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最难忘的一首歌

人生苦短,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如果有人问我,在过去的几十年有没有一首歌让你记忆深刻?对你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我说有的,这首歌无疑就是《闪闪的红星》。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大约是1977年的时候,那一年我8岁,在河南省东南部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子生活。

当时我们村里不通电,也不通公路,乡下孩子最兴奋的事情就是看电影。在那个年代,每隔一个月左右,大队就会在大队部前面的空地上扯上银幕,放映一场电影。一般是革命战争题材的影片。

我曾经在这个地方看过《董存瑞》、《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一大批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电影绝大部分都是黑白的,《闪闪的红星》是我那个年代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彩色影片。

我记得当天晚上的情况是这样的。当天下午,大队的大喇叭里做了通知,说晚上会在大队部前面放电影。当天晚上,我早早的就让我母亲做饭吃。6点左右我就搬了一张凳子,走了大约1公里来到大队部前面的广场上,发现已经来了几十个孩子。我就找了一个中间的地方坐下来,占住位子,等着看电影。当时,放映员正在扯银幕。放映员中有一个是我表哥,他是公社里的放映员。我还和他打了声招呼。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天完全黑了下来,附近的群众陆陆续续来了好几百人,把周围占满了。在亮亮的大灯泡下,我们大队的书记讲了几句话,然后电影就正式开始放映了。这个时候我才知道电影的名字是《闪闪的红星》。

这部电影一开始就非常吸引我,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主人公潘冬子这个形象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特别是电影的主题曲响起的时候,更是把整个故事推向高潮。“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跟着毛主席跟着党,闪闪的红星传万代”。

这首歌歌词写得非常好,朗朗上口,旋律也非常优美,我们小孩子听一遍基本上就记住了。等电影结束之后,我是一路上唱着歌回到家里的。从此以后,这首歌和潘冬子的形象就在我脑海里扎下了根。

第二天,我就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家里的红布用剪刀剪了一个五角星,让我大姑姑用针缝到我的帽子上。我戴上那顶蓝色的上面绣着红五星的帽子,学着潘冬子的模样,再找一把竹竿扛在肩上,在院子里学着潘冬子的样子走来走去、边走边唱,感觉自己也成了潘冬子。

我从此以后特别喜欢红五星,那时候在农村能够得到一颗解放军帽子上戴的那种真正的红五星,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情。过了几年,我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我们家的邻居王大叔是一位亲自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他是汽车班的班长,负责向前线运送子弹和接送伤员。

他在战争中也光荣负伤,脑门上被一个子弹擦过,侥幸的躲过一劫,荣立了三等功。战争结束后,他回到老家探亲,我到他们家去看望他。因为他和我爸爸是干兄弟,他看我帽子上戴的是假的红五星,就从自己的军用挎包里拿了一个新的红五星,亲手给我戴到帽子上。

这颗红五星是我少年时最重要的宝贝,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我都是再仔细看一遍用手摸一下,然后再整整齐齐的放在床头。一直到现在,我每年暑假回老家度假的时候,都会找到这位王大叔,和他聊聊天。我记得他当年给我的红五星给我的这份感情。

《闪闪的红星》这首歌是我小时候最爱唱的一首歌,基本上我每天上学、放学的时候都是唱着这首歌。在那个年代,它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作为一个乡下孩子,虽然在一个非常贫穷落后的农村读书,我从小上进心就非常强,每次考试都争取在班级里排第一名才甘心。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5年的时间,在我们村里的小学,我几乎年年都是班级第1名,是出了名的好学生。

我的上进心来自哪里?就来自于对这些英雄人物的学习和模仿。我觉得他们当年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够做到。我现在的性格中还有一种不服输、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都是从小受这些电影中的英雄人物的影响。

后来我考上初中,考上县高中,又以全县文科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到北京读书。此后,我一直没有忘记这首歌,他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伴随着我成长、奋斗。

工作之后有了收入,我买了电视机、DVD,后来就找了一些盘片看老电影,特意把《闪闪的红星》又看了一遍,复习一下,回忆起少年时的感受。

一直到现在,我在湖边散步的时候,如果想听歌曲了,就会打开手机,放上一段《闪闪的红星》。它一下子就在我脑海里把镜头拉回到几十年前,我在村子里生活的情景,当天晚上第一次看这个电影的感受,一下子就回到眼前,仿佛就在昨日。

由于一直关注电影《闪闪的红星》和它的主题曲,这么多年有关它的主创团队事情,我一直在跟踪。

前几年偶尔看到一篇文章,才知道《闪闪的红星》原来是有故事原型的。潘冬子的原型叫许光,开国上将许世友的大儿子。

许世友是我小时候耳熟能详的一位传奇人物,因为他在少林寺学过艺,他的老家河南新县和我的老家项城相距不远,中间也就是隔着200公里左右。所以在农村的时候,老年人谈论最多的就是许世友的故事。说他武功多么强大,徒手一个人可以打多少人。还说他是唯一的一个可以带枪见毛泽东的将军,充满了传奇色彩。

《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就是根据许光和许世友这对父子的故事改编的。因为许世友参加长征,他们父子俩一别十几年,1948年徐光才第一次到山东见到了自己分别多年的父亲,当时许世友已经是山东军区司令员。

父子俩见面,许世友潸然泪下。看到儿子没有什么文化,很快就安排儿子到学校读书。解放后,许光考上了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成为了一名海军军官。在海军部队八年,是新中国第一批拥有本科学历的军官,当到副舰长。

1958年,许世友却要求自己的儿子许光转业回老家,替自己伺候年迈的母亲也就是许光的奶奶。让儿子替自己尽孝。

许光二话不说就转业回了河南新县的老家县城,在县武装部当参谋。这样一呆几十年,多次放弃了提拔升职离开县城的机会,最后以县人大副主任的职位退休,兑现了对父亲的承诺,伺候奶奶为奶奶养老送终。他们父子俩非常有孝心,在我们那一带被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