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请就位》郭敬明逆袭, 懂观众喜好的他, 胜了懂艺术的陈凯歌

电影快讯 1779℃

《演员请就位》导演首场短片对决中,陈凯歌与郭敬明抽中互拍对方作品,最终陈版的《悲伤逆流成河》输给了郭版《妖猫传》。这个结果,让一直受到质疑的郭敬明扬眉吐气,也让不少观众意外郭敬明居然比陈凯歌“强”。

其实,一部电影票房的高低尚不能作为评判导演强弱的标准,《演员请就位》有限时间内进行的短片PK,更无法直接打上谁比谁强的烙印。不过,对于这场PK的结果,的确有很多东西可以探讨。

《演员请就位》郭敬明逆袭, 懂观众喜好的他, 胜了懂艺术的陈凯歌 - 陆剧吧

陈凯歌为什么会输给郭敬明?在七话看来,是懂艺术与懂观众的对决。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经过陈凯歌重新打磨后的《悲伤逆流成河》,在原电影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升华。他用10分钟的短片将希望注入故事,三个角色的配比也很合理,甚至台词都打磨的很有匠气,饱含人生哲理。

《演员请就位》郭敬明逆袭, 懂观众喜好的他, 胜了懂艺术的陈凯歌 - 陆剧吧

抛开演员不适合少年人设定这一元素外,这支短片的再创作颇为出众,可以说比原版电影更有质感。能够短时间内做到了保留原版电影精华,并拿出“大师级”的创作品味,足可见陈凯歌艺术造诣之高。

《演员请就位》郭敬明逆袭, 懂观众喜好的他, 胜了懂艺术的陈凯歌 - 陆剧吧

再看郭敬明版的《妖猫传》。

它很出色,改编后的剧情既浓缩了冲突,又挖掘了适合郭敬明组两位男演员的角色魅力。现场投票的悬殊,更证明《妖猫传》的观赏效果胜过《悲伤逆流成河》,但若采访观众郭敬明的《妖猫传》有没有胜过原作或与原作平分秋色?

答案绝对是一致的否定。

他可以在短时间内给出一个相对成熟新颖的剧本,挖掘出人物情感线中亮眼的部分,并利用自己作家优势进行浓缩整理。但他却难在有限条件下,做到与陈凯歌相媲美的艺术效果,更不要说升华突破。

但,不及原作风采的《妖猫传》却胜了超出原作质感的《悲伤逆流成河》。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陈版《悲伤逆流成河》更具质感,但整体观赏性却不如郭版《妖猫传》出色,这是陈败于郭的关键。而造成这种现象,根源还是陈凯歌在做自己坚持的艺术,郭敬明则做的是观众喜欢的故事。

陈凯歌版的《悲伤逆流成河》保持了他对艺术的追求,即使短片制作周期不能按照陈凯歌一天拍一分钟剧情的节奏给出足够时间打磨,他也兼顾了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台词与人物选择甚至现场光影,都是相互映衬的,逻辑上乍看不合理却经得起推敲。

比如易遥从试图自杀到被齐铭、顾森西劝服过程看起来很仓促,受到短片时长限制,但陈凯歌也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出伏笔。他在易遥站着的桌子上印满脚印,借此暗示易遥内心极为挣扎,给她的求生欲望做了铺垫。

所以,当后续收获朋友劝解并得知母亲已经卖掉按摩床时,她求生希望便迅速被点燃。陈凯歌对艺术细致的追求,从这些小细节与人物内心、剧本的呼应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但是,这也导致了故事的简洁,直观丰满感不强。

对艺术的严格追求与精细打磨必将拖慢陈凯歌的进度,所以他只能尽量压缩时长,最终成片也是四个作品中最短的。10分钟刻画一段能让观众耳目一新并且享受到情绪起伏的作品非常困难,所以他的《悲伤》有质感却少了故事性。

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故事可看性要比艺术感更为直观,更有吸引力。以文艺片多年的票房困局为例,文艺片可以创造高口碑也可以包揽各大奖项,但文艺片想要与商业片共享票房人气,基本不可能,即使是受到奖项肯定的文艺片。

陈凯歌坚持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却忽略了观众对故事“好看”的直观需求。

而郭敬明恰巧是一个说故事的高手,他很懂得观众喜欢什么样的故事,并以“外放”的形式呈现出来。他的《妖猫传》与原版呈现方式明显不同,原版中无论是丹龙对白龙的付出还是白龙为贵妃的牺牲,呈现的都更克制。

电影版人物之间的情感魅力,是观众通过故事咀嚼出来的,是有层次的电影艺术。但一支短片很难让观众有咀嚼思考的时间与铺垫,郭敬明聪明地将电影含蓄表达的东西外放出来,直接搬上了荧屏。

所以他的《妖猫传》第一个镜头便是白龙、丹龙满含“兄弟情”的出场,剧情也集中在这一份情感之中。以这份“兄弟情”为核心,再圆上丹龙——白龙——贵妃——皇帝——江山的完整情感线,故事便丰盈充实,观众一目了然。

直白来说,郭敬明在按着观众喜好拍故事,或者他刚好与大部分观众喜好一致。从艺术角度,他与陈凯歌无法媲美,但从故事可看性而言,外放了观众喜好的郭版《妖猫传》,第一眼观赏性必然会胜过跟观众讲人生的陈版《悲伤逆流成河》。

坚持艺术质感的陈凯歌与让观众看到喜欢故事的郭敬明是更强?很难直接去评判,前者有匠心,后者懂人心,各有千秋。而且,综艺中的短片并不能发挥出导演应有的水平,胜负起伏很正常,后续郭未必能一直胜陈。但七话还是想借此次几位导演的PK,讨论一下年轻导演与老牌导演们的碰撞,以及他们之间需要互补的地方。

近年来,陈凯歌等老牌导演的作品,越来越难拿到出色的票房成绩,反而是一众年轻导演成为票房新宠。黄金时代的一众老牌导演其实并不缺匠心,他们对电影艺术的追求严谨而有思虑,但对故事或者说剧本把控却缺了份新意。

无论张艺谋还是陈凯歌,都存在画面唯美、制作精良却故事吸引力不足的作品,甚至内容取胜的冯小刚亦有这个发展走势。以往名导专攻文艺片,我们还会用文艺片与商业片的隔阂来解释,但他们涉足商业片后,再用这个理由便很牵强。

其实,老牌导演们面临的困境与陈凯歌在综艺中败给郭敬明原因是共通的,他们缺少对剧本的创新性挖掘,对当下观众了解太少。最终可能只是不断重复自己的黄金时代,却错过了一波又一波年轻观众的黄金时代。

《演员请就位》导演PK第一局中,年轻导演与老牌导演的区别便明显体现了出来。陈凯歌、李少红的作品更“保守”,剧本虽添加了个人特色却没有颠覆原作,而年轻的郭敬明、赵薇却很大胆,一个敢讨好观众,一个敢跳出翻拍约束。

找回年轻时的大胆与激情,回归观众,这或许会是有匠心却难突破的老牌导演们打开困局的钥匙。

同样,这些老牌导演们对艺术的追求,亦是许多年轻导演们的短板。以郭敬明为例,他胜过陈凯歌除了懂观众喜好外,还在于他给自己的故事留了足够时间,同样的拍摄周期他的《妖猫传》时长约是陈凯歌《悲伤逆流成河》的两倍。

在团队合作的拍摄中,并不是导演一个人够拼便可以完成两倍工作量,郭敬明高效率之下的艺术呈现是打了折扣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妖猫传》更像是一部网络大电影,剧情共情能力获得胜利,艺术质感却远逊陈凯歌翻拍的《悲伤逆流成河》。

他的问题,同样也是当下“年轻”影视人的短板,容易把艺术放在结果之后。无论是大荧屏还是小荧屏,很多“爆款”作品都胜在故事符合观众胃口却称不上是匠心之作,究其原因便是制作团队对匠心一词的坚持不够。

延续老牌导演的匠心追求,学习他们对艺术的高要求与严谨,相信年轻影视人的发展之中会更健康有持续力。而国产影视作品,亦需要保有前辈们的优良品质,持续发挥创新的激情,才能给出更漂亮能力的作品。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