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泉: 演乘务长前, 曾担心伤害到原型丨专访

采写:新京报记者 滕朝人物摄影: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编辑:报报根据2018年川航3U8633航班迫降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国机长》,截至发稿时票房已突破20亿元,成为目前排片最高影片。片中袁泉饰演乘务长毕男,在飞机遇险的危急时刻她临危不乱,在机舱内安抚乘客情绪。在一次路演现场,电影放映结束后,袁泉特地走到观众席表示感谢,问观众的观影感受,眼睛里闪着光。有网友评论:《中国机长》里,戳中我的,就是袁泉的这双眼。正是这双温柔中带着坚毅的眼神,让片中119名乘客感受到了安全感。

作为演员,袁泉的起点很高。中戏读书的时候,就参演了首部电影《春天的狂想》,凭借饰演的周小玫一角获得第1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之后又凭借《蓝色爱情》和《美丽的大脚》分别获得第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第2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袁泉也承认自己确实比较幸运,“没有经历过递简历,到处去跑组的状态。”起点虽高,袁泉平时却十分低调,演话剧来磨砺自己。2017年《我的前半生》的职场女强人唐晶一角,让她获得了很高的人气,但她并没有趁热打铁多接戏,依然顺其自然,没有合适的角色,就好好生活,“你不能被架空在一个角色中,没有生活,你就没有办法去塑造角色”。

摄影: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中国机长》和这个职业有了默契的连接2018年的一天,袁泉坐在出租车上,出租车的广播里,正在播放几个月前川航3U8883迫降事件将要改编成电影的消息,她正好奇谁来扮演机长的时候,听到了张涵予的名字。当时她只是作为一个听众,没有将这件事跟自己关联在一起。然而,第二天她就接到了导演刘伟强的电话,她从一名听众变成了一位乘务长。电影开拍前,为了塑造好角色,袁泉与自己饰演的乘务长原型毕楠有过多次交流。其实最开始在交流过程中,她还带有一点试探性,因为她不知道遭遇了这种极端事件之后,再去问一些细节,会不会伤害到当事人,给对方带来一些负担。不过,在交流过程中,袁泉发现作为成都人的毕楠,其实是一个特别直来直往、爽朗的人,对于当时在飞机上发生的每一个细节,作为乘务长该如何应对,都做了详细讲解,当时他们面对突发事件所做的反映,其实都是出于职业本能,都是他们长年累月训练的结果。这给了袁泉表演上很大的底气。

图源网络乘务长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开拍前,袁泉和其他乘务组成员还进行了三个月的专业训练。在作为普通乘客的时候,袁泉接受乘务员的服务,一切都感到非常自然,但当经过训练了解到这个职业之后,才发现他们的每一个微小的动作,都是有技术含量。“如何在特别小的空间里服务时不会妨碍到乘客,跟乘客说话的时候要蹲下,每个动作都是要经过专业训练的。”电影拍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袁泉回到现实生活中都有一种职业惯性。早上漱口,拿起大瓶的水,她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双手倒水,而是将大瓶的水躺在胳膊上,利用前臂的支撑,一气呵成完成倒水的动作。“有一天当我发现这一点的时候,突然一下觉得好像职业感这个东西有一点在我身体里头产生了作用。”

有时候,袁泉作为乘客上飞机,也会恍惚自己应该站在迎接口的那个位置,感觉自己已经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也是作为演员的幸运吧,通过拍摄这部电影跟这个职业有了一种很默契的连接”,袁泉自豪地说。个人年龄,是一种收获《中国机长》上映之后,“袁泉演技”上了热搜。在这部以男性角色为主的电影中,袁泉的表现却很亮眼,一出场,全是戏。她台词功底扎实,一字一句话都带有饱满的情绪,一个眼神带领观众迅速入戏。片中有一个镜头,她散乱着头发,戴着氧气面罩,手持话筒,眼神深邃且犀利,短短的几秒就将飞机遇险的惊心动魄传达出来了。

飞机出现问题之后,袁泉有一大段安抚乘客的台词特别打动人:“我是本次航班的乘务长,从飞行员到乘务员,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拍完这场戏之后,袁泉看回放,并不太满意,觉得自己的情绪表达得有点过,又来了一遍。在准备这场戏时,袁泉也知道自己要沉着,可是那一刻她感受到心里的一丝慌张,“我相信真正的乘务员是不会的,他们已经历练到瞬间把自己的恐惧放下,以绝对的信念带给大家希望。我们经过短暂的培训,根本无法真正达到他们长年累月的飞行经验。”

导演刘伟强评价她:“你看她不止压几个人,是压整舱的人,这不是简单的对白能压下去的,是整个人的身体语言、眼神、气场压下去的。”片中袁泉的气场除了角色本身带给观众的之外,也与年龄、阅历有关。如今42岁的袁泉,身上多了一些岁月的沉淀。年龄对她来说,象征着一种收获,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收获一些东西,就有机会来扮演这个年龄段的角色。她不觉得精彩的东西只是局限在人生的某一个年龄段才有,“每个年龄都会有的,经历越多,其实是越来越丰富”。除了工作,还有很多事可做在拍摄现场,张涵予、欧豪、杜江三人坐在驾驶舱里,等戏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消遣方式,张涵予就唱京剧,另外两个人也接不上,只能作为听众在一边捧场。有一天,三人后面来了一个人,张涵予唱什么都能接上来,张涵予回头一看,是袁泉。

袁泉是京剧科班出身,11岁时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开始了7年的京剧表演学习,之后又顺其自然做了演员。不过,喜欢尝试的袁泉并没有拘泥于演员这一个行当,她还喜欢画画,平时在家画一些装饰画;热爱音乐,发行过几张专辑;演过《梁祝》《暗恋桃花源》《简·爱》《活着》等舞台剧……“我有时候在想,如果我当时没有当一个演员,我也一定会是一个热爱音乐、热爱电影、热爱戏剧、热爱绘画的人。”其实,在袁泉看来,所有的艺术门类都是相通的,特别是学习京剧的这段经历给了袁泉很多滋养,京剧的底子让她在舞台剧上光彩夺目,对于形体的掌控、肢体的表达,都有很强烈的意识。并且之前学习京剧的经历也让她领悟到做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功是不能不练的。“一个演员的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处在一个被选择的状态。但是当你不拍戏的时候,其实你有大量的时间是要去做准备的,这种准备本身就是你的生活。”袁泉说。

在《中国机长》之前,袁泉上一次在大银幕上与观众见面还是三年前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对于接戏,袁泉坚持一贯原则——顺其自然,有合适的角色了就去拍,没有合适的角色,就好好的生活,“你的生活里除了工作之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