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轰动一时的李兆会,现在成什么样了?

曾经英气风风的“山西首富”李兆会

出生于1981年的李兆会此前为公众所熟知,主要基于以下备受关注的几件事:一是22岁“临危受命”,接任其父“钢铁大王”李海仓之位,成为海鑫钢铁集团少帅;二是上任后淡出钢铁家业玩起了资本,令其饱受争议;三是26岁时登上当年胡润百富榜第78位,成为“山西最年轻首富”;四是2010年豪掷千金迎娶女星车晓,两年后离婚,陷入“3亿分手费”传闻。

昔日盛世俱往矣,如今36岁的李兆会深陷资金债务危机,因拒绝履行判决而被限制出境。以上,构成了李兆会起起伏伏的前半生。

外界给他贴上了“炒股败家”的标签,更有人将其作为一个“富二代接班”的案例来研究。不可否认的一点,仓促接班对于一个22岁毫无商场实战经验的年轻人而言,着实是一种压力。正如李兆会此前所言,“财富对我来说是种压力,我明白海鑫有9000多人等我开饭,我一个决策失误,会砸掉许多人饭碗。这个压力对我太大了。”

22岁接班成“少主”

在常人的认知里,人生因各种不确定性与未知体验而更精彩。但于李兆会而言,这或许是一种不同于常人的体验。22岁猝不及防的接班,让他从本来自然生长的人生开始进入一种难以名状的阶段。或许从他的形象上可窥一斑:22岁以前,他留着朋克范儿的长发;22岁后整齐的板寸,表情严肃。

这一切改变,只因2003年1月,其父李海仓在公司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枪杀。离奇的是,凶手冯引亮在现场饮弹自杀,留下了一个谜。至今为止,枪杀背后仍留一团疑云。震惊与惋惜之余,也给当时的海鑫钢铁集团留下了一个难题——“海鑫怎么办?”

作为当时在山西乃至全国钢铁业都赫赫有名的海鑫钢铁集团,在业界的地位举足轻重。1987年,42岁的李海仓集资40万元,在老家山西运城闻喜县建起了第一个合股经营的洗煤焦化厂。此后,他几乎以一年办一个新厂的速度,迅速在黄土地上创立了海鑫钢铁有限公司、海鑫投资有限公司和海鑫轧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并于1992年成立了总资产达30亿元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山西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在创建海鑫钢铁集团后,李海仓通过不断引资扩产,于1996年将公司成功打造为具有炼钢、轧钢等多样技术的大型企业,并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方式在钢铁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公开资料显示,2001年,海鑫集团总资产在14年时间翻了13番,利税增长5000倍;2002年,海鑫集团资产总额达到40亿元,成为山西省第二大钢铁企业,也是山西省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而李海仓本人也因经营有方,被业界称为“山西钢铁大王”。

对于闻喜县而言,海鑫钢铁集团自诞生以来就是该县城最大的经济支柱,不仅解决了近万人的就业问题,还贡献了当地超过一半以上的财政收入。尤其是在海鑫所在的东镇,全镇约6万人口中有80%的人要靠海鑫吃饭。根据一些当地人的说法,“海鑫打个喷嚏,整个闻喜都感冒”。

李海仓被枪杀发生时,恰逢海鑫钢铁集团创立十周年之际。李海仓曾信心十足地宣称,“要打造中国最大的钢铁民企”。枪杀案发生后,一时间风云变幻,企业停产、银行催债、员工讨薪……令海鑫钢铁集团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中。

对于海鑫人而言,李海仓突然的离世,几乎等于“天塌了”。时任闻喜县委书记董鹏翔跳出来讲了一句,“处理李海仓的丧事不是一个简单的埋人”。他了解到,“谁来接班”是李海仓留给海鑫的最大难题。

彼时,22岁的李兆会身在澳洲留学,主攻企业管理学。他在澳洲接到老家母亲的来电,家里说“奶奶病了,让他马上回来一趟。”他并不清楚自己将会面临的一切。

2003年,李兆会在接受本刊的专访时坦承自己当时的状态:放下电话后,从一个澳洲的阿姨那里预感到是父亲出事了,但阿姨隐瞒,直到在香港转机时,李兆会看到两个女孩在看香港《华商报》头版头条,“头版一个大标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李海仓被歹徒打死’一下跳进我眼里”,才确认了其父辞世一事。

通过媒体报道的方式得知父亲突如其来的去世,李兆会有点不相信,“当时脑子一片空白,觉得不可能。可那是香港《华商报》头版头条,空姐过来问我怎么了,我把报纸收起来,眼泪擦干,说‘没事,给我一杯咖啡’。”下了飞机,在坐车回家的路上,李兆会心中五味杂陈,“坐在车里时的那种感受,可能成人很难理解,突然父亲不在了,以后怎么办?没有一点主意了。”

父亲不在了,谁来接班呢?很快,李兆会就想到了这些问题,“父亲没了,我们这个家该怎么办?公司这么大,又怎么办?”李兆会曾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说。

尽管李兆会一一考虑了这些问题,但在海鑫这样以家族成员为核心的企业中,却是由李家大家长、李海仓父亲李春元说了算。由于海鑫是由李海仓以一己之力创办而成,其所持有90%多的股份,在没有任何争议的情况下,绝大部分给了长子李兆会。但在新任董事长的人选问题上,李家内部却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为了确认最终的接班人,李家前后共召开了三次家族会议,商讨遗产继承权和新任董事长人选问题。据《商界》报道称,李兆会的五叔李天虎原本是最热门的董事长候选人。他在海鑫钢铁集团总经理的位置上已经干了八年,无论是经验、能力和人脉资源,都是董事长的不二人选,但这一提议却被李春元否决。随后有人建议由李兆会六叔李天杰做董事长,李天虎继续担任总经理,但还是没能通过李春元这一关。

最终,李春元力排众议,拍板决定由李兆会担任董事长,李家众人一片愕然。并且为了让李兆会快速上手,李家特地为他打造了一套保驾班子:五叔李天虎担任总经理,六叔李天杰担任常务副总经理,负责内部事务;曾和李海仓一起打天下的辛存海担任常务副董事长,负责日常工作;其余10名“托孤”元老分别担任各部门要职,全心辅佐“少主”李兆会。

至此,一个中国式的继承——“少主继位、老臣辅佐”在海鑫钢铁集团内部诞生。

突然的“龙袍加身”,李兆会表现得有点“底气不足”,他说当时觉得自己并没有能力来当这个董事长,“我觉得我没有这个能力,有太多的人比我适合这个角色。当时我很软弱,不想受这份苦,想逃避。”他甚至提出了他认为比他更合适的人选——“我五叔、六叔、辛总,他们虽然跟我父亲有差距,但至少跟我不在同一个层次。”并且李兆会告诉本刊,李海仓留下的财富对他而言是个“负担”。

也曾有媒体报道称,李兆会当时甚至吐露了自己的一个想法,“先做两年,实在不行就交给叔叔们管理”。但被推上去的李兆会在接班时说,“公司是我父亲的,不能让它败在我手里。”

破产背后

作为一家企业战略的制定者、策略的执行者与监督者,领军者是否参与到企业运作当中,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一位海鑫的员工说,李兆会把90%精力都投在外面,这些年并不把钢铁当做主业。

某种程度上,李兆会对于海鑫的不闻不问、不重视,直接导致了海鑫的破产危机。从当时流传的“天价婚礼”就可以看出李兆会对海鑫的态度。

据报道,2010年,李兆会为迎娶影视明星车晓,婚礼布置极尽奢华。坊间传闻,彼时海鑫每个普通员工都收到了500元的红包,而海鑫的员工数量多达9000余人,从北京请来的婚庆公司将整个县城布置得比春节还热闹,婚礼总共造价500万元。不过,这段奢华极致的婚姻不到两年就走到了尽头。传闻最终李兆会支付了高达3亿元的天价离婚费。

“不说资本投资的巨额资金,就连结婚的时候都大肆铺张,举办极为奢华的婚礼,而对自己的老本行却很难看到大手笔的投资。”上述海鑫员工说。

离婚不久,李兆会套现山西证券四千万,涉嫌违规接受调查。2013年,一则“山西某钢厂因资金链断裂而停产,同时银行不予其放贷”的传言,导致当天铁矿石、煤炭和焦炭期货三大品种齐齐跌停。而该传闻中的“山西某钢厂”,所指正是海鑫钢铁集团。

2014年3月19日,昔日“中国钢铁第一民企”海鑫钢铁集团被迫全面停产。从此,光环褪去的李兆会开始频繁和法院及云集的讨债者打交道。

业内认为海鑫沦落至此实属必然。长期的家族内斗以及李兆会的“离位”,是造成现在海鑫的原因。据本刊2014年调查报道,“中层领导都是李氏家族的外戚把持,李兆会又常年不在海鑫,对企业的掌控力非常小。”一名海鑫的员工透露,海鑫最大的问题在于“群龙无首”,又没有制度保证,所以腐败丛生。

玩弄祖业? 资产流失

之后李兆会跟很多富二代一样,对做实业失去了兴趣,他的兴趣更多地是在资本运作方面,他在上海、北京等地组建了N个投资公司,对二级市场也比较热衷,所以进进出出,一度成为民生银行的第十大股东。

当然有段时间比较轰动的是,他跟演员车晓的婚礼。据说,当时动用了200多辆豪车,摆了600多桌酒席,给9000多员工每人发了500元的红包,这个举动还是不错的。当然这段婚姻走得并不长,大概有两年时间左右,他跟车晓就友好分手了。

也许是祸福相依,就是这个时候他也开始走下坡路,很多的投资受到质疑,他在减持山西证券的事情上,因为违规的问题,还受到了查处,包括后面那些投资也并不理想。

曾经的首富 如今成老赖

这一次上海法院之所以限制他出境,是因为他为他妹妹的公司的担保,债务大概有2亿多元,相当于是背锅。

当然我们也说不清楚,海博鑫惠公司到底真的是他妹妹的,还是他的妹妹替他代持的,因为欠了2亿多元的债务还不出来,所以他上了执行名单,李兆会的这个过程还是令人挺感慨的。

因为海鑫股份在2014年的时候,就被河北建龙并购了,这跟钢铁当时所处的行业前景有关,另外一方面也跟李兆会不愿意子承父业有关。这个也谈不上对错,很多富二代并不愿意遵照父辈的道路去发展,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想法。

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湿鞋,资本上面进进出出,有斩获的时候,也有失利的时候。这一次李兆会实际上是遭到了滑铁卢,从山西最年轻的首富滑到现在破产的边缘,真的是应验了那句话,富三代,穷三代,谁也说不好,这是哪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