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不规则形状的大屏错落竖立在阶梯之上,尽头是茫茫一片芦苇,它们正摇曳在南方秋天的夜里。身着白衣的演员缓缓拾级而上,那是青年时期的伯牙。他刚在东海一座空无一人的岛屿上完成自己的悟道时刻,高山流水的琴音自他手中倾泻而出:“狂喜近似一种透明/又拒绝一切相似/当我演奏/我的双手有如大山/落下之际却是流水的轻柔。”
观众席的第一排,几个孩子坐在过道的小马扎上,他们此前被舞者夸张的肢体语言吸引得咯咯笑,此刻则被剧情氛围所感染,正安静地望向舞台上方的演员。
这是诗人黄礼孩创作的诗剧《成连与伯牙》演出的最后一幕。诗剧指的是用诗性的语言写成的戏剧,在这部诗剧中,黄礼孩以一种独特的想象呈现了一代琴师伯牙的学琴之路,其间,伯牙遇到的现实困境,周围人的引导、紧逼、诱惑使他陷入挣扎与迷茫,但他终究还是在茫茫天地中听到了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得见自我。
诗剧《成连与伯牙》中,伯牙求索内心的答案。游坚 摄
演出置于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诗剧舞台位于广州白云区图书馆外的阶梯上,像是古罗马演出场所的一种倒置。“古罗马是人坐在高处,下面表演,我们是反过来的。”黄礼孩说。
选在这个场所演出最初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他室内空间条件有限,但黄礼孩与导演团队一商量,觉得户外反而适合。阶梯“有一种空阔、辽远的感觉”,这部诗剧需要有天人合一的效果,“所以它要有这个空间往外打开。”导演陈晶晶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她特别喜欢阶梯的线条,像是琴弦。
公共的开放空间也生发出一种意外的效果。诗剧是公益性质,演出当晚又正值周六,不少邻近居民也带着小朋友前来观看,几乎没有提前离场的。“说明这个东西还是吸引到他们了。”黄礼孩说,而能引起好奇,就已经达到他的预期了。
近些年,黄礼孩在做诗剧的各种尝试。2020年,作为策划人的他将叶芝的诗剧《伊美尔唯一的嫉妒》搬上舞台。两年后,他又提出“诗剧的读法”这一概念,将诗剧的舞台化做成系列。2024年10月底,《成连与伯牙》作为“诗剧的读法”第三季的项目进行演出,11月中旬,该诗剧又入选“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展演项目进行二次演出。
“我的目的,当然就是实验性,从无到有,从少、非常稀缺,到开始零零星星的有,让更多人知道,”黄礼孩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觉得这个时候是中国创作诗剧好的契机。”很多人慢慢看到诗剧的可能性,“这个事情还有很大的空间”。
《高山流水》前传
法国小说家帕斯卡•基尼亚尔曾看过伯牙学琴的故事。令他着迷的是伯牙的师父成连的最后一课:他带伯牙去东海寻找师父方春子,却将伯牙独留在荒芜的海岛上。春秋时期的这段历史跨越两千多年的时光,让他生发出新的梦境与思考。围绕伯牙学琴的故事,帕斯卡•基尼亚尔杜撰了师徒二人的对话与回忆,写下了《成连的最后一课》。
若干年后,这个故事触动了黄礼孩的心。小说家对春秋时代那些人物超乎寻常的想象为他打开新的空间。以往大多数人只知道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之交,对成连并不熟悉,但伯牙如何成为伯牙?这令他倍感好奇。回望春秋战国年代,那些诸如荆轲、程婴之类的人物身上的侠客精神、一诺千金的品格让他感怀万端,在那些岁月里,“人是其中生动的存在。”他说。
那个年代虽已消逝,但某些灿烂的经典却留存下来。1977年,美国将一张刻录了人类文明信息的激光唱片送往太空,唱片里有九十分钟是世界各地的代表性乐曲,古琴曲《流水》占了将近八分钟,是其中最长的乐曲。
“它从春秋战国到现在,穿越了无数的岁月、政权、民族、意识形态等等,依然还影响着人类的心灵,我想肯定有它的魅力,它还散发着无穷的诱惑力,”黄礼孩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世界上伟大的作品都包含着爱的精神在里面。”他相信这首曲子同样。
怀着这些对遥远时代的想象与激荡,黄礼孩写下了一首诗《致伯牙》:“一把琴,只是沧海一粟/而伯牙的心大于音乐/万物无法再沉默不语/神性与人性走向同一音调……”
2024年,为了将伯牙学琴的故事搬上舞台,黄礼孩又将这首诗拓展成一部诗剧。他加入了虚构角色布兰。在剧中,布兰是伯牙的师母,温柔细腻,不为世俗束缚,引导伯牙用心感受周围事物,琴随心动,可谓伯牙的引领者之一。伯牙在敬重之余,对她另怀有一种隐秘的爱意。
设计布兰这个角色时,黄礼孩想起音乐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与克拉拉·舒曼的故事。在那个故事中,勃拉姆斯对师母克拉拉一见钟情,但一直将爱深藏心底。即使罗伯特•舒曼去世,他在与克拉拉的书信中也只字未提感情,只聊创作与舒曼。他一生未婚,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但直到去世,那些曾写给克拉拉的情书却从未寄出。
诗剧《成连与伯牙》中的伯牙与师母布兰。游坚 摄
在黄礼孩看来,《高山流水》能流传至今,里面还是有“爱的精神”。黄礼孩受过基督教文化的熏陶,“爱”构成了他看待这个世界的一个重要视角。他认为,爱有各种表达,爱情为其中之一,因此,他特意在剧中加入这一元素,而正如勃拉姆斯对克拉拉的爱激发了他众多灵感,伯牙对布兰的这种爱,也是最后《高山流水》一曲诞生的动因之一。
伯牙成为一代琴师的路上并非大道坦途,剧中的他也曾数次陷入迷茫,“我的精神不在大海/也不在深山/我只看见一粒粒沙子/充满离散/在迷失的边缘/日子备受打击/就像花朵被提前摘掉”。作为一名斫琴师,师伯姆缇“坐香车/入豪门/品美食/名利双收”,他不断诱惑伯牙跟他学造琴。伯牙也面临着人生的两难抉择:是成为物质的影子,还是在精神上发光?
伯牙回望起童年。在外婆家,那些风吹稻浪、动物鸣叫的声音打开他的感受力,他的心孤独起来,乐感随之而至;伙伴的离世令他品尝到漫长的离别,“生活是诅咒/受命如响/我就像一个按音/接纳着这一切”,音乐成了慰藉。他从自身来处聆听自己的未来。
“写伯牙的时候,其实都是写我自己。”黄礼孩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那些童年时在外婆家的记忆,以及那些孤独感,都是他的经历。而在他那一时期的诗人朋友中,不少人也曾面临过类似伯牙的关于物质与精神的抉择,承受过像伯牙一样来自父辈的压力。
诗人东荡子曾分享过自己与木匠父亲的一次争吵。青年时代的他几乎一直在外颠沛,有一次,他从外头回家,父亲劈头盖脸地问他“到底想干什么”,东荡子脱口而出,说自己想做诗人,父亲立马朝他大吼,“杜甫死了埋蓑土!”
“虽然是一个古典的题材,但是它一直是对应着我们当下的心理状态,社会的情绪。”黄礼孩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也观察到,时下有不少关于就业、考公等话题的讨论,这跟伯牙面临的抉择其实是共通的。
为了打破古今两个时空的限制,黄礼孩特别设计了时间旅者的角色,它是一个自由的存在,或化身为伯牙的另一个自我,直接与之对话,或只是作为旁白、字幕出现,连通着过去与现在。
“诗剧的读法”
《成连与伯牙》是黄礼孩自身第一部搬上舞台的诗剧。但早在2020年,他就萌发出要将诗剧这一类型的剧本搬上舞台的想法,那时是黄礼孩发起的“广州新年诗会”的第十二年,他将这个想法形容为“冥冥当中有这样一个安排”。
1992年,黄礼孩考入广州艺术学校,学习戏剧创作专业,在此之前,他从未接触过戏剧,只在乡下看过当地的雷剧(注:一种起源于雷州半岛的地方戏曲剧种)。两年后,刚毕业的他被分配到广州歌舞团,负责舞台剧本创作。尽管他自称只学到了点皮毛,但或许有些东西早已潜藏心中,只待时机来临。
“广州新年诗会”便是这样一个时机。一直以来,黄礼孩喜欢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这是他的理念,比如他自办的“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评委只他一人,体现出个人负责、评奖独立的风格;又比如持续多年的“广州新年诗会”,他每年都会提出一个新主题,做一些新玩法。例如2017年的主题是“时间之间”,以纪念前一年莎士比亚与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两位戏剧家的作品片段被艺术家们交叉演绎。
到了2020年,黄礼孩又在想新的主题与形式。他想到了诗剧这一类型,自然而然地,顺着这条路往前再探索,他想到了要将之搬上舞台,在人生中占据重要位置的诗,与以往有过的“剧的经历”,在此时终于得以交汇。
“内心一直有这颗种子,它一直在发芽,有适当的土壤、气候、阳光、雨露,它就开花了,我正好遇上了。”他这样形容这个想法的来临。就这样,叶芝的《伊美尔唯一的嫉妒》在当年被搬上广州图书馆的舞台——2014年,“广州新年诗会”进驻广州图书馆,近十年来,它一直是“广州新年诗会”的大本营。
黄礼孩的工作室位于广州老城区的一座古玩城里。在一众迷宫似的旧器物店中,他的工作室现代感突出,门口张贴着许多充满设计感的海报,那是他以往做过的诗歌活动。工作室里面更像是一座小型图书馆,三个巨大的白色书架占满房间的三面。
他从中抽出一张《4.48精神崩溃》的剧作海报,2022年,由英国剧作家莎拉·凯恩创作的这部作品就在工作室同一层的九里艺术空间里被导演陈晶晶和他重新呈现。也是在这个时候,黄礼孩延续了此前要将诗剧舞台化的想法,正式提出“诗剧的读法”这一概念。
诗剧《4.48精神崩溃》排演现场。游坚 摄
黄礼孩一直觉得,如果要做一个活动,必须有一个概念,才能系统地做下去。他也观察到,国内专门做诗剧的另类演绎非常少见,“诗剧到现在搬上舞台的没有超过10部。”他说。如果经费允许,可以找专业演员、较正式地在舞台上演绎,如果不行,也可以找爱好者们自行在艺术空间里表演,“读法”意味着它的“n种可能”。
但经费一直是个大问题。以往很多时候,除了主办方提供的部分经费,黄礼孩还需要自己另外贴钱,或四处找人赞助,来办诗歌活动。一个典型例子是,2014年,黄礼孩将“诗歌与人•国际诗人奖”颁发给波兰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并邀请其访华。他算了一下,包括奖金、食宿等在内的各项费用大约需要40万元。重压之下,他甚至买了好几天彩票。所幸,后来有朋友和地产商提供赞助。
2023年,黄礼孩打算将诗人蓝蓝的诗剧《阿基琉斯的花冠》搬上舞台,作为第二季“诗剧的读法”的演出项目。正当他再次为经费发愁时,一位朋友听说这件事,赞助了他五千元。后来又陆续有朋友帮忙联系演出场地、赞助海报费用、吃饭费用等,这些都让黄礼孩看到了活动继续做下去的希望。
直至目前,导演陈晶晶跟黄礼孩合作了三季“诗剧的读法”。她深感将诗剧搬上舞台的不易,“所有台前幕后,物料、时间成本,这些全都是钱。”她说。一般来说,做这样一台诗剧至少需要几十万元,但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她也只能想办法省钱。
排演《阿基琉斯的花冠》时,她原本想制作一些不规则的几何体,演员既可以利用它作为演出支点,也可以在上面站或坐。不过,受限于经费,她后来只能买一些现成的可折叠长凳代替。而在这次的《成连与伯牙》剧中,她本来想做立体屏幕,增强诗剧的空间感,但最后也是因为经费原因,只做了单面屏。
这些年,诗剧的主创和演员除了部分招募外,很多都是他们熟悉的朋友,或给一点辛苦费,或完全友情帮忙。《阿基琉斯的花冠》被邀请至“武汉文学季·戏剧周”演出时,原本的女演员去美国访学,一时找不到人,陈晶晶想起自己学表演的新加坡同学,邀请她来友情出演。对方欣然答应,专门飞了几趟到中国排练,费用自理。
诗剧《阿基琉斯的花冠》剧照。游坚 摄
“我关心的是从无到有”
连续以策划人的身份做了两季“诗剧的读法”,黄礼孩深感自己也必须创作一个诗剧剧本,“如果我自己没有一个剧本上去,人家也好奇你做这个事情意义在哪里,你必须要有专业性,得服众。”黄礼孩说。借着与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合作办“云山诗剧”活动的契机,他写下了《成连与伯牙》,这也是他本人创作的第一部诗剧。
黄礼孩观察到,相较于西方,国内的诗剧创作还是比较少,“诗剧这个东西在国外是有传统的。”黄礼孩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从古希腊至19世纪中叶,西方戏剧大多采用诗体写就,被黑格尔、别林斯基等人称为“戏剧体诗”“戏剧诗歌”等。直到易卜生创作“散文剧”后,诗剧这一名称才得以确立,以示区别。像莎士比亚创作的许多作品都是诗剧,其诗性与戏剧性两者结合完美。
而在国内,大多数人提到诗剧,还是在1920年代左右,当时产生的一批诗剧作品如郭沫若的独幕诗剧《黎明》、白薇的三幕诗剧《琳丽》等打开了现代诗剧之门,之后其他诗剧作品也慢慢散见于刊物之上。直到1940年代,中国现代诗剧才出现多部较为成熟的作品。不过,与西方较为重视作品中的戏剧性而言,当时国内诗剧的创作整体上还是偏重其中的诗性。
在黄礼孩看来,这种不同跟东西方“对语言的崇拜完全不一样”相关。他认为,儒家时代讲究“言多必失”,这种传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后人开口的谨慎。而西方文化传统则不一样,圣经《新约·约翰福音》的第一句就是“太初有道”,道就是语言,“他们强调言说,去书写,去说。”黄礼孩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另外,“西方还是很讲究自我的东西,自我才有戏剧”。他说。
尽管近些年国内也有一些诗剧作品出现,但整体存在感并不高。黄礼孩觉得,这可能跟诗剧“一开始就没有非常好的土壤,没有经验”相关,标杆性的作品未能立起来,也会影响到后人创作的动力。
在诗剧创作上,对很多诗人来说,“一方面是矛盾冲突,一方面要保持这种诗性,还是很难的。”他说,“诗人并不是剧作家。”但反过来对剧作家来说,解决诗性的书写也很难。在《成连与伯牙》的创作中,黄礼孩也尽量在保持诗性的同时,将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呈现出来,例如伯牙对布兰隐秘的爱、成连对伯牙的引导与暴力、姆缇对伯牙的诱惑等,但要做到平衡还是不容易。
诗剧存在感不高也跟诗剧未能搬上舞台相关。“我们诗剧一直没有这个土壤,(既)非常有哲学、美学,又(有)戏剧功底很强的导演非常少。”而且,有些剧团可能也不愿意做诗剧,“那个诗他都看不懂,怎么会演一个看不懂的东西呢?”
在做诗剧以前,陈晶晶接触更多的是先锋实验戏剧。即便现在已经做了三年诗剧,她还是觉得很难。“这种诗性的语言比较多,侧重点就是要呈现这种氛围,就是一种感受性的东西。”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舞台上“需要考虑的是要如何保留它的诗性,比较好地呈现”。
不过有时候,太多的诗化独白也可能会让观众接受疲劳,这时候也得适当使用影像或肢体等多种形式来进行平衡,这次《成连与伯牙》中时间旅者化身为字幕的一部分也是方式之一。其实,“不管是诗剧还是别的什么剧,也就是寻找一个和内容有机结合的形式,(是)这样一个过程。”她说。
诗剧《成连与伯牙》中的时间旅者。游坚 摄
黄礼孩深知目前诗剧创作与发展的不易,他也有意识地在诗剧方面进行不同的尝试。除了自己写诗剧,办“诗剧的读法”、将诗剧搬上舞台,2023年,黄礼孩还特意在《诗歌与人》杂志上开辟一个诗剧栏目,专门发表诗剧作品,不过,他至今收到的作品寥寥无几。
但令人欣慰的是,在《成连与伯牙》演出后,不少人对剧本很感兴趣,有几家刊物联系他想要公开发表,“从好奇心来讲我觉得特别好,我要的就是这种好奇心。”黄礼孩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近些年,他也慢慢看到大众对诗剧的好奇。之前在佛山北滘的音乐厅上演《阿基琉斯的花园》时,有许多观众都是自行预约来的,这次的《成连与伯牙》也同样,有附近居民带着一家老小前来观看,大家都沉浸其中。
诗剧《阿基琉斯的花冠》演出后,黄礼孩(前排黑衣者)及众主创与观众合影。游坚 摄
然而,对于诗剧是否能大众化,黄礼孩态度务实,“目前我关心不了如何推广、普及这种东西,我关心的是从无到有。”黄礼孩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希望,能有更多人写诗剧,提供更多文本。
“先有这个事情,先持续地做,还是希望它成为一个小传统。”黄礼孩说,就像“广州新年诗会”一样,这么多年来已成为不少人迎接新年的一种固定仪式感。他也希望,诗剧演出能在广州这座城市慢慢形成一个传统,到了某个时间,人们也会想起,今天该去看诗剧了。
南方周末记者 翁榕榕
责编 刘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