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流浪地球》后, 中国何时才能再出科幻大片?

“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惜的东西。”

2019年2月5日上映的《流浪地球》豆瓣评分8.5,

半日内票房已突破1.26亿元。

电影《阿凡达》、《泰坦尼克号》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转发了这部电影,

和很多荧幕前的中国家庭一样,见证着这幕中国科幻死磕世界先进水平的新里程碑。

那句喊了好几年的“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终于在2019年大年初一的鞭炮声中,响了。

2016年8月21日,第74届雨果奖在世界科幻大会上揭晓,

中国女作家郝景芳获得了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北京折叠》一时间被抬到了《三体》的高度,

都被看做是中国科幻的代表作品。

中国科幻的第一个高光时刻,是《三体》冲出科幻圈,冲向全中国。

在《三体》从圈里到圈外的跨越中,2010年之后兴起的社交媒体以及一众互联网大佬的大力推荐功不可没。

以微博为阵地,互联网圈的创业领袖、产品经理、工程师、投资人传阅着《三体》,并对从中提炼出战略思想乐此不疲。

2015年,刘慈欣曾说中国的科幻市场还没有启动,2016年,仍是如此。

从产业链上来看,在《三体》被提名星云奖获得足够的曝光之后,我国的科幻作品及衍生作品,包括漫画、动画、影视的改编等,在这些年,并没有大的发展。

甚至是在过去两年被炒热的所谓IP手段,都没能扩大中国科幻的市场。

对于中国来说,因为近代以来政治潮流的数次中断,使得科幻创作不得不一再从头开始,

因为《三体》和《流浪地球》而进入大众视野的这一波“科幻热潮”,追溯其源也还不到30年时间。

“正是因为专业的科幻编剧缺乏,所以只能从文学作品中寻找好的故事。”

在国内,专业的科幻编剧是比科幻作家更稀有的物种,《流浪地球》之所以有七人团队通过编剧软件分工协作,

一方面说明在世界观架构、自然环境、社会生态设计方面的深入细化,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国内综合性科幻编剧的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