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别!一代宗师离去

2月18日近23时,中国人民大学发布讣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杰出教育家,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新中国金融学科主要奠基人,第八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经济学召集人、第四届学科评议组应用经济学召集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顾问,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主任、荣誉一级教授黄达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2月18日8时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18日中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喻国明发布消息称,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科奠基人黄达于当天上午逝世,享年98岁,他形容黄达的逝世是“中国金融学科一个时代的终结”。

记者了解到,黄达生于天津,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曾编写多本金融学经典教材,他还说过,“金融天地,浩渺幽深,览胜揭秘,乐何如之”。

公开资料显示,黄达,1925年生于天津市,曾就读于华北联合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起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1988年任首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1991年11月至1994年6月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2011年6月1日获得首届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2013年获“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4年获第三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黄达的大部分精力,基本上都放在了教学研究上,即使在改革开放不久他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校长等行政职务以后,也没有中断过教学工作,直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始终把不脱离教学第一线作为自己必须遵守的准则。

与很多“著作等身”的学者相比,黄达曾自称“只留下四本教材”——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80年代中期的《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90年代的《货币银行学》、21世纪初的《金融学》。

改革开放后,在教材编写上,曾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方已经有很好的货币银行学教材,没有必要编写中国自己的教材。黄达却坚持,在中国的讲坛上,面对中国的学生,讲授货币银行学,就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他认为,翻译的教材,是外国的教授以外国的背景写的,不完全适合中国的学生,如果只用外国课本,就会出现学生学在本乡本土,却不了解国情的现象。

2010年,黄达出版了《与货币银行学结缘六十年》。据中国经济时报刊文,黄达就此说,“以此为结点,由于年事这个不可抗拒的原因,我对于货币银行学、对于金融学科,已经有好几年未能进一步思考了。”不过,在黄达的一篇名为《货币银行学到金融学》的演讲中,他说,“金融天地,浩渺幽深,览胜揭秘,乐何如之。” 

中国经济时报评价称,黄达60年的货币银行学教学研究生涯,同时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金融问题探讨研究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脉络。从这个角度看,黄达的学术经历,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南方都市报、n视频

编辑:赵明明  主编:王首道  审阅:王绍忠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