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西游》被忽视的叙事结构,原来如此精巧复杂

周星驰刘镇伟等人创作的《大话西游》无疑是一部天才神作。

关于这部影片到底为什么成为经典,已经有无数文章和视频解读过了。

但在众多关于《大话西游》的讨论中,唯独少有人关注到这部电影的叙事手法。

这篇文章从编剧角度重新解析一下《大话西游》神奇的叙事结构。

有人说《大话西游》之所以一开始不被理解,甚至有很多人觉得很烂,是因为周星驰、刘镇伟把这部电影处理的太前卫、太后现代。

片中很多解构嘲讽拼贴的台词和情节都是典型的后现代表达,这些经典台词和段落后来也被不断复制和模仿,逐渐成为一套亚文化现象。

不过台词和情节只是《大话西游》后现代表达的浅表层次,影片叙事上的后现代性也非常明显。

比如后现代表达中的“非理性”和主人公的“非英雄化”处理,所以我们看到整部影片的剧情旁逸斜出,似乎没有什么章法。

还有至尊宝一开始拒斥成为英雄,不想戴上宿命的紧箍,他的原形孙悟空也曾对所谓的“取经”使命怀疑和嘲讽过。

另外后现代作品还有结构松散复杂,情节淡化甚至被取消的特点,这些在《大话西游》中都有体现。

但无论一部后现代作品怎样怪异,我们总能找到理解它的切入点,这部电影一直被人忽视的就是它的“时空交错”叙事结构。

《大话西游》在当时那个年代就使用了比较新颖的时空穿越手法,全片整体时间线分为“500年前”和“500年后”两大段。

但“500年后”的故事“月光宝盒”却被定为上部,而“500年前”的“大圣娶亲”(仙履奇缘)反而是下部。

故事始于“500年后”,却发展结束于“500年前”。

对于观众来说,他们带入主人公至尊宝的历险经历是正向前进的。

至尊宝经历了一个从普通凡人到超级英雄的蜕变,而时间却向前倒退了500年。

如果给《大话西游》整部电影的叙事结构做一张示意图,那么上部“月光宝盒”如图所示。

最前面与主体分开的虚线那一小段【大战观音A】,就是电影刚开始孙悟空第一次和观音对战,唐僧舍身一命换一命的引子。

这段引子发生在500年前,很短,主要为了交代孙悟空和唐僧为什么转世。

接下来从引子直接跳到500年后的叙事主体。

整部电影也是很典型的三幕结构,而且全片一共30个桥段,非常整齐。

虽然《大话西游》这部电影在表达上非常后现代,但它的叙事结构却异常精确。

“月光宝盒”的第一幕故事基本正好是10个小桥段。

第一幕的核心内容是蜘蛛精春三十娘来到五岳山和众山贼周旋,山贼的头目是至尊宝。

这一幕核心信息有两个,一个是春三十娘要找一个脚底板有三颗痣的人,另一个是至尊宝总做一个关于水帘洞的梦。

到了第二幕,故事还是发生在五岳山,开始于新角色白晶晶的登场,信息量也比第一幕大很多。

第二幕交代的核心信息是唐僧将在五岳山转世,以及至尊宝的前世和白晶晶有过一段孽缘。

第二幕还出现了所谓“导师”型角色菩提老祖和反派牛魔王。

接下来的第三幕是整部电影“时空交错”叙事结构的关键。

从上一幕白晶晶出场我们得知,孙悟空曾经把她辜负了,毁了婚约。

所以白晶晶看到转世的至尊宝,以为他是曾经的孙悟空,但此时至尊宝还没被三颗痣激活。

这时白晶晶带着对500年前孙悟空的恨意,却爱上了500年后安慰她的至尊宝。

这段爱情看似是白晶晶与孙悟空的结束,其实正是她与孙悟空情缘的开始。

后来至尊宝注定遇到紫霞仙子,又爱上了紫霞,再变成孙悟空;而孙悟空又注定要去西天取经,最终辜负白晶晶。

就这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白晶晶与至尊宝之间的苦情线和整部电影一样也是相反交错的,500年后的转世是开始,500年前的真身却是结束。

白晶晶以为自己爱的是英雄孙悟空,但实际上爱上的却是凡人至尊宝。

在“月光宝盒”第三幕最后,还出现了这部电影中众多影史的名场面之一,就是至尊宝利用月光宝盒做了4次时空穿越,或者说时间循环。

在当时那个年代,华语电影使用时间循环这种表现手法还是很前卫的。

当至尊宝第五次穿越时,月光宝盒没有按照他的预想仅回到白晶晶自杀前,而是一下回到500年前,并遇到了他宿命里的女人紫霞,开启了下部故事。

下部一开始也有一个小引子,表现紫霞仙子出场,也成就了朱茵在芦苇荡中划船的经典镜头。

接下来叙事从至尊宝第五次穿越开始,他这次穿越产生偏差,或者说这次穿越才是他真正的命运走向。

大圣娶亲第一幕主要是通过至尊宝和紫霞的交流,交代紫霞的来历,例如拔出紫青宝剑的爱情誓言,紫霞的双重人格青霞等等。

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非常前卫的设定,也就是双重人格。

影片对紫霞双重人格的解释也很合理,因为她们姐妹俩本来就是缠绕在一起的灯芯,就像一个躯体中的两个人格。

从后面的剧情也可以看出,青霞这个人格都是晚上出现,所以猜测她两姐妹做灯芯时就是这样分工,紫霞值守白天,而青霞值守夜晚。

接下来第二幕,出现了全片“时空交错”叙事结构的第二处关键桥段,也就是再次出现了孙悟空大战观音这场戏。

但是这次和上部的引子里不同,这次穿越过来的至尊宝加入了围观,并最终干预了这场大战的结果。

本来的轮回是孙悟空和观音打了几个回合之后,就会被观音收服,然后唐僧再用禅杖自杀换孙悟空一命重新投胎。

但此时上一轮孙悟空已经转世的至尊宝就在现场,他无意但又是必然的要干预这个过程。

因为只有上一轮的主体灭亡,下一轮的主体才能继续下去。

这也符合时间穿越类作品的铁律,即同一主体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时空。

至尊宝干预唐僧自杀后,实际上他开启了一个新的时空线,即图中所示的蓝线。

这条蓝线一直贯穿大圣娶亲的第二幕下半段到第三幕即将结束,其中包括了至尊宝向紫霞表白那个名场面,还有至尊宝下定决心皈依,以及娶亲现场的各方大混战等戏份。

混战即将结束时,整座城被牛魔王扇到太阳附近,已经完全转世的孙悟空不得不再次使用月光宝盒,带师徒四人穿越逃跑。

这最后一次穿越又穿到了一个新时空,也就是图示中的绿线。

在这个时空,盘丝洞和水帘洞也变成了菩提洞,唐僧也从啰嗦变为言简意赅。

二当家的转世当上了状元,两位娘子很明显是春三十娘和白晶晶的转世。

城楼上的夕阳武士和紫霞转世也在为爱情纠葛,而且这时夕阳武士还保有着男人的尊严与面子,不肯主动。

从结尾这些变化,以及中间唐僧几次穿越,一会变成罗马人,一会是印度人,一会又是埃及人可以看出,月光宝盒的穿越机制不仅是时间旅行,空间也会改变。

它会让穿越者在不同宇宙中穿梭,而不单单是在一条时间线上。

总结来说,《大话西游》其实本质上讲了一个男人在面对“使命”和“爱情”时的艰难抉择。

如果你选择“普度众生”的使命,就必须放下所有尘世情缘。

就像至尊宝,他在片中几乎和所有女性都有暧昧关系,是个“渣男”,其中最主要的两对关系是紫霞和白晶晶。

至尊宝对她俩用情的程度,从他梦里喊这两个人的名字的次数可以得知。

其他还有青霞、香香和铁扇公主,甚至连瞎子也喜欢至尊宝。

这些理不清的爱情关系就像当时周星驰与朱茵、莫文蔚等人的恋情。

但最终周星驰和至尊宝一样,选择了“使命”而非“爱情”。

另外,《大话西游》的叙事模型是一个典型的“英雄之旅”模式。

所谓“英雄之旅”模型,是美国一些电影创作者根据比较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的理论总结出的一个电影故事模板。

这套模板如图示,分为12个部分,这12个部分就是电影故事情节每个段落的抽象总结。

约瑟夫·坎贝尔的神话理论是很多超级英雄电影的底层逻辑

比如“见导师”这个环节,在很多电影中都有,《哈利·波特》中是邓布利多,《指环王》中是甘道夫,《黑客帝国》里则是墨菲斯,在《大话西游》里很明显就是菩提老祖这个角色。

如果用“英雄之旅”模板去对应《大话西游》中的桥段,就会发现它们完美契合,周星驰、刘镇伟就是按照这套理论创作的剧本。

只不过他们的过人之处在于,没有刻板地套这个模板,而是使用了“时空交错”结构,打乱了叙事的线性顺序。

从这个复杂精巧的结构也可以看出,《大话西游》后来被奉为经典是有其深层原因的。

不仅因为片中每个单场戏、每句台词都闪耀着天才之光,而串起这些天才段落的链条也是天才般的结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