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代空姐:“十八姐妹”

1949年11月,在中共的策划下,原隶属于国民政府的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北飞起义,这为新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时,新中国只有不到30架飞机和12条短程航线。机组人员也只有机长、副驾驶、领航员、机械员和报务员,却唯独没有专职的服务人员。

到1955年,中国民航拥有的运输飞机增加到了57架,还首次从苏联购买了四架伊尔14飞机,国内航线和国际航线也达到了19条。

在这样的背景下,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国民航要重视服务,并要招收年轻女性担任空中乘务员,可以从北京的中学生中挑选。

注:伊尔-14型飞机 来源:通用航空网

这样一来,北京的各大院校像“过筛子一般”,展开了选拔和推荐工作。到1955年末,经过层层面试、体检和政治审查后,16名北京中学生和两位民航局的工作人员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代空姐,被称为“空中十八姐妹”。

注:“空中十八姐妹“ 来源:人民网

“十八姐妹”的年龄大都在十八九岁,她们的政治条件优秀、社会关系合格、而且品学兼优。在那个年代,民航局挑选空中乘务员主要看的是“政治成份”,外表被放在次要的位置。

由于那时的空中乘务员并不面向全社会招收,只有受到组织信任的人才能够入选,所以空姐这一职业一直颇具神秘感。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能够乘坐飞机的,要么是外宾,要么是局级以上的领导。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一个月的工资甚至都不够买一张机票。就算是有钱人家,买机票也必须要有单位开的介绍信。但是,“十八姐妹”却能够享受空中旅程,还能为国家领导人和外宾服务。

今年73岁的王竹报是当年“十八姐妹”中的一员,她在1957年到1967年间,多次在周恩来总理的专机上执行飞行任务,陪伴周总理飞遍了全国数十个城市。较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让“空姐”这一职业在当时成了人人羡慕的“金饭碗”。

注:周恩来在总理专机上工作 来源:新浪网

注:中国民航第一批空姐 来源:新浪网

然而,要端好这个“金饭碗”其实并不容易。由于当年飞机小,舱位只有十几个,客舱也不是密封的,一旦遇到强气流,飞机就会严重颠簸,晕机、飞机速降等意外状况时有发生。

注:周恩来和王竹报等机组人员合影 来源:人民网

如今,中国民航已经开辟了近三千条航线,曾经只能承载十几个人的小型客机发展成了能够容纳500多人的空中“巨无霸”。

“空姐”一职也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而“政治成份”早已不是被考虑的标准,学历、外表、个人综合素质等因素成为新的硬性指标。

编辑:杨晓婷 倪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