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出走的决心》讲述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阿姨,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家庭,最后终于决定为自己活一次,独自开车踏上自驾游旅程的故事。
电影让女性集体无法言说的创伤终于表达出来,这是一大进步;不过我想就这个电影说一点内心更想说的话。
苏敏阿姨是千万个女性命运的缩影,但不是所有女性都可以买辆车出走;
而且,买车出走代表她没有房、没有家,出走是自由的表达,而不是生活本身。
娜拉出走了还要继续活得好才对,电影故事外我们需要讨论更多。
苏阿姨之所以痛苦中退让半生、让自我泯灭在家庭中,
一是因为觉醒很漫长,男权叙事里对女性主体性的剥夺是隐形的,她的独立是从无意识再慢慢到有意识的觉醒,这个觉醒的过程很痛,只有痛到极限,才最终从当好一个妈妈的社会叙事和要求中醒来。
二是因为爱,不可否认,把她自己陷于泥沼里的是因为女性心里有充分的母爱,比如她看到女儿忙不过来,不顾自己的痛苦,主动去分担带孙子,比如她年轻遭受家暴不离婚,因为是考虑女儿的成长,她就要自己忍。
换句话说,她是因为想当一个好母亲和好妻子的朴素愿望,把自己按进了社会已经为女性设置好的模具中,削足适履、克扣自我过了半生,最后,她朴素的、“当贤妻良母”的愿望却让自己变得更贫穷、更委屈、更没有出路了,
这个结果是女性共有的处境,它让太多女性陷入自我否定怀疑中了,好像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才落得如此痛苦?
但不是的,千万不要自责,母爱不是错的,为家庭付出也不是错的,
我们要问的是谁让一个妻子和母亲,因为想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变得这么难?
要问“到底是什么结构让女性因为对家庭的爱而削弱了自己?”
觉醒起来的女人都有一个简单粗暴的想法,她们认为:
既然男权结构就是一个既定的牢笼,那我们就不要往里面钻了;
她们想,如果因为结婚、生养孩子就会踏上削弱自己的路,那最好不要结婚,不要生养,我们只做一件事,就是要强大起来,去工作赚钱,只让自己变得更好。
她们似乎把生育看成“陷阱”,在我听起来就像在说——“女人最好不要做女人的事,要变成男人,我们就不会这么苦了。”
这是绝望的对抗,是自救,而不是解决方式。
这种对抗一样是“自毁式”的,也是对女性生育本能的剥夺,是对女性母性的否认,还会让天性里喜欢照顾家庭的部分女性觉得自己很弱小、变得自我冲突。
归根结底,我们不该自责,更不该因为想做好妈妈、好妻子而被削弱。一切问题的根源是女性的生育功能没有被有价支付,那女性也只能这样搞“非暴力不合作”了。
本来,生了娃之后,本来应该社会支付给女性工资,让她从事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带娃)。
但是,因为资本默认一个人出来工作,必须是完整的劳动力,而女人因为生育,成了半个劳动力,那么注定会被边缘化。
那女性的生育成本默认由老公去支付。
老公生育前本来是一个完整的劳动力,拿一份工资,结果生育后,他要分一部分的钱给老婆,还要养孩子,自己个人只能拿到比原来少得多的工资,结果是老公老婆都不高兴,都觉得为家庭牺牲了所有。
而女性因为巨大的生养压力,普遍会觉得是自家男人不顾家不参与育儿不体贴……但你细想,有孩子后,男人想从资本那赚来必须不止一个人的工资,而是要更多钱,他面对社会的竞争将更难,他能有多少余力给家庭关怀呢?你得到的是被生育负担捆绑的男人,他没有余力、也没有动力、没有条件去觉醒。
就像苏敏阿姨的老公说的一样“我给你房子住,赚大部分钱,我尽力去照顾你和你不争气的弟弟和原生家庭,你还要我怎么样?”
爸爸和妈妈们的怨气,其实并不独特,因为它不是某个个人引发的,而是一旦生育,男人、女人们就都自动获得了,尤其女人“苦得太一致了”:
哪怕生娃前工作能力再强,生娃后也自动降级为职场里不合格的劳动者,就像生育是女人的原罪,
自动成了家庭里育儿主力和大部分家务的承担者,
因为经济压力和工作时间问题,不得不用老一辈的免费劳动力来带娃,还“成功解锁”了比没钱更要人命的婆媳矛盾,
……
这些怨气不仅仅针对某个特定的男人,而是来自这个注定会激化家庭矛盾的生育责任分配,———-家庭负担太重了,女性因生育带来的贫困和社会边缘化,让她和男性,和社会对立更重。
再换个场景想象一下生育负担不那么重的情况:
比如北欧一些国家,生孩子给母亲发三年的工资,带薪养娃,爸爸也有超长和灵活的育儿假,养娃还有税收优惠,娃的奶粉和儿保养育成本全部社会支付,母亲过几年再就业有专门岗位和培训中介支持,如果要上班有成熟免费的0-3岁托育机构等……
就是说,如果母亲的生养成本被整个社会福利支持,那你和丈夫的矛盾看起来会少得多。
所以,是时候讨论母职的社会化,给母职和妻职更多经济支撑、精神肯定,才能拯救惨不忍睹的生育率,结婚率,离婚率,不然很多这类女性电影最后又成了恐婚恐育宣传片。
但是,写完这篇文章我又是绝望的,因为我国十四亿人,达到如此高的社会福利,那得是啥时候?
不过,多少年我们也没拍出女性开车从家庭出走的电影,比起来,这部电影顺应着时代的趋势诞生了,那说明人们观念的水位还是上升了一点的。
社会进程太缓慢了,作为个体,只能尽量还是为自己做点什么吧。
比如看清自己身上的锁链,搞清主要矛盾,不要简单搞男女对立,这有助于你和配偶在婚姻关系中不要内耗,而应该建立强大的精神互助系统,用更新的方式去面对婚姻和生育这件事……
作者:miss蘑菇姑姑,情景疗愈写作推广人,蘑菇心理自习室创办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多家媒体心理专栏签约作者,一位深耕心田的书写者,已出版书籍《一边焦虑,一边成长》本文转载自公众号miss蘑菇姑姑,已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