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分, 上映6天斩获2.6亿, 这部18年前的“老电影”真能打

近期的热门电影中,《千与千寻》是令人惊奇的一部,这部已经诞生有18年的“老电影”,竟把口碑极好的《玩具总动员》系列之第四部给秒了。同日上映,票房已经拉开一倍差距,后者纵然有8.9分的豆瓣评分,好莱坞电影工业打制的高级质感,也难以匹敌。

《千与千寻》的影响力,实在不可小觑。

《千与千寻》是一部有深度的动画片,小孩可能看不懂,有些初次看的大人也会看不懂,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不过是一个小孩子寻找爸妈的故事。

这不仅仅是小孩找爸妈的故事,它由很多个故事组成,有趣的是这些故事多而不杂,每刷一遍都会产生新见解。

第一个故事,关于自我。

千寻是个刚满10岁的女孩,她跟着爸妈搬家到郊外,千寻爸在驾驶过程中不小心驶入神秘隧道,一家人来到一个中世纪小镇上。远处有阵阵食物香味飘来,千寻爸妈禁不住诱惑,大快朵颐,不久竟变成了猪。

食物是一种诱惑,面对这些诱惑,千寻一脸嫌弃:“我不吃。”

后来无脸男追随千寻,捧着黄金给千寻,千寻:“我不要。”

无脸男从一堆食物中挑出一盆怯生生地递给千寻,千寻依然拒绝:“我想要的,你给不了。”

我想如果要在性善论、性恶论之中选择一个,宫崎骏也许会选“人之初,性本善”。《千与千寻》有一层深意,就是人要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保持内心的纯净,保持真善美。

所有禁不住诱惑迷失自我的人,都变得面目可憎:千寻爸妈变成猪,无脸男变得丑陋无比,汤婆婆也是。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无脸男,他经历了一次人生的大转折。

千寻刚遇到他的时候,他是寂寞的,游离在汤屋之外,是一个边缘人物。

后来,他知道汤屋的人迷恋黄金后,用泥土变成黄金,从此改头换面,对那些阿谀奉承的汤屋工作人员颐气指使,变成了不知餍足的饕餮,彻彻底底地迷失了自己。

最后还是在千寻的帮助下,无脸男吐出了吃进去的一切,变回了最初的自己。相信经过这段经历,他也成长了。

第二个故事,关于社会。

《千与千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日本的社会背景,通货膨胀,过度消费,泡沫破裂,经济衰退。

汤婆婆的汤屋就好比一个公司,所有员工都被迫服从这里的规则。员工要跟汤婆婆签订契约,如果忘记自己的名字就永远卖身于此,如果不吃这里的食物就会消失,如果不工作就没饭吃。

所有的员工都好像一个小零件,维持着汤屋的运转,他们有的把一辈子都耗在这里,用劳动甚至身体的代价换取食物和金钱。锅炉爷爷的形象是一只秃头蜘蛛,他在汤屋工作了四十多年,由于长时间坐着,双腿退化萎缩,手进化出了好几只。

微不足道的煤炭小工,依赖一点魔法活着,如果不努力工作就会变成煤渣,得到一点零星的食物就开心得不得了。

千寻就像刚毕业的大学生,她必须要在社会上立足,她去找锅炉爷爷讨工作,锅炉爷爷说:“这里的煤小鬼够多了。”她去找汤婆婆,被骂得狗血喷头:“你看起来又笨,又爱撒娇又爱哭,根本就一无是处!”

千寻不屈不挠,好不容易才获得了一份工作。

社会就是这么现实。

第三个故事,关于人性。

在《千与千寻》中,哪怕像机器一样冷酷运转的汤屋,也有人情冷暖。

汤屋有自私冷漠的员工,比如招待客人的蛤蟆精,他们对待客人笑脸相迎,却自私到不肯给千寻一张洗浴牌子。

汤屋也有善良的员工,比如小玲、锅炉爷爷、白龙。

白龙为了帮千寻找到父母,离开汤屋,不惜自己受伤;锅炉爷爷给了千寻一张车票;小玲在公共场合板着脸,私下也帮了千寻很多。

即使不得不服从社会规则,很多人依旧坚守心中的善意。

为什么说宫崎骏是性善论者呢?即使是从一出生就被娇生惯养长大,任性自私的坊宝宝,宫崎骏依然相信他心中有善。

坊宝宝起初恃宠而骄,他威胁千寻:你不跟我玩,我就哭,让汤婆婆过来。

后来无意中被变成老鼠,坊宝宝跟着千寻走出外面“冒险”一回,也会变成一个善良懂事的孩子。

一部好电影是有层次的,有表故事和里故事,有明故事和暗故事,交错而成,却不会让人感到混乱。除了以上三个“故事”,《千与千寻》还有很多主题,亲情、友情、爱情……

丰富的主题和层次,是这部电影成功的主要原因。诞生18年不衰,可见好电影是不会过时的。你喜欢《千与千寻》吗?欢迎留言。

(本文由电影大暴走原创,原创不易请勿抄袭,喜欢请关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