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深圳的读者向我们反映,深圳公共频道的两档粤语新闻节目——《新闻广场》与《18点新闻》,疑似从2024年1月1日起停播。
打开深圳广电的官网,我们发现两个粤语节目在2023年12月31号后再无更新,但该频道下的其他普通话节目仍在更新中。
虽然身处大湾区,且毗邻粤语文化输出地香港,但深圳常常被称作“最不广东的城市”,为何深圳显得如此“异类”?粤语如今在深圳的生存状况又是如何呢?
01
本地语言百花齐放的时代
追溯历史,广府人和客家人是深圳最“土著”的本地人。
据史料记载,在宋元时期,深圳地区就已经有广府人、客家人居住。
康熙年间,朝廷颁布了招垦政策来弥补“沿海迁界”带来的巨大灾难,吸引周边(惠州等地)大量客家民系为主的农民迁入,客家人口在该地逐渐庞大。
▲图源水印
根据《宝安县志》记载,在改革开放前的深圳,有56%的客家人,42%的广府人,以及其余少量的潮汕人、疍家人等。
不过,这个数据存在争议,还有一种说法是宝安县的土著居民约有30万左右,广府人占超15万,客家人口接近15万。
▲图源网络
如此人口构成,使得改革开放前的深圳成为了广府话与客家话的天下。
深圳市第一任团市委领导、深圳本土作家梁佛金曾介绍: “1978年,宝安县讲客家语的人口超过60%。其中,干部、职工、教师、医生等大多是客家人。”
而当时在深圳的广府人说的是围头话,围头话属于粤语方言的一支,有学者称其为“粤语莞宝方言”,与广州话有些许差异,更像是粤语与客家话的结合。围头话曾主要分布在罗湖、福田、南山三区。
▲改革开放时期的深圳,图源网络
1980年经济特区成立,最早前来深圳投资的大多数是港商,出于工作交流的需要,再加上当时深受香港流行文化的影响,广府语系逐渐在深圳占上风。
改革开放初期,大量潮汕人迁入深圳,于是深圳形成了岭南三大民系鼎立的局面,成为客家话、围头话和潮汕话的特色大熔炉。
▲改革开放时期的深圳,图源网络
加上同时前来建设深圳的湖南人、江西人、福建人、广西人及其他外省人,全国大小方言都在特区汇聚。
据1985年初的抽样调查显示,深圳市讲粤语和客家话的各占25%,讲潮汕话和其它方言的共占30%,而讲普通话的人不足20%。
深圳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马庆就曾回忆道: “上世纪80年代初,外国人来深圳洽谈生意,若遇上说方言的人,需要找两三个翻译,先将外语翻译成普通话,然后再将普通话翻译成方言……”
02
普通话是如何取代各方言的?
各地方言一度在深圳百花齐放,后来又是如何形成普通话独行天下的局面呢?
深圳拥有作为经济特区的特殊性,为了避免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民“鸡同鸭讲”,更好地促进社会交际、商贸往来,提高办事效率,深圳政府从1984年开始大力实施推普政策。
这一年,政府设立推广普通话办公室,提出学校要起到带头作用,上课、开会要使用普通话,普通话亦成为了招聘教师的考核标准之一。
同时,政府指出劳动部门招工要把会讲普通话作为条件之一,不会讲普通话的不招;宾馆、酒楼及服务行业,要定出有关奖罚的办法,使推广普通话工作与其他工作挂钩……
▲图源网络
除此之外,深圳外来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更使得方言的生存空间逐渐萎缩。
深圳经济不断发展,来自五湖四海的百姓不断涌入以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据统计,2022年,深圳市共有常住人口1766.18万人,其中本地户籍583.47万人(包含迁移户籍的新深圳人),仅占33%,外来流动人口约占67%。
出于交流的需要,学校、职场、社交等场合都以使用普通话为主。
▲数据来源:深圳统计
最后,上世纪70、80年代香港文化的盛行使得粤语在深圳更占上风。但如今,香港的粤语流行文化的渐显颓势,不少深圳人也失去了学习粤语的动力与兴趣。
最终,深圳成为中国“最普通话”的城市之一。
03
以后在深圳还能听到粤语吗?
如今在深圳的公共场合,最常听到粤语的地方,估计只有地铁站了,因为深圳地铁仍保留粤语报站。
至于公交车方面,1988年深圳就取消了公交车粤语报站。直到近几年,为了响应市民的呼吁,才开始有部分公交车恢复粤语报站。
在粤语传承方面,无论是深圳土著还是“深n代”,很多在深圳长大的年轻人表示,使用粤语的机会越来越少。
▲网友观点
有美国博主就曾拍摄“挑战在深圳说粤语”的短视频,虽然两位美国女孩的粤语说得十分标准,但是在深圳却很少人听懂,甚至以为她们在说英语,令人哭笑不得。
▲视频来源“rachelr星星”
还有网友曾调侃,如果你在深圳商场遇到讲粤语的朋友,他们更可能是来深圳消费的香港人。由于港深两地在吃喝方面的物价差距甚大,加上交通便捷,上一年开始港人北上消费热潮掀起。
▲图源网络
实际上,不止粤语,客家话、潮汕话等其他方言在深圳的处境也类似。就连户籍为外省、成长在深圳的孩子,又有多少个能流利地说家乡话呢?
▲网友观点
的确,普通话促进了沟通交流,助经济快速发展,减少了因方言差异而带来的隔阂。“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口号,体现的正是移民城市对来客的包容。
但是,移民城市容得下外来客,却注定容不下各地方言吗?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深圳是“普通话沙漠”,如今下一代习得普通话的难度越来越低,反而是方言流失得越来越严重。环境形势在变化,能为方言留一片生存空间吗?
▲图源网络
况且,语言不仅具备工具属性,还具备文化属性。如果一座城市没有了文化根脉,不是很可悲吗?
各位自己友,
你怎么看待深圳地区的粤语传承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