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周迅之后,陈坤也没能幸免。
2018年播出的《天盛长歌》,尽管当时收视和网播数据都一片狼藉,但还是没有免于被重新拉出来审判的命运。陈坤在剧中的一些段落被剪辑出来大肆嘲讽,像“大如”一样被冠上了“大坤”的名头。
与此同时,周迅凭借《不完美受害人》加冕白玉兰“视后”,在后台接受采访时,她罕见地回应了今年以来在互联网上的这一波“大审判”,“我觉得现在这个时代就是这个样子,没有关系,反正这个空间是大家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开心就好。”
这个回应既符合她一贯以来“人淡如菊”的人设,也是目前来说最没有选择余地的公关策略——只能顺着网友的意思说,辩解都是反作用。
但这种“淡”的背后,或许也隐藏了一重含义——周迅对“这个时代”淡淡的不满。
“这个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呢?层出不穷的新剧里,能挑起大众兴奋点的寥寥,能被称作“经典”的更是凤毛麟角,观众和自媒体都只能回头从老剧里翻出新的话题。而短视频时代的特性,又决定了当老剧重回热度中心时,它必然只是以片段的形式呈现,鲜有人真的在意上下文和整体结构。再加上社会情绪和政治正确的方向极有可能已经与老剧播出时大相径庭,所以同样的剧情得到观众截然不同的评价也并不奇怪。
但一致的事情是,不论哪个时代,过于泛化某种错误以至于形成一种“猎巫”之势都是有问题的。在对乌拉那拉·如懿、宁弈等角色进行批评时,过度上升到演员本人,开启一场跨时空“清算”,本质上只是一种“欺软怕硬”——对不合乎剧集市场粉圈逻辑的、缺乏反抗能力的演员打压,而对常年盘踞剧圈、粉丝基础深厚的演员纵容。
从大如到我怕辣
周迅变成“大如”的路径,大家应该已经十分熟悉了。
最早是去年的7月,b站的一位游戏区up主浅浅吐槽了一下《如懿传》,没想到遭到剧粉围攻,一气之下开始逐集吐槽。
慢慢地,嗅到流量的其他up主也开始做同样的选题。结果到今年2月,因周迅工作室投诉导致部分视频下架,一时间引起群情激愤,观众开始将吐槽的视线转移到周迅本人身上,《如懿传》的纪录片被反复观看,引以为周迅耍大牌、改剧本的佐证,更有甚者,将猜测延伸到了欺压同剧女演员身上。
小鱼作为文娱自媒体从业者,悉知视频被正主投诉下架实乃司空见惯之事。不只周迅工作室,内娱绝大多数艺人工作室在反黑时都会出动这招。在目前的平台规则下,只要以肖像权为由投诉,多半都成功,毕竟避风港原则是平台最好的保护色。不论在哪个平台,客观讨论的空间都远没有从前自由,除非规避措施到位,完全不使用正主视频和图片素材。因“捂嘴”而大动肝火,理论上应该对所有演员一视同仁。
无独有偶,陈坤也在经历完全相似的路径。虽然这些年来陆续都有对《天盛长歌》的批判,但最近一段时间,由于他的演技片段被单独剪辑出来,一句“我怕辣”带上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嘶吼转音,看上去颇为抽象,以至于成了不少鬼畜视频的素材。当一个片段成为“梗”,吐槽的欲望才会熊熊燃烧。
人们开始考古发现,陈坤对《天盛长歌》同样有严重的篡改剧本嫌疑,于是他迎来了和周迅一样的命运,《天盛长歌》也有了别名“大坤传”。
认真地说,主演耍大牌改剧本的嫌疑,在内娱大剧的讨论中,也是家常便饭了。《一念关山》刘宇宁被质疑改剧本、《青簪行》某男主也被质疑改剧本、《狐妖小红娘竹业篇》刘诗诗也被质疑改剧本……不胜枚举。以上消息均来自微博或者豆瓣公开讨论,如有粉丝杠,小鱼只能(嘟嘴)请你们先去管管信息源头,本鱼只是引用(嘟嘴)。
不是说演员本人就没问题了,而是剧本被改或者过度把主演在片场当成“老佛爷”供起来等现象,其实是制片人、导演、出品方、演员团队等多方的共同意志。编剧或原著作者对作品丧失话语权,也是整个行业长久以来的顽疾。它很难归咎到任何个人身上。
现行的解决方案只有从编剧成为制片人,将作品的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上。比如于正,剧本写得好不好另说,但很难想象哪个演员能篡改他的剧本。
改剧本有时也能成为一件好事,哪怕是在口碑不尽如人意的作品中,有演员改剧本也能被“传为佳话”,其实全看粉丝多不多、硬不硬。
所以,从媒介叙事建构的角度来说,“一个演员耍大牌、改剧本连累整部剧集”,本质上是一个c端集体向这套不灵的系统宣泄不满的过程,而最前台的演员则成为了最容易被霸凌的对象。
电影演员来剧集当软柿子
霸凌都是挑软柿子捏。从前总被演技“封神”的周迅、陈坤,在剧集市场恰恰是软柿子。
从85后大花一个个爆火的那几年开始,剧集市场走上了一条缩写为“流量”的道路。爆剧塑造流量,而流量成为了此后一众剧集的选角指标。在流媒体完全替代电视台的节点到来之后,一个演员究竟能多大程度带来点击率、好评率、商业回报率,后台一清二楚。平台、制片人甚至品牌方夺走选角权,也就成为了剧集商业逻辑中牢不可破的一点。
但电影行业走的路径不一样。虽然电影市场也曾经历过“ip+流量”组盘时期,不过彼时的流量们都不是电影行业自己培养的,而是借力于剧集市场和偶像行业的。后续电影行业对流量依赖的崩塌也更加明显,大约从2018年开始,流量们出演的电影票房一律滑铁卢,口碑时代到来。
to c和to b的商业模式差异或许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电影和剧集奔向不同的方向。毕竟观众要真金白银买票看电影,流量=烂片的信誉危机更明显;而剧集可以点开凑个热闹,不论是审判还是真爱,都在贡献更多热度数值。一个最直观的舆情对比是,今年上海电影节仅贡献了一个张艺谋翻拍《三体》的热门话题,上海电视节却从提名时段开始一路热搜狂轰滥炸,就算你没看过《追风者》,也多少会被push两位主演的番位之争新闻。
深耕剧集行业的演员们,因流量逻辑聚集了一群战斗力极强的粉丝们,而电影造星能力式微,鲜有能飞升至流量的案例出现,粉丝战斗力往往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当一直拍电影的“电影咖”们来到剧集市场,等待他们的不是“下凡”,而是“跌落神坛”,成为软柿子。
电影与剧集之间的鄙视链,随着剧集行业的发展而逐渐被打破,不论是商业利润还是艺术成就,越来越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分。近几年电影市场不断流失的观影人次,也在让新一批观众对电影越来越不以为然。
周迅与陈坤曾经“封神”的作品,在今天的群众来看实在过于小众,他们没有剧集演员们那样广泛的认知基础,也无深厚的粉丝军团,剩下的也就是皮薄肉厚的好掐了。
翻车的“电影咖”远远不止周迅和陈坤。2021年播出的《上阳赋》,章子怡演技被群嘲,所幸她之后止步了剧集之路,回归电影;“三金影后”周冬雨,剧集市场兵败《千古玦尘》;倪妮自从来到剧集市场之后,屡陷“不扛剧”争议,回电影市场一部《消失的她》却直接冲到30亿+。只有刘亦菲是个例外,在国产剧里靠几部天仙角青云直上,口碑热度双丰收。
这里面当然有很多因素作用,比如挑剧本的眼光、电影的大屏表演和剧集的小屏表演方法论不一样、播出档期是否符合时运等等。但没有足够的粉丝基础,徒有“名气”和“行业地位”,让她们天然处于被审判的不利位置。
实际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也在这波老剧吐槽中一度刷屏,但作为主演的赵丽颖几乎未被波及,没人在这里上升到演员本人。或许还是要归因为粉丝群体的凝聚力所带来的话语权,让“路人”发表评价之前,掂量掂量风险。
观众评价作品的好坏,从来都是自由的。老剧翻出新梗,也的确给冲浪带来了更多乐趣。但用一些作品之外的蛛丝马迹,试图去印证自己先验的结论,再因为人数更多而产生更充足的底气,展开一场赛博清算,实属没有必要。《天盛长歌》和《如懿传》当年播出期的热度,已经从商业回报的角度给了所有投资方和主创人员以迎头痛击,这是最实在的“报应”。
当代互联网热爱诛神,从造神到倒神这或许是另毅种循环。只是身处其中的人,也别总觉得自己太正义了,别人黑云压顶时切记少诛心,谁毕竟也保不准自家正主没有被清算的时候呢。