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放牛班的春天》, “池塘之底”的孩子仍有未来

歌声伴我行

有一个细节,港台对这部《放牛班的春天》的翻译是《歌声伴我行》。在那个快餐文化更加发达的地区,似乎一直就有用系列名字定义新作的惯例,使得不那么耐心的观众可以迅速被此吸引。

在此之前,我所知道的雷同影片有这样三部:《星光伴我心》、《声光伴我飞》、《真爱伴我行》。其实这三部让内地观众有些摸不着头脑的影片出自同一个人,意大利著名导演托纳托雷,分别是他“寻找三部曲”的《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

所以,初看名字时,我还差点以为这又是一部意大利影片,当然这是一个误解。可看完《放牛班的春天》之后,我又不得不对港台院线工作者的小聪明默然一笑了。虽然很粗俗,虽然很武断,虽然有些张冠李戴,但你不能否认,他们的命名方式抓住了这四部电影共同的命脉,那就是:阳光下的温情。

是的,阳光下的温情。《天堂电影院》里阿尔佛列多对日后成为大导演的多多有着超越父爱的关怀和帮助,而在《放牛班的春天里》,我们似乎能看到那么多似曾相识的剧情:音乐教师马修在一个小小的孤儿院里教导孩子们音乐,一个有些叛逆、忧郁的莫杭治在他的教导下,逐步发挥出了在音乐方面的天才,马修也和莫杭治的单亲妈妈之间产生了某种微妙的情愫…若干年后,已经功成名就的大音乐家莫杭治得到母亲的死讯,回到故乡,勾起了对童年往事的温馨回忆…

于是,太多人对我说,《放牛班的春天》和《天堂电影院》太像了。

也许他们是很相似,可他们又各自不同,不同到都足以在“阳光下的温情”这个共同的标记下,占领各自不同领域的高地。

如果说《天堂电影院》是托纳托雷对尚·雷诺、卓别林在内的早期电影大师表达一个电影人应有的敬意,从而使得影片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意大利乃至欧洲电影兴衰的写照的话,《放牛班的春天》则表现出了导演对于音乐的虔诚膜拜。

来看一组数字:《放牛班的春天》的原声带先是蝉连法国排行榜冠军,狂破百万张大关,等到电影登陆美国,原声带照样横扫老美,一举抢占Billboard古典专辑榜亚军,发行半年后仍驻留全美古典专辑榜前10名……

在现实生活中,扮演少年莫杭治的是来自后来闻名遐迩的圣马克教堂儿童唱诗班的男高音尚巴堤·莫里耶,当年为了挑选莫杭治的扮演者,导演四处挑选合适的少年,本来都准备采取演员加配音的方式完成,可在一次挑选中,他和他的音乐班子碰到了莫里耶。这个男孩魔鬼一般的高音在瞬间便征服了导演和专业音乐者,他们认为这清新亮丽的天籁嗓音,一定会为影片的成功增加砝码。

他们是正确的。圣马克教堂儿童唱诗班在《放牛班的春天》公映之后大红大紫,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巡回演出,担纲主要角色的莫里耶自然红极一时。

音乐人的音乐

但是,再好的男高音也只能是电影音乐的表演者,在这部主要依靠旋律而非演技征服观众的电影里,配乐显得尤其重要。

本片的导演克里斯·巴哈提,在《放牛班的春天》之前,算不上大名鼎鼎,他只是在曾经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制片人雅克贝汉出品的著名的“天·地·人”三部曲中担任导演职务。

但在踏入电影界之前,巴哈提曾经有过长达10年的音乐制作人经历,这就使得他在对影片的音乐掌控方面如鱼得水。与他合作的音乐总监也是他的老搭档,法国电影音乐家克劳伊斯,这位天才的作曲家也是“天·地·人”三部曲的作者,并获得过凯撒奖最佳电影音乐奖,其作品包括:让·雷诺主演的《赤色追缉令》、卡特林娜·德娜芙主演的《对不起,爱上你》、德帕迪约主演的1998年版《基督山伯爵》2001年惊险片《夺命解码》等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