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有色眼镜, 剧版《七月与安生》带给我更多喟叹和感动

暑期档同时有几部剧热播,题材多样风格各异。时间有限只能选择一部,我选了《七月与安生》。可能很多观众和我一样,被这部剧吸引是出于对同名电影的喜欢,电影里周冬雨和马思纯表现非常出色,让人意犹未尽。既然有机会可以在电视剧里重新走一遍两个人的青春,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说实话,刚开始看剧版《七月与安生》的时候是有心理落差和小小失望的。和电影相比,电视剧首先是截然不同的画风,故事从两个女孩的中学时代讲起,过滤掉了电影版的清冷和不安,取而代之的是阳光和温暖,显得有些“没劲儿”;其次电影将角色数年的情感和生活巨变压缩到2个小时的电影里,节奏快、起伏大,但电视剧节奏相对舒缓,少了电影快节奏的观感。于是前两集让我很不适应,当时就觉得《七月与安生》沦为主打甜宠的青春剧,和其他同类作品没什么区别。

耐住性子往后看,发现其实自己用电影的标尺来衡量电视剧其实是不对的,相当于一直戴着有色眼镜看这部剧。导演和编剧围绕七月和安生为核心,做了时间、角色、空间等方面的延伸,不但完全跳出电影,甚至在小说文本的基础上,也做了很多改造和创新。于是,剧版《七月与安生》不再是单纯的讲述一对姐妹的命运沉浮和情感纠葛,而变得更多元、更复杂,一路追下来,有了比电影更多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是角色塑造更完整、更细腻。电视剧从几个主角的中学时代讲起,这个阶段七月与安生从相识到亲密无间,很容易和一般的校园青春剧同质化,并且还有两个难点,苏家明在和七月谈恋爱的同时为什么会和安生始终暧昧?七月无论从外表、性格还是发展前景,似乎看起来都要比安生强;

还有安生的种种选择,不复读、和阿潘远走西安。如果没有合理的解释,会成为电视剧很大的逻辑BUG,直接导致后面的剧情全盘垮掉。

电视剧把这两个难点完美化解,我觉得这应该归功于导演崔亮的执导水准和认真的创作态度。他赋予了电视剧灵气,很多东西文字上可以言传,转换为画面只能意会,剧中很多场景和段落会让观众有很深的认同和共鸣。比如七月引入许天增加苏家明的危机感,加上田迅雷,四个人同场的戏份不算多,却把情侣间情绪的细微变化精准呈现出来;

还有安生和苏家明之间的关系,这是她和七月矛盾的导火索,前面的铺垫很重要,从演员的肢体语言到眼神,导演真的抓住了每一个小细节,让三个人的复杂关系很真实也很接地气。于是,安生的性格决定了她的矛盾和挣扎,而这种情绪决定了她毅然决然的和并不是真正爱慕的阿潘离开,从此和七月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其次是除了情感主线的铺陈,电视剧还有对家庭、亲情、教育等影响成长的原生家庭因素投以关注,让人物变化更加合理、人设更加丰满,也让观众在观察七月与安生的不同成长轨迹中,多了思考和喟叹,这是崔亮导演对剧版的创新。在同一片土地出生、喝一样的水长大,为什么七月与安生会有那么大的差别?一个温婉一个撒野、一个成绩优异一个玩世不恭、一个明媚一个有点小阴暗……其实家庭也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七月有健全温馨的家庭,有关心她的父母,安生则是支离破碎的家和只知赚钱的妈妈,这造成了这对好姐妹迥异的成长轨迹。但直到去世,安生的妈妈都不知道她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身为父母,对子女的爱和教育,要远比自己的事业更重要啊!

教育方面,让观众感到更多的是遗憾。中学的教导主任根本不去关心安生为什么要这样叛逆,只是很武断的让她检讨;高考时只差半秒钟,安生被关在考场门外,人生轨迹在这一刹那改变;苏家明因为抢票软件被踢出项目组,校方看不到他的天赋和创造力。还有很多重要的节点,增加了角色的宿命感,也让剧情充满转折和起伏。

第三点,到了职场部分,这部剧画风一变,七月和安生成为工作中的对手,让电视剧张力十足、更加带感。编剧在这部分下了不少功夫,不但七月与安生进入同一家公司有合理的解释和过渡,两个人在职场中的明争暗斗、逐步成长也真实且接地气,韩东带着安生这个徒弟一系列操作非常精彩。

与此同时,校园和职场两个不同的人生阶段不时呼应,令人感慨。比如安生醉酒后夜宿七月家,醒来后和七月的父母同桌吃饭,此时两个人嫌隙已深,回想起学生时光,安生在七月家吃住,宛如一家人的亲密和愉悦,更增加对人性、人情的感叹。

很多人说,《七月与安生》是一部治愈系电视剧。那么它到底在治愈什么?每个观众都有各自不同的“伤口”需要治愈,要担得起“治愈系”这三个字,电视剧就要有包治百病的本事。《七月与安生》通过两个女孩的友谊和成长,让观众学会正视亲情、友情、爱情、事业等人生路上最重要也最宝贵的东西,从而治愈自己,也期待接下来,剧中的七月和安生能最终治愈彼此的心。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七月的内心中有安生倔强坚强的一面,而安生也在七月的陪伴呵护下,最终达到了自我和解与成长。她们是不同的,也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