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本题,在类型之上是本土化与商业化紧密结合的创新探索

谈天说地,有“贝”而来。光影之间,方晓冷暖。大家好,我是天贝兄~



爱情片是电影大家庭里年龄较长且辈分较高的一员,


早在电影默片时代就开始以“无声胜有声”的情感表达与唯美感伤的爱情故事来吸引观众。


被誉为戏剧电影之父的乔治·梅里爱就曾分别于1899年和1912年执导拍摄了两个版本的爱情影片《灰姑娘》。



在此期间,意大利导演马里奥·卡塞利尼也拍摄了改编自莎士比亚著名戏剧的影片《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些都是电影史上有记载的对于爱情片的初期探索。


1934年,意大利人弗兰克·卡普拉将美国杂志上的一篇爱情故事改编成了一部经典的爱情电影《一夜风流》,这部作品也为后来的爱情片的发展奠定了叙事结构与人物设置等方面的基础。


之后,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部爱情片的佳作问世。



1939年的《乱世佳人》家喻户晓,它不仅是爱情片的史诗巨作,更是世界电影史上难得一见的经典巨作。


耗资巨大,制作周期长达三年多,演员阵容庞大,上映时间近四个小时,这些都使得这部影片享有好莱坞“第一巨片”的美称,并一举囊获第12届奥斯卡金像奖的8项大奖,同时创造了空前的票房成绩。


之后1940年的《魂断蓝桥》,1942年的《卡萨布兰卡》都成为不朽的经典爱情片,迈克尔·柯蒂斯导演的《卡萨布兰卡》曾被列为美国影史上100部最佳浪漫爱情片的第一名,足见其影响力和地位。



而纵观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爱情片,无论是《海誓》、《马路天使》,还是《小城之春》、《庐山恋》,都是将好莱坞爱情片的叙事模式与情节设置移植到了中国特定的时代背景与社会背景中去,增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魅力的人文意蕴,为爱情片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稳固的基础。


新世纪以来,国产爱情片的面貌有了更大的改变,在现有的创作经验与制作基础之上加强了类型化的探索与尝试,使爱情片的发展与电影类型化的进程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商业电影对于爱情片商业价值的挖掘也不断推进和加强,爱情片的类型化趋势已经是势不可挡了。


爱情类型片必然要经历一段漫长而艰辛的本土化探索过程。



无论是商业模式已然成熟的好莱坞爱情片,还是深受东方爱情文化影响的日韩爱情片,又或是泰国最具代表的小清新爱情片,各国和地区都从本土文化和爱情观出发,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爱情类型片。


国产爱情片无论是自拍片还是中外合拍片,都缺少可以立足本土,推向全球的本土特质和文化自信。



太多国产爱情片堆砌明星,用狗血的剧情、过度的煽情以及悬浮的背景,唯流量至上,只看到了爱情类型片的商业性,而忽视了本土化表达和价值观引导。


爱情片未必就要曲高和寡,完全在艺术性上搞突破和创新。



电影终究是需要依赖于商业来维持生存的,注重市场的同时如何恪守底线,保持影片的艺术价值、本土意识以及时代意义,这将是国产爱情片在类型探索和本土创新上需要不断积累与试错的关键。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云淡风轻闲暇处,正是交心会友时。这里有影视作品中人生百态的理性分析;有足球世界中绿茵情怀的应心之言;有美好生活中情感交流的真切感悟;有个人成长中前行力量的深入思考。在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关注一路同行中我们的努力与成长,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