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海陆空大步联动发展,建设“四通八达”的强省会


9月15日8时30分,55101次检测列车从济南东站开出,标志着济南至莱芜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正式启动,通车运营进入倒计时,山东省会济南“米字型”高铁网又添重要一笔。

这也是全国第一条市内高铁。该段铁路通过济南东站与石济高铁、济青高铁联通,接入全国高铁网,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将结束不通高铁历史。济南再次用创新为城市赋能,在“交通强市”之路上再次留下一个厚重的脚印。

济南是山东的省会,北接京津冀,南连长三角,具有衔南接北的地理位置,是环渤海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的国际服务功能,是山东面向国内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中枢和内陆开放门户。济南是“十四五”时期山东重点打造和培育的两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也是全国百大交通枢纽城市。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十四五”期间,济南将贯通黄河流域“一”字型大通道,加快建设“米字型”高铁及“二环一联十六射”高速路网,高铁里程突破500公里。公路、铁路、航空、水运联动发展,大步迈向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国际性交通枢纽城市,意味着济南将在海陆空等立体交通网络上四通八达,这就要在交通基础设施上提前规划,从打造一体化经济圈和国家中心城市的角度上,瞄准高起点、高站位、大格局、大网络构建现代化的交通体系。

在高铁建设上,济南紧紧抓住“米字型”高铁网的国家战略风口,主动作为,构建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快速连接国家各个经济区域。

对外,济南通过济郑高铁,构建经郑州-西安-兰州-西宁等沿黄城市的“一字型”东西大通道,构建经郑州—重庆(郑渝高铁)的西南大通道。加上已经成熟的京沪高铁、京沪高铁二通道,济南与长三角、珠三角、中原经济圈、沿黄经济带等都有了直接联系。

对内,到2025年,高铁运营及在建里程突破500公里,建成济莱高铁、黄台联络线,实现省会经济圈市市通高铁,打造轨道上的省会经济圈。以济南为中心,打造辐射周边城市的“1小时经济圈”,构建高铁大通道,加强济南和周边县域单元互联互通。从目前工程进展看,黄东联络线今年建成通车,济郑、莱荣高铁明年建成通车,争取济滨、雄商、京沪高铁辅助通道等项目尽早开工,全力实现“年年有开工、年年有开通”。

高速公路建设不落后。济南“二环一联十六射”高速公路网建设进度持续加快,如今正在全力加快大西环、大北环、济潍高速京台高速(南段)、济高高速等5个在建项目建设,根据计划,年内济南至高青高速建成通车,也将助力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800公里。

立体化交通离不开机场建设。就在前不久的8月27日,济南遥墙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建设推进会在济南召开,标志着工程进入启动建设阶段。济南遥墙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标志性工程、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引领性工程和全省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山东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大举措。建成后,济南机场将打造成为集空、铁、轨、陆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航空枢纽,为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和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提供强力支撑。

济南也将有“出海口”。8月31日上午,山东省交通厅、中铁建投山东小清河开发有限公司举行了2022年试通航段建设暨下半年“大干120天”劳动竞赛誓师大会。作为山东省水运建设史上第一个一次性投资超百亿元项目,小清河复航工程全长169.2公里,是山东省内河航道布局规划“一纵三横”高等级航道网中的重要“一横”。按照规划,小清河将在年底实现主体工程建设完工,明年6月底前有望通航,这将补齐济南没有港口的短板,实现“河海直达”。

除了不断拓展抵达远方的路,济南还着眼城市内部的交通循环。从去年至今,黄河济泺路隧道、黄河凤凰大桥等跨黄通道均已建成通车。截至目前,济南已有15条跨黄通道。按照规划“十四五”时期济南将再建11条跨黄通道,届时将有26条跨黄通道。

跨黄通道密度显著增加,通道的协同效应、规模效应初显,提升了城市路网韧性,为济南城市治堵提供了新的方略,助推济南从“大明湖时代”向“黄河时代”阔步迈进,为深入推动济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北跨”战略、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强力起势提供了强力交通支撑。

交通互通、产业互联、公共配套设施共享,“海陆空地水”的立体交通网,为强省会建设启动了强大引擎,注入了新的动能。济南,国际型交通枢纽城市,正在朝我们大步走来。

新黄河记者:柴颖颖

编辑:韩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