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莲》当中的李雪莲真的无辜吗? 法院判决是否合理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讲述了李雪莲为证明自己的清白,也为了讨回公道,一级级的上诉最终无果 ,对人生感到无望。事件的缘起缘灭究竟是谁的错,对于电影当中法官的判决是否公正?电影所传达的思想究竟是什么?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聊聊这部电影中的亮点,以及李雪莲是否真的无辜吗。

此片的第一大亮点就是所反映当前国内政治的民主,从一个最普通的老百姓角度来说明问题。这也是大家想看到的,更是导演想表达的正能量。第二大亮点,不管什么内容的剧本带来怎么样的讽刺意味,没有国家的支持他是播不出来的。我们能看到这样的一部电影不管是给各级官员带来什么样的思考,或者是给我们人民带来怎么样的启发,他都是在做一件事“普法“。

电影体现出我党的与时俱进及为民谋事的改革浪潮,给我们观众一种满满的正能量。第三点是把基层的状态半裸露的状态揭发出来,如同北京车站的警察所做的一举一动都值得我们深思,如果没有旁边那位神秘大爷的出言,事件会升级到什么程度,医院司机的态度又代表着什么。生活中我们是否遇到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处理,怎么面对?小编认为这些是我们要看待学习的一个重点。

电影的缘起在于官司,可小编并没觉得法院在李雪莲的案子上判错,错的只是没有在事后做好对李雪莲的开导工作。法律总归无情,一切只能依据现有的证据审判,单单原告的一面之词又怎可相信。只是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了解真相后,觉得李雪莲是有委屈的。可是证据无法证明她的委屈,证人也不愿作证,清官难断家务事大抵如此吧,这种情况小编认为不管谁身为法官都无法判决吧。

另一方面,李雪莲的一味告状看似坚持,但她却又真的毁了很多人的生活。前夫的再婚妻子因为她的告状而患得抑郁症,可能有人会觉得破坏别人家庭的女人该当如此下场。可是再婚的妻子也有可能是被李雪莲的丈夫骗婚,毕竟离婚证为真。一开始她以假结婚来告状还算有点意思,毕竟现在社会为了利益做这种事的的确不少,这也算是社会问题了,夫妻为了所为利益假结婚或假离婚,最后反目成仇不在少数。但为了这件事最后牵扯到各个官员,虽然官员彼此推诿,不愿好好为她判一下对错。

但是她一级级的告的这件事也实在不占理,她拿有离婚证不假,不管夫妻当初说的是真离还是假离,但有离婚证在手,王公道判离婚就是对的,她凭一方之言便说王公道收受贿赂,甚至因为旬院长不理她便连续院长都要告,实在无理至极。毕竟雨夜她去找旬院长时,人家就告诉她不服可以继续上诉,可她却把这句话当成是官员不愿替她判案。之后她一级一级往上上诉,更是完全为了一句她前夫的话:你叫李雪莲,我看你是叫潘金莲吧。小编认为这完全是家务事,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她自己觉得受到了奇耻大辱,她前夫说的确实太过分,但这种事要人家官员如何替她断?

政治常态决定人物关系和故事发展,这个事情只有中国人能看懂,谈不上谁好谁坏,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性格和出发点,相信大家注意到了女主眼中表现的眼神状态,从最初的尖锐到中期的茫然再到后期的黯淡,这件事孰是孰非没有人真的能够分辨。人物性格并非体现在女主身上,而是在各位男演员上衍生了一个大社会的小缩影,相信看完后仔细回味,不难发现身边的人总会有一个或多个有这些人物的影子,不论孰是孰非,人生总要微笑对。你认为李雪莲真的无辜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