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三”上春晚起争执,雅俗共赏有何不可?

□陈奇 (井冈山大学)

近日,“多地春晚彩排出现科目三”引发网友关注。其中传播度最广的视频是赵本山弟子宋晓峰在安徽台录制春晚小品时跳“科目三”舞蹈片段。此外,广东、辽宁等省份的2024年春晚彩排花絮中也出现了“科目三”的身影。

扭胯摇花手,丝滑小连步,搭配“江湖一笑”配乐,“科目三”舞蹈自出圈以来便一直饱受争议。如今随着“科目三”登台多地春晚的消息传来,网友更是争论的不可开交。支持者表示雅俗共赏有何不可,反对者则直言土味舞蹈成何体统,甚至是调侃到“科目三上春晚就把电视砸了”。

作为一种发源于年轻群体之间的舞蹈,为何如今又遭到不少年轻人的抵制呢?一方面,很多年轻人将“科目三”与“精神小伙”和“社会摇”挂钩,认为这种舞蹈“出身不正”。另一方面,不少年轻人认为“科目三”是名副其实的“老梗”“烂梗”,难登大雅之堂,甚至拿出社交平台上反对居多的投票结果来论证。与此同时,信息茧房的存在让不少人只接收到和自己观点相近的信息,于是更加笃定了绝大多数人反感“科目三”。

然而彼之砒霜吾之糖蜜,在你眼里的俗不可耐,也可以是别人眼里灵性活泼。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科目三”为很多中年人和小孩所喜闻乐见。此外,所谓的社交平台投票本就以年轻人为主,这样的投票结果能代表广大群众吗?再者,土不土那是个人审美评判,火不火却是众人有目共睹。在短视频平台,“科目三”的播放量超过500亿次。不仅如此,“科目三”更是火到了台湾,火到了海外,甚至火到了世界舞蹈大赛上。散落在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人,因为一支舞蹈分享着同样的快乐,这样的“科目三”有其价值所在。

诚然,不少年轻人抵制“科目三”上春晚的背后,其实折射出他们对如今春晚缺乏创新的不满。很多人常说以前的春晚有什么就火什么,现在的春晚什么火就演什么。然而也应该看到,文艺创新绝非空中楼阁,而是需要扎根于生活,作为一种现象级的舞蹈,“科目三”显然有理由作为春晚节目的创意来源。并且据当前透漏的彩排花絮可以看到,多地的“科目三”舞蹈并非照搬照抄,而是融入了当地的特色民俗文化,这样既熟悉又陌生的“科目三”或许也值得一看。

春晚作为面向广大群众的晚会,雅俗共赏自然是其应有之义。当然,创作者也应该从不同的声音中读出观众的期待,实现引用和创新的平衡,努力寻求观众的最大公约数。但归根结底,“科目三”的本质就是一种舞蹈,不必捧得过高,也不要贬的太低,对于它是否能够正式登台春晚,我们不妨宽容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