市政协重点调研课题“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深入推进,市政协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和机关党委也积极牵线搭桥,推动送戏下乡。田间地头,好戏开场。

解渴

叶榭镇沪剧骨干徐林,业余唱了四十年沪剧,从没化过这么专业的妆。

送戏下乡,为了让戏迷们过把瘾,沪剧院特意邀请村镇沪剧沙龙的骨干同台演出。

演出当天,徐林在《庵堂相会·问叔叔》中饰演陈宰庭一角。候场时,听到乡里乡亲夸赞他的扮相,嘴角止不住地往上扬。徐林见识了“国家级”的服、化、道。譬如《芦荡火种·智斗》中胡传奎一角,为了符合“草包司令”的角色设定,演员的鼻子和耳朵是用专门制作模型装上去的。“平常我们在镇里、村里演出,简简单单画个大眼睛、大眉毛就上台了,哪里还有专门造型、拍定妆照?”

徐林是叶榭镇沪剧沙龙的“台柱子”。镇上有三个“登记在册”的村镇沪剧沙龙、一个江南丝竹清音班演出团体,都属于村民自发组织。还有不少“无名沙龙”,散落田间地头。平日里,村民们看着演出视频,依样画葫芦地学,有模有样了就演。这次上台前,沪剧院特意选派青年演员对村里沙龙骨干进行业务指导。

沪剧《大雷雨》是村民们最熟悉的戏,当天要上演其中一个选段。一早,国家二级演员、《大雷雨》中马慧敏一角的饰演者王祎雯和国家二级演员朱君尧就到了叶榭镇非遗体验馆,帮助沪剧骨干们排演《大雷雨》第一场。

王祎雯和朱君尧都是上海沪剧院“95后”演员,沙龙骨干们平日看的视频许多都是他们这一代演员出演的。

沙龙骨干冯文美62岁了,常演马慧敏。“学了才知道,有这么多门道。”冯文美发现,光跟着视频容易只学到“形”。比如走位,我们只知走,但不知为何要走,“走一段是为了铺陈下一个动作,原先,我们不知道这其中的关联。”

沪剧,发音讲究。“我们在舞台上用的是标准上海话,有尖音跟团音之分。业余爱好者们不清楚哪些字眼需要咬,所以听起来就不纯正。”朱君尧说,经过抠戏,沙龙骨干们很有进步。

在叶榭,沪剧的群众基础扎实。演出下午1点半开始,上午11点多就有村民去影剧院占位子。前排座位最抢手,上了年纪的戏迷要看得清楚、听得过瘾。影剧院600多个座位,中午12点多就座无虚席。演出将近两小时,还有戏迷举着手机录像。“听得过瘾,回去可以回看。”她说。

上海沪剧院青年演员指导叶榭镇沪剧沙龙骨干。

联动

沪郊,一直是沪剧受众的“大本营”。

有关史料记载,沪剧的前身——“花鼓戏”曾在松江地区盛行一时。当地形成了许多职业或半职业的民间演出团体,常在农村搭台演出。进入中心城区,几经易名改称“沪剧”。但在松江民间,仍称之为花鼓戏,或与滩簧、申曲混称,极受农村民众喜爱。据新编《松江文化志》,上海地区第一个以“沪剧”知名的女艺人叫陆小妹,就是土生土长的叶榭人。

叶榭镇距离市中心50公里,生活节奏与闹市全然两幅光景。上午10点多,村民们就备好了午饭。漫长的午后,村民没有午休习惯,就盼着听戏。叶榭镇党委委员夏慧滋说,“这么多剧种,村民们就爱听沪剧。一有演出,场地很快就挤满人。”

对沪剧,叶榭百姓的热情绵延。换句话说,这场大戏,叶榭镇接得起。

演出现场,第一场戏是《三看灯+舞草龙》,叶榭镇国家级非遗舞草龙结合经典折子戏《三看灯》开场,一下子点燃了气氛。

当然,一场戏下来,燃的远不只氛围。

上海沪剧院事业发展部主任徐蓉一眼相中当地的区级非遗筘布纺织。据叶榭非遗传承人介绍,明代时期的“叶榭筘布”曾闻名一时,为叶榭古镇赢得“衣被天下”美誉。徐蓉认为,用筘布纺织制成的旗袍非常适合沪剧的民国戏,做成对襟和斜襟能体现江南文化海派韵味,值得挖掘合作空间。

吴巍提出合作场景,比如非遗舞草龙、滚灯等可与沪剧传统剧目合作,筘布纺织可参加沪剧院参与主办的新中式服装高定展示和研讨活动,江南丝竹清音社可与沪剧院演奏团合作推动曲目整理和表演传承等。表面看,是送一场戏,真正解渴的,是更深层次的联动和相互赋能。市政协文化艺术界别委员朱俭认为,上海沪剧院去年演出237场,再满足各梯度演出需求实在分身乏术。而叶榭镇拥有具备一定表演基础的民间沙龙,对他们进行指导提升沙龙骨干的表演水平是为一种探索。

这也契合了上海沪剧院正在发力的目标:拉动区属和民营沪剧团甚至沪剧沙龙参与沪剧系列活动,递本子、送曲子、顶柱子、圆场子,一起实现沪剧观演供需阶梯匹配,共同做大沪剧市场,稳住沪剧观众。

夏慧滋告诉记者,此番上海沪剧院与叶榭镇的合作中就有打造优质镇级沪剧表演团队。在沪剧、沪语传习的基础上,挖掘和培育社区沪剧表演人才,培育、壮大镇级特色文化团队等。

上海沪剧院青年演员指导松江区叶榭镇小朋友学习沪语。

角儿

吴巍评价叶榭镇的观众“有点儿懂行”。演员在演,观众跟着打节奏、哼唱的不在少数。若问他们为啥渴盼沪剧院来人。回答:“看重的是角儿。”

叶榭百姓口口相传的角儿是耳熟能详的沪剧名家。这对一个乡镇的沪剧沙龙而言,更切合实际的是,多培养一些水平精湛的“台柱子”。夏慧滋说,希望上海沪剧院能够支持剧本方面的原创,结合叶榭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创排出更多新戏,也帮助沙龙骨干对内容有更多理解,提升表演技艺。

眼下,上海沪剧院拟将叶榭镇纳入“百镇联动”项目。这是沪剧建构新生态的方式:三年内,在全市与100个乡镇街道实现共建,成立“沪剧艺术街镇文化资源共同体”,铺开20个“沪剧艺术推广传承基地”和“沪剧方言文化教学点”等。构建这样一种生态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让院团自身腾出更多时间捧角儿。

一场更大的好戏正开演。

参与调研的市政协委员分析,艺术院团需在以“角儿”为代表的艺术精英培养和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真正的角儿既需要为其量身打造、精心打磨脚本和辨识度;更重要的,角儿是捧出来的——这需要大量的受众认可,沉入田间地头、街巷里弄,吸收养分启迪表演和创作,沉得下才能冒得出。

  作者:苏展

文:苏展图:上海沪剧院提供编辑:占悦责任编辑:王嘉旖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