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季礼陈宇郭帆《今日影评》前瞻中国电影AI时代

1905电影网专稿 ai会给电影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电影人该如何用好ai这个超级工具?ai“机器写手”是否会取代传统编剧?艺术表达的核心会不会被“无所不能”的ai替代?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如影随形。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迅猛发展引人注目,“人工智能+”也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议新词。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之路,“人工智能+电影”能否开辟新的路径?面对重重疑问,敢于创新、直面挑战的中国电影人,正在不断探索新的可能。

3月14日至17日,cctv-6电影频道《今日影评》栏目开启“未来已来·前瞻中国电影ai时代”专题,特邀三位优秀电影人——导演唐季礼,编剧、导演、北京大学教授陈宇,以及导演郭帆做客节目,深度分享他们关于“人工智能+电影”的独到见解与前沿思考。

人工智能复刻年轻版成龙

唐季礼:ai是电影人的超级工具

在14日播出的首集中,曾与成龙联手打造《警察故事》系列与《红番区》《神话》等经典动作片的唐季礼导演率先登场,以他与成龙合作的新片《传说》切入,畅谈ai合作初体验。

在电影《传说》中,唐季礼与他的团队运用了“deepfake深度伪装”ai技术,还原出27岁成龙的样貌。做客《今日影评》现场的唐导表示,不仅自己这个“看成龙电影长大的影迷”觉得像,成龙本人在看到“年轻版自己”时也很惊讶,直呼“会不会太帅了一点”。

在唐季礼看来,人工智能数据库强大,是电影人的“超级助手”。在降本增效层面,他以李安导演的《双子杀手》为例指出,李安在将演员恢复年轻样貌时要一帧一帧做,成本非常高,而应用ai技术的《传说》在这一方面的成本只有前者的20%到30%,完成效率也更高。

据他透露,应用“深度伪装”技术是要让电脑对年轻成龙的数据展开学习,进而去做一个“3d头”。不过,他也指出3d头做不出眼神的细微变化,同时也有着角度的限制,现阶段的ai还不能完成,所以还是要有真人来表演。

对于ai应用,经过此番实践的唐季礼进一步阐释出其利弊所在。对于人工智能带来的最大好处,他认为是可替代“龙虎武师”完成危险的动作。但与此同时,他也看到了一些现阶段的不足,如用ai智能人当“演员”的沟通成本更高,做出的视频风格也可能达不到导演的视觉要求。“人工智能不能代替我们的电影发展史。”

ai编不出《满江红》《坚如磐石

陈宇:人工智能尚未达到叙事艺术层面

15日做客《今日影评》的陈宇,近年来凭编剧作品《狙击手》《满江红》《坚如磐石》获得观众青睐。对于ai可能对编剧行业造成的“威胁”,作为传统编剧的他会怎么看?“ai编剧”真的就会比“人工编剧”更“多快好省”吗?

节目现场,在北大开设编剧课程的陈宇特别向ai发起“编剧水平测试”。结果显示,无论是相对简单的课堂编剧练习题,还是进阶的《坚如磐石》剧本提纲转化,ai编写的“剧本”都显得太过简单。

陈宇指出,现阶段所谓ai编剧虽然不会出现语言逻辑上的问题,但其在内容逻辑处理上还比较初级,很难做到稳定的、有因果关系发展的事件推进,尤其难以清晰地设计具体的行动细节。

不能设计出《满江红》全军复诵名场面,难以处理《坚如磐石》“话里有话”的深度台词,现阶段相对初级的ai编剧,距离一个合格编剧还有多远?陈宇向《今日影评》预估还需要三到五年时间,或许它就将成为影视产业中的重要部分。他客观表示,ai是更客观全面的存在,拥有人类无可比拟的计算能力,但在理解人类情感与价值观层面还比较难。

对于ai可能带来的影响,陈宇继续表示,不接受变化是没有意义的,不去接受就只能被淘汰,要对科技抱有更加开放、积极的心态,ai其实可以淘汰一些庸常的创作,倒逼创作者去进步。

ai学习世界的方式已发生质变

郭帆:中国电影工业化3.0时代很快到来

16日至17日,《今日影评》将以上下两期节目的体量,承载导演郭帆对于人工智能的多角度深度思考。

作为电影《流浪地球》系列的核心创作者,被影迷誉为“打开中国科幻电影新大门”的郭帆,曾透露自己是经由电影《终结者2》开启了对科幻电影的向往。近日,一部由全球50位ai领域艺术家组成的创作团队共同制作的《终结者2》重制版在海外首映,其中所有镜头、对话、音乐均由aigc工具创作。

“很难描述我现在的心情,”谈及这部由ai重制的经典,郭帆向《今日影评》传递出一种复杂的焦虑,“有一种未知在里边,我不知道未来的影像创作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方向。”

对于这份“焦虑”,郭帆延展表示,人工智能学习这个世界的方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不仅仅是以往依靠文字,现在开始更多地用图像与声音去学习,它对世界的构建会越来越完善,进而就会去模仿世界。“你不知道它是怎么学会的,这个是让我觉得有未知感的。”

谈及“中国电影工业化3.0时代”的提法,郭帆指出这尚未全面到来,但会很快。结合在海外调研的经历,他表示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的断代逻辑已经以天为单位,可能今年就会再出现两到三个颠覆性的应用,其中将产生的多样性,或将吸引更多年轻创作者加入,更高效地利用智能工具去发挥才华,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愈发“全能”的ai工具,是否将一步步取代电影制作流程中的多数工种?对此,郭帆坦言很难判定,如若真的出现一种通用型人工智能,很多的工作岗位都会被击中,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岗位将集合在以个创作者身上,即每一个个体可能都是曾经的一个剧组,这时,更接近艺术本质的创意等不可替代性的能力将越来越重要。

对于人工智能在中国电影工业的应用之路,郭帆仍抱有乐观态度。而对大家最为关心的《流浪地球3》进度问题,郭导也在《今日影评》的“在线催更”下透露了一些消息。具体是什么?敬请锁定电影频道。

电影文化评论类日播栏目《今日影评》每晚19:45档于cctv-6电影频道播出。周一至周日黄金时间,点亮你每一个光影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