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韩寒“跨界导演”稳坐春节档前二,“专业导演”没落?票房差怪排片少?

一方面,总体票房繁盛。根据国家电影局初步统计,仅2024年春节假期(2月10日至2月17日)全国电影票房就高达80.16亿元,观影人次为1.63亿,相比2023年春节假期票房和人次分别增长了18.47%和26.36%,均创造了同档期新的纪录。

另一方面,半数撤档。同样是在春节假期(2月10日至2月17日)内,共八部春节档影片,其中四部官宣撤档,被网友戏称“撤档元年”。

一、春节档票房:断档严重,几家欢喜几家愁

票房虽不是决定影片质量的唯一标准,但却是重要标准之一。

截止到2月23日,春节档电影上映14日,《热辣滚烫》稳稳拿下票房第一,票房已突破31亿,约为春节档总体票房的三分之一。

《飞驰人生2》稳居票房第二,票房突破28亿,虽然难超第一位的《热辣滚烫》,但与第三位的《第二十条》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第二十条》起初虽然不及《熊出没·逆转时空》,但在春节假期后开始反超,目前二者票房分别是18亿多和17亿多。

然后春节档在映影片就没了。

《我们一起摇太阳》《黄貔:天降财神猫》《红毯先生》《八戒之天蓬下界》先后官宣撤档。虽然给出的官方理由各种各样,但毫无意外,最核心的问题众人皆知:票房太差

《我们一起摇太阳》与《红毯先生》撤档前票房都未过亿,剩下两部电影更是连千万大关都没突破。

这样的票房成绩连“回本”都做不到。

以《红毯先生》为例,网传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是2.6亿,其中包括刘德华片酬6000万元以及宁浩导演费2400万元。目前八千多万的票房甚至不够支付刘德华与宁浩的费用。而据媒体估算,在此基础之上,《红毯先生》改档后至少要取得7.5亿元总票房才能收回制作成本。

这对于目前的《红毯先生》来说,似乎是一个极为困难的事情。

二、跨界or专业:“跨界导演”稳坐前二,“专业导演”成为“逃兵”

此外,不少人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本次稳坐前二的两部电影,《热辣滚烫》与《飞驰人生2》,其导演贾玲与韩寒,都是“跨界导演”。

贾玲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主修相声表演。进入演艺圈后,经历了从相声演员到小品演员再到导演、影视演员的转型。21年的《你好李焕英》是其导演生涯的开始,至今不过四年。

韩寒高中辍学,因其作家身份被公众知晓,后又成为赛车手,直到14年电影《后会无期》才成为导演。

反观已经成为“逃兵”的四部影片里,不谈动画电影,《我们一起摇太阳》和《红毯先生的》导演均为标准的“科班出身”,是名副其实的“专业导演”。

《我们一起摇太阳》的导演韩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导演专业。从2002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五好差一好》,就开启了导演生涯。2015年,更是凭借爱情喜剧片《滚蛋吧!肿瘤君》代表中国内地角逐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而《红毯先生》的导演宁浩,更是我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2006年,就指导出了《疯狂的石头》这样为公众耳熟能详的电影作品。

不仅今年春节档电影,纵观内地影史票房前十名(独立指导)导演,前三均为跨界导演,一个习武的、一个说相声的、一个学医的:吴京、贾玲、饺子。

这不禁让人怀疑,为何“跨界导演”取得佳绩,而“专业导演”成为“逃兵”?是“专业导演”没落了吗?

对于这一问题,想要仔细阐述需要长篇大论,叨叨仅在这里抛出一个新的问题,还请各位看客自行思考、发表观点。

票房能够定义一个导演是否是好导演吗?

三、惨案归因:票房差因为“排片”少?那“排片”又受何影响?

纵观对于撤档影片的原因分析,除去本身不适合春节档等因素外,还有一个原因会被很多网友提及,即“排片”少,导致票房差。

很多网友表示自己家附近的电影院,像是《红毯先生》《黄貔:天降财神猫》这些影片,排片极少,且几乎都在早上和夜晚,这样的排片使得很多人难以前往观看。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这些撤档影片的排片确实极低,甚至有的不到1%。

如果认定票房差是因为排片少的话,那又是什么决定了排片呢?

1、上座率

首先我们明确一点,电影院不是艺术馆,电影院是为了赚钱而存在的。影片的质量不是最重要的,什么电影大家喜欢看、愿意看,电影院就会多排什么样的电影。所以排片多的电影并不仅仅只有质量高的电影,那些毁誉参半的影片也有机会获得很高的排片率。因为这类影片有争议,所以去观看的人也很多。

那如何判断这部电影的观看者是否多呢?这就要看上座率了。

电影的上座率,即上座人数与总座位数的比值,用来衡量一部影片的质量和票房价值,上座率越高,通常意味着影片越受欢迎,票房价值也越高。

因而,上座率高的电影就会给更多的排片。

2、制作团队

此外,制作团队其实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排片。这里制作团队的影响,可以换成“扛票房”这一概念。就像是公司谈合作争取项目一样,自然是之前有经验、做出过成功案例的公司更容易拿下合作,电影也是一样,知名影星与名导拥有一定的票房号召力,影院也会根据制作团队来考虑排片。

像是《红毯先生》,尽管现在已经撤档,但在第一天的时候,影院的排片也占了8.5%。

3、推广与宣传

而片方自身的推广与宣传,也会被考虑在内。电影票卖得好不好,看电影的人多不多,片方自己也要上心思做努力,《热辣滚烫》的前期宣传非常到位,热搜狂飙,讨论度极高。这样的高讨论高热度能够获得观众的期待,自然也就能获得影院的期待。

此外,除了片方,外界的宣传也有很大作用。像是《第二十条》起初排片占比并不高,很长一段时间都在20%以下,但在央媒下场表扬认可后,其排片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这几天的排片占比都在26%左右。

4、映后效果

排片这个事情并不是前期筹备好就按部就班的,而是灵活变动的。影院也要看电影上映后的情况,动态的安排排片。

像是《热辣滚烫》和《飞驰人生2》上映第一日票房就极佳,口碑好、话题度高、某瓣评分也高,因而影院就进一步增大排片比例,而诸如《红毯先生》《我们一起摇太阳》之流,上映第一日票房成绩只有《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的十分之一,自然会减少排片。

5、灰色空间

当然,影院与片方也会有一些灰色空间的存在,例如回扣、吃饭等人情世故。但无论怎样的人情关系,影院的最终目的仍是盈利,影院不会为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以灰色空间面对上述因素导致的直接利益来说,影响力度还是弱了很多。

综上所述,如果因为票房少而怨排片少,其实并不理智,影响排片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就像是“无形手”一样,动态调节排片。从某种角度上说,票房和排片甚至可以说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这么来看,一味地将票房差归结于排片少,若非无知,便有推卸责任的嫌疑了。

春节档一半的影片撤档延期,而延期后再上架,是否能够逆袭就要看到时候的表现了。但,就目前来看,可能难以取得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