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起归来|2023年国际乐团“扎堆”来华,中国乐团谋求突破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里,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费城交响乐团、贝尔格莱德爱乐乐团等国际名团扎堆来华演出,掀起一阵又一阵观演热潮。这种热闹景象只是今年的一个缩影。历经三年多的等待后,中国的乐迷在2023年见证了国际名团名家的全面回归。 

海外名家名团扎堆来华 拿出看家本领也不忘接地气

2023年3月,国际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德累斯顿音乐节总监、莫里茨堡音乐节艺术总监扬·沃格勒率先登台国家大剧院,开启了外国艺术家接连访华的新篇章。

2023年3月,捷杰耶夫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会。摄影/凌风

之后,瓦莱里·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亚当·费舍尔与维也纳交响乐团、弗拉基米尔·费多谢耶夫与柴科夫斯基交响乐团、克里斯蒂安·蒂勒曼与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尼姆·雅尔维与贝尔格莱德爱乐乐团等世界级大师名团陆续来到北京,获任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首席指挥的丹尼尔·加蒂,与中国感情颇为深厚的韩国指挥家郑明勋、钢琴家鲁道夫·布赫宾德、小提琴家雷诺·卡普松等国际名家的精彩演绎也都让乐迷们过足了瘾。

众多国际名团名家回归,让乐迷们欣喜若狂。2023年3月,时隔三年半之久,指挥大师瓦莱里·捷杰耶夫携马林斯基交响乐团重返国家大剧院,三场音乐会刚刚开售,几千张演出票瞬间就被抢空,售票网站甚至因购票人数过多而一度“瘫痪”。这样热闹的场景今年不止一次出现。

艺术家们感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情,纷纷搬出拿手好戏,用满满的诚意来回馈中国观众的热情。为了能让久别重逢显得更加特别,国外艺术家们还精心设计了专为中国观众量身定制的“彩蛋”环节。捷杰耶夫今年3月登台国家大剧院的首场音乐会上,就率先奏响了并没有出现在节目单上的《红旗颂》,这首曲目也是捷杰耶夫因感念中国观众的热情和期待而在音乐会开演前半小时才决定临时加上的。

而其在今年10月率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登台大运河畔的北京艺术中心时,再次率先奏响了一曲未写在节目单上的中国作品《我们走在大路上》。选用富有亲切感的中国作品与观众互动开场,迅速拉近了和中国观众的距离,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反响。

2023年11月,克里斯蒂安·蒂勒曼与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登台国家大剧院。摄影/王小京

国际名团名家拉高了观众期待 中国乐团谋求突破

世界级大团扎堆来华,也让乐迷们陷入了甜蜜的烦恼。仅11月份,就有近十个世界名团名家在国家大剧院轮番登台:11月5日,克里斯蒂安·蒂勒曼率领拥有475年历史的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为中国观众献上了欣德米特《天鹅转子》与理查·施特劳斯《阿尔卑斯山交响曲》;11月9日,俄罗斯钢琴学派的传承人丹尼斯·马祖耶夫登台上演拉赫玛尼诺夫和柴可夫斯基。11月9日至12日,美国芭蕾舞剧院阔别十年,携十位首席明星再度登台演绎芭蕾巅峰之作《吉赛尔》;而费城交响乐团于11月10日和11月11日分别携手中国交响乐团和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以“纪念费交访华50周年音乐会”和“弦音别绪”两场音乐会再续中美古典音乐文化50年情缘……国际名团名家如此密集的演出安排,让乐迷们既兴奋,又焦虑,直呼“看不过来”。“今年的演出市场可以说是井喷式的恢复,这种井喷不是某一方面的,而是包括观众需求的、乐团演出愿望等全方位、立体式的井喷恢复。”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总经理任小珑说。

国际名团名家井喷式恢复拉高了观众的期待。同赛道竞争,中国乐团和音乐家们也迸发出积极蓬勃的力量。尽管前后都有密集的国际大团夹击,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与丹尼尔·加蒂、郑明勋等指挥大师合作的音乐会都表现出了饱满的热情和惊艳全场的呈现,两套曲目一共四场音乐会,售票率都达到了90%以上,演出现场观众的反响非常热烈。

“当国际大师或者国际乐团来到中国的时候,产生的交流绝不仅仅是在观众层面上,观众当然也会见识到国际大师、国际水准是什么样的,但是也会从中反射出一种对中国乐团更高的期待。”任小珑表示,“今年很多国际大团都回到中国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一些新的氛围,新的气息。比如说从乐团演出的角度来讲,我们现在再去策划演出,就不能以过去三年的视角、水准和标准去安排了,必须要有国际知名的指挥家、独奏家,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去吸引观众,满足市场。”

国际名团回归中国,无形中带动了中国乐团以更高的标准来对待每一场演出。在激烈的竞争中,中国乐团也在谋求突破。任小珑表示,“虽然作为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有主场优势,但是我们在策划演出的时候也要考虑,前后都有国际大团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拿出什么样的指挥和曲目,才能在市场上、在观众面前站住脚,其实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但同时我觉得越是有这样压力和挑战,才会让我们真正拿出在市场上能够站住脚的产品。”

2023年10月,丹尼尔·加蒂携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绎勃拉姆斯交响音乐会。摄影/刘方

音乐是连接世界的桥梁 交流互鉴促进交响乐事业的发展

海外名团名家纷至沓来,对于中国音乐家来说意义非凡。“当丹尼尔·加蒂、郑明勋这样世界级的顶尖指挥家来到乐团的时候,我们意识到过去4年来,我们都没有这样子和国际大师肩并肩手拉手一起工作的机会。” 任小珑说,“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家们的反应的话,就是甘之若饴,他们有一种非常解渴的感受,也正是这种感受,赋予了他们全神贯注的工作状态,也赋予了他们最后艺术水准上的井喷式的自我呈现,通过这样的国际交流,我们的乐团水准才能不断提高。”

对于国际名团名家来说,中国交响乐市场所带来的活力,也是非常具有冲击力的。几乎所有的外国音乐家都感慨北京观众的年轻热情。亚当·费舍尔今年上半年来华演出时就曾对音乐会的氛围感到很满意,他表示,“在欧洲,我们时常会担心,再过几十年,等这批观众老去后,未来新的观众是否能成长起来,北京的演出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对古典音乐的发展有了更多信心。”郑明勋时隔四年再度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他也表示,见到这些老朋友们特别开心,大家在音乐、生活等各个层面的交流让他觉得非常有意义。

任小珑说,“当国际乐团来到中国的时候,我们除了艺术家之间的交流,还有管理层面的对接交流。他们也从中国市场,从他们的中国同行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会反过去改变他们对中国市场,甚至对整个交响乐事业发展的观念和观点,这种学习和交流绝对不是单向的。总之,国际交流的全面恢复令人感到兴奋,也非常有收获和启发。”

2023年10月26日,北京艺术中心,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音乐会。摄影/牛小北

微盘点

最早回归中国市场的国外古典音乐家

疫情以来,外国艺术家的身影久疏于国内舞台。2023年3月12日,国际知名大提琴演奏家、德国德累斯顿音乐节总监、德国莫里茨堡音乐节艺术总监扬·沃格勒登台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为观众呈现了巴洛克音乐巨匠巴赫的全套六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为乍暖还寒的北京初春带来了一股音乐的热浪。这场音乐会也成为了外国艺术家重返中国的重要标志。此后的演出市场星光闪烁,众多国际知名艺术家陆续亮相北京舞台。

最令观众疯狂的国际顶级乐团

今年指挥大师瓦莱里·捷杰耶夫三次到访北京。他执棒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不仅成为最早回归中国市场的国外顶级乐团,也是首支登台北京艺术中心的国际艺术团体。捷杰耶夫的到来引发了乐迷们的疯狂追捧。2023年3月,捷杰耶夫携马林斯基交响乐团重返国家大剧院的三场音乐会刚刚开售,几千张演出票瞬间就被抢空,售票网站甚至因购票人数过多而一度“瘫痪”。而此后的演出也都座无虚席。捷杰耶夫每次到访都马不停蹄,用极大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回馈着中国乐迷,用音乐继续书写友谊。

最令人期待的经典大部头演奏

过去三年,国内乐迷鲜少能在现场欣赏到外国艺术家演奏贝多芬全套大部头。2023年5月,富有传奇色彩的钢琴巨匠鲁道夫·布赫宾德重返国家大剧院,在9天内用7场音乐会呈现贝多芬全套32首钢琴奏鸣曲,令乐迷们非常兴奋。贝多芬全套钢琴奏鸣曲马拉松式的呈现,近80岁高龄的布赫宾德再次为中国乐迷们带来标杆级的、纯正德奥风味的音乐盛宴,也让中国乐迷们全面走进贝多芬这位音乐巨匠的精神世界。

最早回归的国际原版音乐剧

2023年7月,法语原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这也是2023年首部中国巡演的国际原版大戏。作为2001年在巴黎首演并一跃成为与《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并称为法语音乐剧的三大瑰宝的世界最受欢迎的法语音乐剧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此轮中国巡演是该剧“20周年纪念版”的首次全球巡演,二十年前首演时的原班卡司“大米”达米安·萨格和“cc”希西莉亚·卡拉也在本次巡演中再度合体,令观众惊喜。剧中30余首风格迥异、又现代时尚的音乐曲目,将法式浪漫贯穿到底。

与中国友谊最久的国外名团

2023年11月,美国芭蕾舞剧院、费城交响乐团先后来访,北京掀起中美文化交流的热潮。其中,费交再度访华备受瞩目。作为历史上首支来华访问的美国交响乐团,费交与中国的友谊从1973年至今,已有50载春秋。虽然岁月流逝,当年的年轻小伙们如今已白发苍苍,但音乐铸就的友谊从未褪色。费交在一周内先后与中国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作,两国艺术家借助音乐这一国际化的语言,再度诠释了友谊历久弥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