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国民党在短短13个月的时间,从2018年底“九合一”选举狂赢15席县市长、选票超过民进党约120万票,到2020年初此次选举大败260万票,同时让民进党在“立法院”中维持单独过半?是什么原因让选举钟摆效用摆荡得这么快?笔者认为以下三个主要的因素,使得2020选举成为一次“维持性”的选举:包括国民党拓展选票的能力、外部因素突显“主权”议题及民众相对保守的两岸关系态度。
首先,2018年国民党胜选反而成为2020选举的诅咒。前年底的县市长选举,塑造了国民党的新英雄韩国瑜。当时国民党的策略,是主打蔡英文施政不力,并把选举定调为对蔡英文当局的“不信任投票”。但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
笔者分析高雄市长选后民调资料发现,选民没有继续支持民进党在高雄执政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对于蔡英文施政不满,而是对于地方政府的表现不满。
简单来说,就是民进党在高雄执政20年,选民想要换人做做看罢了。当然,韩国瑜快速崛起,非典型国民党的特殊竞选风格产生了外溢效果,也协助其他县市长在地方选举中获胜。
而民进党在地方选举中主打“护主权”,对上国民党的拼经济,也是战略上的错误,毕竟地方选举不是在选地区领导人,市长无法主导两岸政策,在地方选举中民众最重视的往往是地方经济发展与福利,以全台性选举的主题在打地方选举只是让选民无感。
不过,国民党显然是将2018年的胜选视为是政党轮替的前奏。2016年选举时,国民党最初没有人要选,才会有洪秀柱“抛砖引玉”。到了2019年时,党内有实力的人每一个都要选,显然是受到2018年胜选的鼓舞。不过大家都忘了,从2016 年大败后,国民党根本没有任何大幅的改革及改变。唯一改变的,反而是党产没了,选举时更没有资源。如果从民调数字来看,从2016年到2018年,民进党的支持度是跌了不少,但不代表国民党的支持度大幅增加。
韩国瑜在地方选举当中的“英雄”形象,很快地凝聚过去几年来,经济相对弱势者(譬如因陆客不来而损失的旅游业、小贩)、被改革者(譬如因军公教年金改革而感到不平的公务退休人士、及政治“不正确者”(譬如强调中华文化传统价值)等的支持。这些过去几年来台湾经济与政治场域的“边缘人”,在韩国瑜身上找到了认同感,进而成为钢铁韩粉,协助他在讲求动员的初选民调中胜出,成为国民党的2020候选人。不过,也由于韩国瑜的核心支持者凝聚力高但排他性强,使得韩国瑜的选票一直无法扩张,在只能挺住基本盘的情况下,国民党整体的支持度也无法提升。总之,2018年地方选举造就了后续的韩国瑜旋风,但在根基不稳、党内没有形成团结共识的情况下,“韩流”终究无法让两大政党的支持度产生根本性的翻转,这和2014年民进党在地方选举中大胜后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许多人认为,2019年初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及后续的香港“反送中”抗争,让蔡英文及民进党找到很好的议题切入点。“今日香港,明日台湾”的确在选民心中产生阴影,特别针对年轻选民而言。
选前各家民调都可以看出,多数民众对香港处境的忧虑。这也使得民进党主打的“护台保台”获得回响,而国民党主打的经济发展议题,特别是过去仰赖更紧密两岸交流以带动台湾经济发展的模式,不但无法吸引中间选民,甚至把重视民主及“主权”价值的年轻选民推得更远。
总之,虽然选前民调数据显示,多数台湾民众(包括年轻选民)仍然认为经济发展是目前台湾面临最重要的问题,但“主权”议题的重要性在这次选举中增加许多。从议题设定的观点来看,民进党完全主导了2019下半年竞选期间的议题话语权。
最后,全台性的大选和地方选举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比起地方县市首长,地区领导人候选人必须在处理两岸关系上,获得民众的认可与信任。从选前的民调看来,相对多数的民众不但认可过去4年来,蔡英文处理两岸关系的表现,同时对“九二共识”的功效,也是保持怀疑的态度。换言之,尽管目前两岸交流停滞、官方互动降至冰点,但在国际围堵中国的大氛围,民众对两岸关系的态度是谨慎保守的。国民党在无法摆脱“倾中”标签的同时,蔡英文的两岸路线虽然保守,但符合目前较多数台湾民众的期待,也使得这次选举结果维持了2016年大选的基调,成为一次“维持性”的选举,国民党无力翻转。
(本文原载台湾《中国时报》,作者俞振华为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暨政治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