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早点看了这部电影,我可能都考上北大清华了

推荐电影

微米是认真的

曾几何时,小编在学生时期,很想快快长大。

那个时候在小编心里,长大是件多好的事情啊。可以不用上学啦。

但是,没错,和所有人的感受一样,真的变成大人了之后,又很想重新变成小孩子。

起码小孩子有寒暑假啊摔!

没错,今天的小编仍然没有从国庆假期的疯狂中走出来……说出来都是累。前男友前女友都算个屁,谁能有假期让人无比想念。

不过,学生也有学生的苦啊。

首先,别的什么都不谈,第一大苦就是——

他们要考试啊!

《天才枪手》

《天才枪手》。

不过,有市场就有交易,有需求就有供应(是这么说的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有考试大法,我也有枪手大法。

没错,今天给你们推荐的这部2017年曾经刷屏过朋友圈的,极少数在中国大陆公映的泰国电影,讲的正是一群高中生费尽心思作弊的故事。

影片根据2014年轰动一时的亚洲考场作弊案改编,讲述了天才学霸利用高智商考场作弊牟取暴利的故事。

没错,这年头,作弊主题的电影都能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了,想想有点魔幻。

出身平凡的天才少女小琳在进入贵族学校后,结识了富二代同学葛瑞丝与阿派,因为小琳成绩优异,葛瑞丝和阿派就经常让她在学校考试中传答案。从此开始了考场作弊生涯,与此同时,另一名记忆力极佳的天才学霸班克发现了小琳不为人知的“交易”。

然而,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小琳和班克出身平凡,拒绝不了不学无术但家境富有的葛瑞丝和阿派的诱惑,在各种挣扎之后,还是选择了继续帮助他们作弊。

没想到经过多场险象环生的“作弊战争”后,葛瑞丝和阿派的胆子越来越大,最后居然让他们去帮他们在全球统一的考试中作弊。这就是件大事了,小琳和班克一开始不同意,尤其是班克,但后来班克在半逼迫半威胁和自己心中知道之前的某些真相之后的崩溃下同意了。

小琳接下最后一单在国际考场上为富家子弟作弊的天价委托。一场横跨两大洲的完美作弊方案横空出世,然而一切并不像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天才枪手》中,最后那场利用不同国家开考时差,使用移动互联网来进行跨国作弊,其实是一件真实的新闻。

而且发现漏洞,并执行作弊计划的灵感竟然来自于,我们"聪明"的同胞……

由于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片中为避开版权风险 改成了STIC),在内地没有考场,所以很多国内考生选择到国外去考试,而泰国和澳大利亚本身又有4个小时的时差。

2014年10月,一位身在泰国考场的监考老师发现:有一位中国女生带着手机进入考场,手机上居然有当天考题的正确答案。后证实,答案来自于4个多小时前,在澳洲举行的同一张卷子的考试。

由于当时不知道有多少学生买了答案,导致SAT亚洲区的考生的成绩,推迟了将近3-4周才拿到,上万名考生受影响。

如果要说这部电影有什么优点,那么我认为主要在两点:剧情的紧张刺激和立意的深刻。

把青春片,尤其是一个作弊主题题材的电影,拍出谍战片的惊险刺激,是影片最受褒赞的一点。

不少人都在评价《天才枪手》时用到如“炫技的剪辑、压迫的镜头感、悬念紧张、节奏快运镜狠”等等毫不掩饰的夸奖。

我想这是因为电影在选题上首先就做得非常大胆。

每个人都上过学,每个人都经历过考试,这是大家共同的经历。

很多人应该都能体会到,作弊之于学生,就像一根让人忍不住想要去碰的痒痒筋,谁都有想去挠一挠的欲望。明知道这是不好的,不对的,一旦被抓到还会有严重的后果,但是这块诱惑的糕点就是在引诱你。

当然,少年时期大部分情况下大部分人都终于还是忍住了这种诱惑罢了。

电影还用很多细节场景来撩拨观众们蠢蠢欲动欲拒还迎的心。许多超近景画面就是如此:一直跟踪拍摄笔芯落在答题卡上滑动时压出的碎墨;或者在橡皮上誊写答案时,不断推进直至雪白的橡皮看起来像一份正式的答题卡;按动的笔头,跳出的笔尖,女主不安的踏脚,满头的汗——

这一个个镜头都能瞬间把人拉回到当年的考场。

甚至小编明明只是在电脑上看的电影,没有去电影院的大荧幕上,都觉得紧张的手心冒汗,又不舍得快进,想共情这种紧张,可谓有点受虐的痛并快乐着了。

于是,这种又熟悉又陌生的心理快感,伴随着影片紧凑的情节,在这两小时中一直刺激着人的肾上腺素。

而除此之外,第二点让这部电影显得格外出彩的,就是它其中反映出的社会阶级差异,和人性的变化。

这个“作弊四人组”里看起来并不那么重要的富二代阿派及其女友葛瑞丝,其实代表了一个很重要的阶级区别:他们代表了无需担忧学业和前途的富人阶级,他们可以用钱解决生活中遇见的阻碍,也可以用钱抵消某些过错。

而模范生小琳和班克则不能像他们那样,因为他俩所在的阶层是贫穷的、是没有什么权利的,他们需要珍惜学业、重视奖学金、规划将来,需要努力地抓住每一个机会,需要努力地赚钱。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四个人虽然看起来是好朋友,同龄人,但其实他们面临的人生选择是完全不同的。

富二代们生来就拥有更多选择。他们可以好好读书,变成让普通老百姓在网上和现实中都跪舔(而且有越来越跪舔的趋势)的“比你有钱还比你努力”的好孩子,也可以像葛瑞丝和阿派一样,找穷人家的孩子,帮他们努力,也帮他们冒险。

至于结尾,小琳和班克做出的不同的选择,更是让电影在阶级差异之外又加了一层寓意——人性的变化到底取决于哪些要素?为什么同样经历过这场作弊大战的两个阶级也相同的孩子,最后会同道殊途?

这些,就是值得现代教育体系乃至整个现代社会思考的问题了。

但是,无论少年时期有多少好的不好的回忆,变成大人之后的怀念都不是假的。这,恐怕就是人生难忘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