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会否超越人类文明?科幻作家会被AI取代?刘慈欣这样说

是追寻一个完美全能的ai,还是应该保留一部分属于人类的能力留给自己?

“当ai能全知全能地满足我们的一切需求,我想这并非一件好事。”2024年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在首钢园28日举办的中国科幻大会京港澳科幻融合论坛上,著名科幻作家、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院长刘慈欣如是说。“人类如果真的想长久地延续下去,我们必须保持生命最本原的不断开拓的精神,开辟新世界,开辟未知,对未知的追求,对新世界开拓的进取精神。”

论坛高峰对话环节,围绕“科幻照见未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这一议题,众多与会的科幻界嘉宾大咖讨论热烈,从科技、文学、历史、文明发展历程等角度谈到科幻洞见未来的能力,表达人类对于科技发展的关怀,对人类自身命运的深思。大家谈到,面对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应该始终保持自己的心智状态、进取心和奋斗精神,不断迎接新的未知的挑战。

来自科技、科幻创作、科幻教育和产业界人士在交流时表示,要加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加强科普科幻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比重,为中国的未来培养更多创科人才。京港澳三地应当借助科技创新和科幻产业发展,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步伐,携手构建新时代高科技产业合作的新业态和新模式。京港学术交流中心总裁、香港科技创新联盟理事兼秘书长徐海山担任高峰对话环节主持人 。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以往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场景,逐渐“走进”现实世界,引领科技创新前进的方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接连出现,又会对科幻文学创作产生什么影响?

"如果人工智能继续以当前的速度和趋势发展,它可能会极大地介入科幻文学创作。"在刘慈欣看来,就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而言,人工智能现在确实不如人类。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很难下定论。在创作领域,不管是作家、导演,还是画家,都面临着人工智能巨大的挑战。

“我们需要更多的科幻作家、科研人员和技术专家的参与,共同探索前沿科技如何在科幻作品中表现得更合理和更有吸引力。”在另一场“元宇·光年”科普科幻教育平行论坛上,刘慈欣进一步表示,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普与科幻的结合,提升科幻文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扩大其在科普教育中的作用。

“在短期内,人工智能将在许多领域取代人类的工作,而社会必须适应这种情况。从长期来看,人工智能的智能水平可能会接近甚至超过人类,对人类生活方式、社会形态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可能是颠覆性的。”刘慈欣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探索这一主题,但他也承认,科幻作家本身也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在人类在面对人工智能超越自身文明的这一可能性上,中国科普作协科幻创作研究基地主任、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表示,“面对更高阶ai智能文明的可能性,人类应顺应智能发展的客观规律。”但他相信,人类在长久的线性的发展之中,一定会有一个陡峭的跃迁。香港大学协理副校长、香港青年科学学院院长岑浩璋对待这一前瞻预设则表示,要发挥人工智能的积极作用,“对待人工智能要保持中立的态度,在人工智能问题中,怎样去利用人工智能才是最关键。”

“现在大模型的能力进步非常大但还处于早期,随着模型层数的变多,宽度的变大,在未来一定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副理事长马杰对ai的技术迭代能力有相当的信心,而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weitu ai创始人王历伟则从科研的角度出发,谈及了ai监管的必要性。他表示对于agi的研发仍应以一种相对可控的,更高效的方式去探索。另外,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安全性及诸多实际场景上的应用监管仍需进一步前瞻布局,“全球在ai伦理规范方面目前已有相当的共识。”

刘慈欣认为,科幻文学是人们与科技对话的桥梁,能使复杂的科技概念化繁为简,激发普通大众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还能引领公众思考在宇宙的广阔舞台上如何找到人类的位置。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孟凡兴表示,科技创新和科普、科幻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双轮驱动。在这个信息传播日益发达的时代,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科普教育与时俱进,科幻教育则是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的重要渠道,是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长白庚胜。

正如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长白庚胜在京港澳科幻融合论坛致辞中所说,文学和科技的结合,将会使文学充满硬实力,也只有当科技和文学、文化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让文学更加繁荣,实现突破。“要鼓励更多的文学创作者插上幻想的翅膀,幻想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没有幻想,科学技术的前进将十分的缓慢;没有科幻,我们的幻想将永远只是空想。科学技术和文学的结合,是强强联手,是中国实现强国文化建设当中的先锋。”

采写:南都记者吕虹  莫倩如 李玲 陈秋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