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人交响合唱,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

记者 方卓然

3月22日,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仪式暨开幕演出“浦江春潮·启航新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主题音乐会在上海交响音乐厅拉开帷幕。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本届音乐节以“礼赞新时代”为主题,将举办66台主体演出,提升国际文化大都市软实力。同时,本届音乐节是今年上海第一个大型文化节展活动。

本届“上海之春”舞台首次集结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上海歌剧院合唱团、上海音乐学院音教系混声合唱团、中福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参与开幕演出,著名指挥家俞峰担任指挥。

此次开幕式上的曲目,包含钢琴与乐队《红旗颂》、小提琴与乐队《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管弦乐《鲜红的太阳》、二胡与乐队《第六二胡狂想曲》以及交响曲《新时代》,分别由作曲家吕其明、陈钢、周湘林、王建民、龚天鹏创作。在高扬时代主题、展示上海原创的同时,开幕式的曲目呈现经典与新作的呼应,也体现了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值得注意的事,本届音乐节开幕演出在演出规模上创下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新纪录:乐队、合唱团成员总计350余人以交响合唱演出形式演绎新时代交响曲,这也是上海交响音乐厅有史以来举办过的编制最庞大的交响音乐会。

“把五个艺术团融合在一起,进行复杂的二度创作和打磨,是一次不小挑战。”俞峰表示,毕竟大家都是职业的。别看阵容庞大、人数众多,但那是为乐曲的丰富性服务的。他们错落有致地发声,通过器乐演奏、钢琴独奏、童声合唱、混声合唱等不同层次的变化,产生充满感染力的音响效果。既可以实现轻柔的弱音,也可以实现恢宏的高潮,给观众带来强烈震撼和感染。

在1965年第6届“上海之春”开幕音乐会上,上海交响乐团与上海电影乐团等联合奏响吕其明先生的《红旗颂》。此次开幕式上,著名钢琴家孔祥东与乐团在“上海之春”舞台上演奏钢琴与乐队版《红旗颂》,通过对红色经典的崭新演绎,展现经典魅力、映射时代“繁花”。

“《红旗颂》至今已有八个延伸版本,近60年来几度修改最终定稿。钢琴与乐队版《红旗颂》是管弦乐《红旗颂》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用钢琴主奏重要乐段,以拓宽和丰富《红旗颂》的表现力。”94岁的吕其明感慨道,“今年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本届‘上海之春’能再度演出《红旗颂》,用音乐倾诉对‘红旗’的挚爱,讴歌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非常有价值和意义。”

指挥俞峰接受采访。摄影:方卓然

俞峰认为,“上海之春”今年已经举办第39届了,国内还没有一个这么大的品牌能够持续这么长时间。也正因为这样持续不断地努力和执着于力推新人新作的理念,使得很多优秀作品和人才都在“上海之春”上崭露头角。

他说,包括《红旗颂》《梁祝》在内的一批优秀作品都是从“上海之春”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成为新中国音乐作品的经典之作。这是“上海之春”非常重大的历史价值和贡献。

此外,“上海之春”从创办之初就确立了“力推新人”的办节宗旨,此次开幕演出遴选了沪上三位新晋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等音乐大奖的乐坛新秀——朱婧、王睿一、王山担纲独奏、独唱,他们倾情演绎的三首作品,以西藏、新疆、青海三个地区的大美风情为创作灵感,体现了上海与对口支援地区携手奋进的山海情深。

“音乐,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图腾。”俞峰说,我们国家就是一个诗歌的国度,音乐的国度。步入新时代,文艺创作仍要以人民为中心,写出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彰显文艺界大联合、大团结、大发展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