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的压箱之作, 虽然冷门但高分

黄渤的第一部电影作品《上车,走吧》上映于2000年,这部首场电影秀是黄渤的压箱之作,也是他和导演管虎的第一次合作,听过片名且看过该部电影的绝对是黄渤铁粉,因为这部电影非常冷门,连流传网络的电影剧照都屈指可数,但在豆瓣却有着8.0的高分。

算起来,黄渤在拍摄这部《上车,走吧》电影时,才27岁,颜值并不能作为年龄的参考值,但其青涩而腼腆的举手投足,完美的诠释了一个从乡村到城市的外地人特有的状态,与之搭档的高虎,相衬之下,则显得略微成熟。

两人一同离开山东老家到北京打拼,想扎根在这繁华的城市,共同体验了这人间冷暖后,一个选择回家,一个选择留下,是千千万万个来自五湖四,打拼在一线大都市前沿的外乡人缩影。

和所有的进城创业的朋友一样,黄渤和高虎在电影《上车,走吧》中从最辛苦的工作开始做起——小巴司机,在北京小巴好似一种乘车文化,独有的喊票则是招揽生意的绝活技巧,黄渤开始的忸怩和轻声细语这一方显然水土不服,格格不入的口音、无处安放的双手和欲言又止的招呼让竞争对手多次暗算,观众看着都着急。

在与同行斗智斗勇时,两人不仅用山东方言的特色喊票报站方式获得了相当高的人气,为自己打开了局面还分别暂时的收获了各自的情感,拼搏在一线的朋友们大多有着相同的经历,喜欢这方水土,更喜欢他乡遇知音,他们为这份纯真的感情倾其所有的付出,甚至不求回报,而空空如也的口袋,再次将梦想和现实远远地拉开,不是他们不努力,也不是他们不上进,而是在偌大的城市,无根的漂泊未曾有过一丝归属感。

和影片《上车,走吧》的人设一样,选择熬下去的变成了刘承强,选择返乡过安逸日子的变成了高明,这编剧和导演确实有文化,给主演起名字也别有深意,只是不知道留下来的就真的“逞强”吗?还是离开的就真的“高明”呢?

子琪曰:在异客他乡生根发芽本非易事,没有足够的背景却要付出数倍的代价,而城市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又哪一样不是他乡异客的辛勤劳作的成果呢?愿每位奋斗在一线的朋友们能被温柔地对待。

我是子琪,如果您有新的想法可以留言和谐交流呢,如果您热爱电影,可以关注“子琪曰电影”,每天一部电影,和您佳片有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