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传奇, 小兵张嘎背后的故事, 现实拍摄情况叫人想象不到!

以前老一辈人看电影有一个口头习惯是“叫好”,还有一个是“叫座”,叫好就是代表这部影片讲得好、演的也好,很受大众人民的喜欢,叫座就是说明这部电影座无虚席,比喜欢又多了一些热爱的情绪在里面,如果“叫好又叫座”那就了不得了,代表着对该部作品非常喜欢和热爱。我们都知道以前还是黑白布幕的时候,经常会上演一些有关于抗日的事件,每一个影片基本上都是真实的事儿改编的,今天沧海想跟大家提的作品是1963年在中国上映的一部电影《小兵张嘎》。

相信很多80、90的小伙伴都看过电视版本的嘎子,但是这部电影版本才是该作品的开山之作,里面小主人公、我们的抗日小英雄嘎子,是一个又调皮、又机灵、又捣蛋的淘小子,与他相依为命的奶奶被小日本给害死了,所以他特别憎恨小鬼子,无依无靠的他只能到县城找到了老罗叔和老钟叔,一同抗日杀鬼子,最后在两位老战士的带领下,张嘎成长为令人骄傲又钦佩的抗战小英雄。

故事发生在白洋淀,该地区属于河北的一个小县城,而在河北“嘎”这个词是机灵、捣蛋的意思,当时执行该部作品的导演崔巍崔导,一拿到剧本后就特别喜欢,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曾经在白洋淀生活了8年,所以他对这个地方的民俗习惯还有地理环境十分熟悉,为了选出合适的演员,历时一年,筛选了80多个小演员,始终没有他满意的孩子,后来还是一位演过江姐的女演员于蓝给他推荐了一个孩子,他当时一看就十分贴合心意,但是崔导演是一个十分有智慧的人,他把选好的几个小演员带到家里做客,期间他很注意观察这些小朋友的行为,他相中的需要演张嘎的小孩子表现叫他非常满意,于是各项拍定之后开始拍摄。

但是问题依旧存在,由于孩子们都没有什么演出经验,许多场景演不出真实效果,有很多场面一搞就是好几天时间,甚至还有许多场景,因为孩子们的情绪无法入戏,崔嵬导演不仅要引导安抚,还要等他们有一定的情绪才进行拍摄,不管如何,他们当时都一一克服了,在这部影片里值得一提的不仅仅有小演员们的努力,还有很多当时很优秀的老艺术家的无私付出,因为他们都是无偿出演,不要钱的,那个时候拍摄上会有种种困难,基本上都是剧组人员、导演自费拍摄,不像现在有很多办法搞到经费。所以沧海在此也要给这些老一辈的艺术家们致敬,没有他们的辛苦付出,也成就不了这样一部经典,当然这其中更有崔导、小演员等人的艰辛,所以经典的产物都是背后的汗水堆砌而成的。

今天沧海就和大家说讲这些,有喜欢的朋友希望关注支持一下,沧海每天都会有新内容更新哦,同时也欢迎你在下方评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