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过军营, 演军人才像! 张译: 我在部队掏过粪

把军人演像的最好办法就是进军营

坚强、无畏、勇敢,从来都是为人称道的品质,坚强勇敢的硬汉,也一直都是被广大观众所喜爱的屏幕形象,毕竟这才是正常的审美。

硬汉角色有很多,军人无疑又占了很大比例,因为大众对军人有一种“刻板印象”——只要穿上军装,那一定都是响当当的硬汉!这几乎是一个超越了国界的普遍现象。

要能把军人形象演得像,对演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要具备从里到外的军人气质,要在短时间内表现出军营生活的痕迹,可不是那么容易!所以,演好军人形象,演员通常要先进军营来上一段时间的军训,被“折磨”一番,才能具备那种神韵。

不过,原来就有过军人经历的演员,就不用如此了——亲身经历过军营生活,可比什么军训都扎实!

曾塑造过史今(士兵突击)、孟烦了(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张译,曾在得奖后说:

“我来自部队,今天没有机会穿军装了,我们单位1937年建团,以前都是配着枪演戏……其实这件事情跟我今天拿奖没有关系,可是我好想念我穿军装的日子,所以今天在这里借这个平台祝所有的转业军人一切都顺利。今天有点跑题,但是,我好爱你们,加油,战友们!”

很显然,军营生活对他的影响太深了,造就了他深入骨髓的军人气质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张译参军是因为考入了战友文工团,而当时文工团的宗旨是演兵必须学兵、像兵,于是他被分配到一个艰苦的单位——24军70师210团3营7连,完全像一个新兵那样受训。每天早起三公里,傍晚五公里;队列、射击、单兵战术、整理内务、紧急集合、拉练,一样不少,而且,也用脸盆掏过粪,然后洗了洗用来和馅包饺子。张译回忆,饺子没敢吃……

有了这段经历,张译演军人就有先天优势,非常真实。除了史今、孟烦了,他还塑造过《绣春刀》中的锦衣卫陆文昭、《红海行动》中的蛟龙突击队队长杨锐等经典角色,上场就有满满的职业军人范儿!

在拍摄红海行动期间,张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穿了10年军装,从我脱掉军装的那一刻开始,我就下定决心,如果没有优秀无比的军人角色,我不会再演,因为我要保护军人的风采。但是有这样一个机会,有这样一部电影,《红海行动》让我热血沸腾。”

在《八佰》中,张译扮演浙江保安团士兵。

李幼斌在现实中也是一位军人,他是原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文职干部。李幼斌参军时已经44岁了,属于特招入伍,即使如此,军人经历仍然让他的演技上了一个层次,扮演起军人来更是得心应手,塑造了各式各样的军人形象——《亮剑》主角李云龙堪称经典,几乎成了李幼斌的另一个名字(还好都姓李)……

《亮剑》也由此成为军事剧中的长盛之作,据统计,《亮剑》在5年内就被重播了3000多次,天津卫视曾斥巨资买下了《亮剑》完整版的五年独播权,直到现在,你仍然能不时地在电视上看到“李云龙”的身影。

2002年上映的《冲出亚马逊》在当时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主角侯勇一片成名。《冲出亚马逊》是有现实背景的电影,片中的猎人学校在现实中真实存在,能得以毕业的学员更是个顶个的硬汉,要演好这个角色可不容易。

▲侯勇扮演的陈赓

乍一看都认不出来这是侯勇

侯勇是剧组中唯一有军人身份的演员,很多惊险动作都是无保险亲自上阵,演绎出了特种兵该有的硬度。后来,侯勇还扮演了一系列军人角色,包括陈赓、贺龙这样的重量级人物,这一切与他的军人经历紧密相关,因为只有军人才更懂军人!

说到硬汉形象,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吴京了。

吴京并非军人,但他却有军营经历——为了演好军人,尽管有武功底子,吴京还是自愿来到原南京军区某部四连二排六班,体验了近两年的军营生活。

说实话,能把功夫下到这种主动上门找虐的程度,还真不是一般演员能做到的,这也是吴京为什么能把观众心目中的硬汉演绎出来的基础。

只有进了军营,才知道什么真的硬——吴京曾经认为自己的体能足够,功夫也不差,在游泳项目中很自信的告诉班长自己能在海里游5公里,而班长告诉他,及格线是10公里……只有经受了这样的磨练,才能造就银幕上的精彩表现!

受过苦,当过兵,打过仗,有了这样的经历,自然能把中国军人演得入木三分,英气十足,无论是电影还是角色,都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

▲张丰毅60多了,也不是军人

但这身材秒杀一众鲜肉

其实,要演好军人、硬汉这样的角色,没有生活体验,没有足够的自律,是难以办到的——把军装一套,就像军人了?差得远!细皮嫩肉的小鲜肉们,无论穿什么,也不如一个上了岁数的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