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老虎》: 我和我的焦虑已成挚友

葛优长头发了!

这是《两只老虎》电影刚刚开场的时候收获的最多的赞叹,甚至有观众在 影厅里发出了惊呼。

毛发如此浓密的葛大爷,成熟中透着稚嫩,乖巧中透着顽皮,令人不得不唏嘘,在葛大爷青葱的岁月里,头发成为了了他跨入奶油小生行列的绊脚石。

本片由赵薇监制,李非导演,葛优和乔杉领衔,宣传的口号是“领跑贺岁档”。从电影的表现来看,本片的确预兆着从此时开始直到贺岁档结束,国内电影市场将会越跑越快。

目前本片在豆瓣的评分较低,只有6.2分,观众观影之前对本片的期待是看到又一部葛大爷主演的爆笑喜剧片,观影之后的失落来源于没有感受到那么多的段子和梗。

笑点不足是很多人打低分的原因,公平来说观众的这个评价是正常的,一部拥有了葛优和乔杉的喜剧电影,在影迷眼中犹如国产喜剧届的大杀器,最后影片营造出来的喜剧氛围却让人觉得这简直是杀鸡用了牛刀。

导演李非是个对叙事结构很痴迷的导演,他的故事往往总会将一些很沉重很丧气的道理隐藏在一个与道理气质相悖的情景中。比如他之前的作品《邪不压正》和《命运速递》。

李非在成为导演之前有过很多头衔,他是个作家、画过画、做过设计、当过演员、开过广告公司……每一个头衔每一个职业经历都将他导引向下一个职业,直到他成为导演。

这似乎是命运的玩笑,也是命运的无常。

对命运的理解让李非在自己的故事里总是非常真挚,他曾经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拍电影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因此一定要认真以待。

“明智虚妄,全力以赴”这是李非对于人生的看法,这种观点也充斥在他的镜头语言之中。

所以人生和世界,凝练在李非的镜头下总能得出黑色幽默的果实。

《两只老虎》里频频出现的台词“人生在世就一个字:能过则过。”就是本片的中心思想,从这句话也能深切的感受到本片喜剧外表下悲剧的气质,毕竟喜剧总是于苦中作乐。

本片并非单纯的喜剧,而是将现代人的焦虑戏剧化放大,令焦虑与焦虑在银幕上碰撞,展现出来的是现代人最大的痛苦——当我们无力解决焦虑的源头,我们只好和焦虑成为挚友。

片中两位主人公张成功、余凯旋,从他们的名字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成功学焦虑。张成功很成功,有钱有面有地位,余凯旋很失败,没钱没爱人没有未来。

两种完全不同的形象,一个是高精上层,一个是颓丧的底层,当余凯旋挥舞着昂贵的高尔夫球杆闯入张成功的世界,他们之间的碰撞要比张成功脑袋上挨的那一下重多了。

故事以张成功要求余凯旋帮他办三件事展开,从爱情、友情、亲情三个角度一层一层慢慢深入了张成功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一点一点将余凯旋的情感世界展开。

无论身处任何一个阶级,无论彼此焦虑的是负债几个亿还是买不起房子还不上卡账,焦虑本身落实入人的精神世界,都与各种层面的情感紧密的联络在一起。

爱情剥去金钱地位的滤镜,最终是两颗彼此信任的心的靠近,若是脱离的信任,再多外部力量加持,也无法维持爱情的温度。

余凯旋的焦虑体现在爱情上,他穷困潦倒,留不住心爱的姑娘,在他看来若是有了一百万,自己就不比那个横刀夺爱的情敌差了。于是一百万成了余凯旋的焦虑表现,金钱焦虑掩盖了他本身的事业焦虑和爱情焦虑。

在他为张成功解决爱情焦虑的过程中,他一边朗诵一边落泪,以他人的台词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爱情是人情感的最外层,是提到情感时最容易联想到的一环。无论爱情如何令人受伤,人们总是不知疲倦的追逐爱情,当人们在爱情里受了伤,人们总会将许多与爱情无关的元素牵扯进伤痛之中,比如金钱、地位。

张成功爱情的失败,在于他的贪婪和多疑。赵薇在这一段中奉献了非常精彩的一段独白,她那双眼睛盯着摄像头,心灰意冷的说出自己对张成功的感受,令人深切的理解了他们在爱情里受到的巨大伤害。

质疑、猜忌、拒绝、贪婪。张成功反反复复,在爱情里将对方拉扯到了筋疲力尽的地步,最终收获的就是对方痛彻心扉的评价:“谁都不想长大。”

尚未成熟的时候,爱情会让人魂牵梦绕,因为爱得深便要计较彼此到底是不是真诚?到底爱得是不是一样深刻?猜疑和不自信源自不成熟,等到真的成熟了,爱情焦虑与人和解,才会真的明白只要爱还在,很多东西“能过则过”才能过得下去。

友情要比爱情更深入一层,伴随着人与人长期的交往,留存与人与人共同深切的回忆里,因积累而心心相映。

张成功和余凯旋互称彼此是朋友就是在二人因为打架进入警察局的时候。窝囊的余凯旋感慨了自己遭遇校园暴力的过去,一段令人爆笑的校园暴力桥段,打碎了一个文学青年的梦想。

张成功为余凯旋出头打人的桥段,大约是葛优人生第一次出演一段这么暴力的镜头吧?被抽打的潘斌龙应该觉得荣幸,他成为了葛大爷在银幕上殴打次数最多的喜剧演员。

余凯旋关于过去同学的回忆,牵引出了张成功曾经辜负挚友的记忆。当张成功问出:“你有没有特别想揍一顿的人。”的时候,想来张成功这辈子最想要揍一顿的人是自己。

友情鲜少能带来焦虑,看上去在这个片段中金钱依旧搅和进了友情里面,但是钱的外表下,是一个人面临友情的选择。

稚嫩的时候总觉得朋友虽然很珍贵,但是人生路漫漫,总会在下一个阶段遇到更多的朋友。

为了五万块放弃了友谊的张成功很后悔,后悔了很多年,这一份焦虑一直在他的脑海里辗转反侧。当他拜托余凯旋去了结自己的心结的时候,才终于感受到了这份心结其实无关金钱,只是曾经稚嫩看不懂友谊的珍贵。

友情的焦虑想来每个人都会有,一起相伴的朋友分别许久再见面,却发现已经没有了共同的话题;曾经志同道合的友人多年后因为种种原因反目,偶然回想曾经,还是会唏嘘往日的情真意切。

友情在人的生命里至关重要,这是人处在社会中生存的力量,面对友情抉择和焦虑,成熟的人也只能和这份焦虑握手言和,道一句:“能过则过。”若是能够预见到未来的后悔,就不要做会让自己陷入焦虑的选择,若是无法预见,那就接受这份焦虑吧,人生可不就是如此。

最深切的,就是亲情。从人出生到离开这个世间,亲情一直伴随着,亲情也是一个人成为人的根本。

亲情带来的焦虑也是多种多样,张成功让余凯旋做的最后一件事便是与之相关,这种安排代表着张成功终于深刻的回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代表着余凯旋终于到达了张成功内心最深刻的地方。

幼年父亲的绝望带给张成功的是永恒的伤害,令他的童年倍感快乐和亲切的家乡,变成了痛苦回忆的地方。于是张成功舍弃了家乡的一切,离开后再也没有回去。

他舍掉了父亲留给自己的惨痛回忆,也舍掉了童年伙伴的情感,舍掉了亲情留下的一切温馨。

这代表着亲情和人的割裂,这种割裂就是张成功关于亲情的焦虑。

父辈总会先于我们离去,亲情温馨的回忆背后总会潜藏着未来失去亲人的痛苦,这种情感令人最痛苦的地方就在于,终有一日要面临亲情的割裂。

现代人的亲情世界已经不及从前那么丰富,亲戚圈变得越来越小,能够寄托亲情的人也越来越少。所以当现代人遭遇亲情焦虑,恐惧失去和面临失去成为了终极折磨。

张成功因为憎恶失去继而选择了全面放弃,最终没有了可以回去的地方。无论离开了多久,他依旧念念不忘的是还没有好好的和父亲道别。

年轻的时候只要想到亲人可能会离开我们,就会在心中升起浓浓的焦虑,只恨生老病死这人生规律真是太过于残忍和真实。当我们成熟了,人间的各种悲欢离合都一一经历,也就终于明白无论多么深爱的亲人,最终我们都要无奈的接受他们的离去。

成熟了,亲情焦虑也会变成那一句:“能过则过。”

作为一部喜剧来看,似乎本片的笑点含量略低,但是本片作为一个故事来看,完完整整的呈现了人生一个最最无奈和沉重的阶段,那就是我们无论挣扎搏斗了多久,最终我们都会和命运旅程给我们的所有焦虑握手言和。

谁都不想长大,但是谁都会长大,长大了,就会不再畏惧焦虑,而是和焦虑变成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