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翁和贫民小伙成一生挚友, 这部电影竟是真实事件

谈到治愈片,法国的《触不可及》相信会是很多人的深刻回忆。

而这部经典电影的美国翻拍版,由“老白”布莱恩·克兰斯顿、凯文·哈特和妮可·基德曼等演技派再次演绎。

两部电影在情节上的大同小异,让人不禁思考这种翻拍意义何在。联想到此前阿根廷也对这部电影进行过翻拍,让人更加好奇,到底是什么让两国对此类故事不厌其烦?

想要寻找答案,就必须要再谈谈那部经典的法国版《触不可及》和原著《第二次呼吸》了。

2011年,奥利维·那卡什与艾力克·托勒达诺导演的《触不可及》上映后,在法国引起了一阵热潮,很快这部带着法国式轻松、幽默的电影,开始刷新各类票房纪录。

上映四周后,《触不可及》已经成为2011年法国观看人数最多的电影。十六周之后,超过1900万人在法国观看了这部电影。截至2013年5月12日,这部电影在法国和全球的票房分别为1.66亿美元和4.447亿美元。

2012年3月20日,《触不可及》成为非英语电影中票房最高的电影,全球票房为2.81亿美元。它打破了日本电影《千与千寻》之前的纪录(2.749亿美元),也打破了法国电影票房最高的纪录,超过了《第五元素》(2.639亿美元)。2012年7月,它成为北美地区最卖座的外语电影,超过了《分离》(A Separation)的成绩。

如此看来,诱人的票房记录成了这部电影不断翻拍的最佳催化剂。事上也证明了这一点,2018年美版《触不可及》(The Upside)上映后,在北美地区总收入为1.083亿美元,全球总收入为1.227亿美元,而拍摄成本仅为3,750万美元。

出色的票房成绩让《触不可及》在上映三周后便超越了《海王》(Aquaman)实现了首位在当期票房排行榜上打败《海王》的记录。

除了傲人的票房成绩,温馨幽默的法式鸡汤故事,也是吸引全球观众的重要佐料。影片故事情节其实简单。大富豪菲利普在跳伞运动事故后颈部以下身体瘫痪,本已对生活失去希望的菲利普,因为机缘而雇佣了一个法国底层非裔黑人青年德里斯来当作看护。

由此,两个世界相互碰撞、融合,竟然产生了一段不可思议又不可多得的友情。主仆二人之间毫无死板的阶级规矩限制,在相互扶持相互拯救的过程中,彼此变得温暖柔软。轻松幽默的对话,和对悲剧命运的逆转,让人在欢笑的同时不禁泛起感动的泪花。

毫无疑问,它帮助我们重新思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了种族、阶级背后无数个为了生活不断奋力的心灵,他们那么真实而又那么相似。这部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电影的结尾是博尔戈和仆人阿伯代尔的镜头,他们是现实中的故事主角,两人一起在山坡上,正回想着影片中滑翔伞的场景,而他们的友谊一直保持到今天。

其实,《触不可及》根据法国富豪博尔戈的自传《第二次呼吸》(Le second souffle)改编而成。博尔戈是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LVMH)下属伯瑞香槟公司的副总裁。1993年他在一次滑翔伞事故中不幸四肢瘫痪,作为法国两大家族的继承人,他在这次事故后感到被生活遗弃了。

于此时移民出身的阿伯代尔,成为他的“护身魔鬼”,守护他生活了十年。十年的陪伴充满了各种欢笑和泪水,也成就了两个人之间真挚无比的友谊。

在书中博戈尔这样评价阿伯代尔:“他让人受不了,虚荣、骄傲、粗鲁、无常,但很有人情味。没有他,我会腐烂而死。阿伯代尔不间断地照顾着我,仿佛我是个婴儿。他洞察纤毫,在我魂不守舍时都会出现,当我被禁锢牢笼时他将我解放,当我脆弱时他保护我,当我崩溃时他逗我笑。他是我的护身魔鬼。”

博戈尔以真挚细腻而风趣的文风,分享了他日常的痛苦,他找到了一个既能与所有人抱持必要距离,又能完美分享这个故事的平衡,他的写作时成功的。书中很多直白敏锐的话语触动人心,对家庭、爱情和事业都有独具一格看法。

需要指出的是,现实中的阿伯代尔一定比电影中的德里斯更加真实丰富,如果不去找来原著《第二次呼吸》阅读,那么电影《触不可及》很有可能在一般人看来就是一部关于上流社会的心灵鸡汤,在失去了丰富的心灵磨难和生活细节后愈发显得虚假,这是电影和书籍的区别,也是电影和生活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